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8025发布日期:2019-06-15 00:34阅读:8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技术拓展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沥青路面的病害以坑槽最为突出,其产生原因十分复杂,路面龟裂、松散、脱皮、沉陷以及砸划伤等其它原因都将导致坑槽的产生,如果不及时修补,将会使坑槽不断发展,逐步增大增深,从而导致路面损坏扩大。因此修补应根据原路面的结构、层次、级配类型,采用与原路面相一致的混合料进行修补。常用的修补方法有:冷料冷补施工工艺主要用于应急性修补,通常先要开槽成型,将待补坑槽松散物、灰尘或淤泥清除,倒入冷补料。缺陷是由于冷料与原路面粘结性较薄弱,在行车荷载和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其最终的修补寿命通常达到2个月左右即需要再次处理。而热料热补工艺随着养护设备的发展,逐渐采用加热设备进行路面的就地热修补,能较好地解决接缝的问题,并且热修补技术明显提高施工质量。但存在沥青混合料热料需提前储备,热料在运送过程中需要保温因此会增加能源消耗等问题。以及维修设备必须配备加热料仓。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和设备前期需投入较大的资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只需冷料运输现场加热、压实。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

步骤1.确定病害路病坑槽的位置,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与深度,并划出坑槽轮廓线,铲刨坑槽轮廓线内的沥青混合料,铲刨的深度大于测定的路面破坏的深度,并将将坑槽轮廓线外扩3-6cm,以便接缝处理效果会更完美。然后,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技术参数进行检验测定。所述路面材料技术参数包括: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骨料的配比、骨料的粒径。

步骤2.按照步骤1获得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技术参数制备沥青混合料。

步骤3.对铲刨后的坑槽内部及周边进行除尘,使坑槽周边路面无尘砂、无残留老料,保证待修补轮廓边缘清洁整齐。

步骤4.对铲刨并除尘后的坑槽及坑槽周边(坑槽待修的区域)进行加热,使坑槽底部及周边路面被软化。所述加热方式不限,可以选择热风式加热或微波式加热等。

步骤5.将常温冷沥青混合料块放入已加热过的坑槽中。

步骤6.再次加热坑槽及放入的冷沥青混合料块,使得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软化。

步骤7.耙松软化的坑槽及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

步骤8.喷洒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将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平。

步骤9.采用压实设备对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由坑槽边部向中间区域反复压实,压实4~6遍。

本发明所述的采用先加热坑槽等病害位置、再填入冷料,压实的施工方法,与传统的热修补工艺相比较有以下的优点:此工艺不需要预先加热保温新料,能耗和排放更低,设备更简单,施工效率也快。且压实冷补料的过程中,原病害处的旧沥青料已加热软化,在新旧料接触界面处会有嵌挤作用,病害位置修复后的整体性和质量比冷挖冷补效果好。冷补料携带方便,施工工艺和设备简单,施工过程的能耗和排放较低。施工速度快,施工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速度快,交通干扰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作业流程示意图。其中,a图是铲刨并除尘后的坑槽,b是对坑槽待修的区域进行加热,c图是加热坑槽及放入的冷沥青混合料块,d图是对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某沥青路面公路,经过长期使用,路面出现坑槽病害,需要进行修补。现采用加热板加热方式对路面进行修补。

步骤1.确定病害路病坑槽的位置,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与深度,并划出坑槽轮廓线,铲刨坑槽轮廓线内的沥青混合料,铲刨的深度大于测定的路面破坏的深度,并将将坑槽轮廓线外扩5cm。然后,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技术参数进行检验测定,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骨料的配比,骨料的粒径等参数。

步骤2.按照步骤1获得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技术参数制备沥青混合料。

步骤3.对铲刨后的坑槽内部及周边进行除尘,使坑槽周边路面无尘砂、无残留老料,保证待修补轮廓边缘清洁整齐。

步骤4.用加热板对铲刨并除尘后的坑槽及坑槽周边(坑槽待修的区域)进行加热,使坑槽底部及周边路面被软化。

步骤5.将常温冷沥青混合料块放入已加热过的坑槽中。

步骤6.用加热板再次加热坑槽及放入的冷沥青混合料块,使得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软化。

步骤7.耙松软化的坑槽及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

步骤8.喷洒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将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平。

步骤9.采用压实设备由坑槽边部向中间区域将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反复压实,压实4~6遍。

最后清理作业区域,开放交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方法,将沥青路面上的坑槽铲刨并除尘,然后对铲刨并除尘后的坑槽及坑槽周边进行加热,使坑槽底部及周边路面被软化。将常温冷沥青混合料块放入已加热过的坑槽中,再次加热坑槽及放入的冷沥青混合料块,使得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软化。耙松软化的坑槽及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使其均匀分布,喷洒乳化沥青作为再生剂,将坑槽内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整平。最后由坑槽边部向中间区域反复压实。本发明方法,不需要预先加热保温新料,能耗和排放更低,设备更简单,施工效率也快。且压实冷补料的过程中,原病害处的旧沥青料已加热软化,在新旧料接触界面处会有嵌挤作用,病害位置修复后的整体性和质量比冷挖冷补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施伟斌;陈启景;张道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香港英达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