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77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



背景技术:

安全标志是由安全色(安全色是用以表达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具体规定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其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所构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安全信息,这些标志分为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

建筑工地中的警示标牌随处可见,传统的警示标牌通常是将标识牌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上,在标识牌受到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警示标牌,而警示标牌的立柱通常是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泥土中,使得警示标牌的更换较为不便,浪费了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警示标牌的更换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包括框架、标识牌和立柱,所述框架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的水平两侧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竖直两端呈折弯状的第一压板,所述隔板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的底部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二压板,所述框架的水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压板的顶部且远离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倒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有长条状的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壳体,且连接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形的豁口,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凸缘,且凸缘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连接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上通过第三弹簧弹性连接有压紧板,且压紧板的顶部设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柱的外表壁上绕其圆心处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立柱的外表壁上设有反光涂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标识牌与框架为分体式设计,在标识牌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盖板对标识牌进行更换即可,省去了将立柱拔出地面的麻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减少了人力物力,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标识牌进行夹紧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标识牌在框架的内部发生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外表壁上设有加强筋,在面对大风天气时,有效的提高了立柱的抗折弯能力,立柱的外表壁上还喷涂有反光涂料,可起到警示的作用,防止车辆对立柱进行碰撞。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警示标牌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凸缘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框架;2、盖板;3、标识牌;4、反光涂料;5、加强筋;6、立柱;7、磁铁;8、第一弹簧;9、第一压板;10、隔板;11、第二压板;12、第二弹簧;13、连接壳体;14、第三弹簧;15、压紧板;16、凸缘;17、豁口;18、限位槽;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包括框架1、标识牌3和立柱6,框架1的内腔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与框架1为一体式结构,隔板10设置于框架1的中心处,隔板10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1的水平两侧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一弹簧8弹性连接有竖直两端呈折弯状的第一压板9,第一压板9的竖直两端设置呈折弯状,方便于标识牌3的插入和取出,隔板10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1的底部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二弹簧12弹性连接有第二压板11,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第一压板9和第二压板11可对标识牌3进行夹紧固定,可防止其发生晃动,框架1的水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2。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压板11的顶部且远离隔板10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倒角,可方便于标识牌3快速的插入到框架1的底部。

具体的,如图2所示,隔板10的顶部固定有长条状的磁铁7,盖板2位铁质材料,磁铁7可给予盖板2一个吸引力,使得盖板2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壳体13,连接壳体13通过螺栓固定在框架1的底部,且连接壳体13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形的豁口17,立柱6的顶部设有凸缘16,凸缘16与豁口17的形状相同,凸缘16与立柱6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凸缘1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8,连接壳体13的顶部内表壁上通过第三弹簧14弹性连接有压紧板15,且压紧板15的顶部设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的底部设置呈圆弧状,第三弹簧14可给予压紧板15一个弹力,使得压紧板15带动限位块19与限位槽18进行卡合,可实现框架1与立柱6之间的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立柱6的外表壁上绕其圆心处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加强筋5,加强筋5距离立柱6的底部为50-60公分,加强筋5提高了立柱6的抗折弯能力,提高了立柱6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1所示,立柱6的外表壁上设有反光涂料4,反光涂料4喷涂在立柱6的外表壁上,在夜晚的时候,可起到警示的作用,避免车辆对立柱6的碰撞。

工作原理:在建筑工地需要放置警示标牌时,可先将立柱6埋于地面,再挑选所需要的标识牌3放置在框架1中即可,省去了在杂乱的仓库中对特定的警示标牌的寻找麻烦,减少了人力物力,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可使得第一压板9和第二压板11对标识牌3进行夹紧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标识牌3在框架1的内部发生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在需要对框架1和立柱6进行连接时,将凸缘16与豁口17进行配合,可将凸缘16放置在连接壳体13的内腔,然后转动立柱6,第三弹簧14可给予压紧板15一个弹力,使得限位块19与限位槽18进行卡合,实现了对立柱6与框架1的连接,相比传统的螺栓连接,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包括框架(1)、标识牌(3)和立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腔设置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1)的水平两侧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一弹簧(8)弹性连接有竖直两端呈折弯状的第一压板(9),所述隔板(10)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1)的底部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二弹簧(12)弹性连接有第二压板(11),所述框架(1)的水平两侧内表壁上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11)的顶部且远离隔板(10)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0)的顶部固定有长条状的磁铁(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壳体(13),且连接壳体(13)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形的豁口(17),所述立柱(6)的顶部设有凸缘(16),且凸缘(16)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8),所述连接壳体(13)的顶部内表壁上通过第三弹簧(14)弹性连接有压紧板(15),且压紧板(15)的顶部设有限位块(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的外表壁上绕其圆心处等角度设置有多个加强筋(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的外表壁上设有反光涂料(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警示标牌,包括框架、标识牌和立柱,所述框架的内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的水平两侧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竖直两端呈折弯状的第一压板,所述隔板的前后表壁上且靠近框架的底部内表壁处均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二压板。本实用新型中,标识牌与框架为分体式设计,在标识牌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盖板对标识牌进行更换即可,省去了将立柱拔出地面的麻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减少了人力物力,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对标识牌进行夹紧固定,有效的避免了标识牌在框架的内部发生晃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观志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