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光防撞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3621发布日期:2020-10-02 08:0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发光防撞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道路交通警示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光防撞桶。



背景技术:

在道路交通中,在施工或者隔离中以及危险路段等,都要用到很多的警示装置,以保证施工以及交通的顺畅,同时也避免行人在行进过程中受到损害,现有的警醒装置大多都是采用路锥配合反光贴膜的方式进行提醒,但是这种结构在白天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到了晚上,效果会明显下降,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均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效果的防撞桶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可以很好的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同时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筒体的内部安装多个沿筒体内侧壁分布的发光管,电池板与发光板通过电路连接,筒体的外侧壁覆盖有反光贴膜,筒体的前侧固定有指示牌。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采用塑料制成,筒体的颜色采用红色或黄色等警示色,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的上端设有支撑轴,支撑轴的上端设有金属支架,电池板的两侧铰接在金属支架上,铰接的形式可以方便对电池板的方向进行调节,使电池板向阳布置,可以更好的利用电池板蓄电。

优选的,所述的指示牌通过固定带固定在筒体的外缘上,指示牌的背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所述的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卡扣,通过卡扣的扣合可以将指示牌固定在筒体的外缘上。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均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提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由附图1-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1,筒体1为中空结构,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筒体1的内部安装多个沿筒体1内侧壁分布的发光管,电池板2与发光板通过电路连接,筒体1的外侧壁覆盖有反光贴膜3,筒体1的前侧固定有指示牌4。

所述的筒体1采用塑料制成,筒体1的颜色采用红色或黄色等警示色,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所述的筒体1的上端设有支撑轴5,支撑轴5的上端设有金属支架6,电池板2的两侧铰接在金属支架6上,铰接的形式可以方便对电池板2的方向进行调节,使电池板2向阳布置,可以更好的利用电池板2蓄电。

所述的指示牌4通过固定带7固定在筒体1的外缘上,指示牌4的背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7,所述的固定带7的自由端设有卡扣8,通过卡扣8的扣合可以将指示牌4固定在筒体1的外缘上。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筒体1防止在需要警戒的位置,将筒体1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2通过调整至向阳方向,在白天使用时,通过电池板2可以实现对蓄电池的蓄电,同时通过筒体1颜色的设定以及指示牌4的设定,可以很好的实现指示警醒作用,在夜晚时,蓄电池打开,可以实现对发光管的通电,此时筒体1内部会发出亮光,在黑夜中会起到醒目的效果,配合反光贴膜3的反光效果,可以很好的实现在夜间的警醒提示作用,同时发光管固定在筒体1内部,可以避免雨水的浸淋,避免损坏。

本实用新型采用筒体结构,在放置时整体较为稳固,同时采用塑料制成,便于移动,同时可以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均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提示效果。



技术特征:

1.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包括筒体(1),筒体(1)为中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2),筒体(1)的内部安装多个沿筒体(1)内侧壁分布的发光管,电池板(2)与发光板通过电路连接,筒体(1)的外侧壁覆盖有反光贴膜(3),筒体(1)的前侧固定有指示牌(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采用塑料制成,筒体(1)的颜色采用红色或黄色等警示色,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的上端设有支撑轴(5),支撑轴(5)的上端设有金属支架(6),电池板(2)的两侧铰接在金属支架(6)上,铰接的形式可以方便对电池板(2)的方向进行调节,使电池板(2)向阳布置,可以更好的利用电池板(2)蓄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牌(4)通过固定带(7)固定在筒体(1)的外缘上,指示牌(4)的背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7),所述的固定带(7)的自由端设有卡扣(8),通过卡扣(8)的扣合可以将指示牌(4)固定在筒体(1)的外缘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太阳能发光防撞桶,可以很好的起到警示提醒作用,同时无论在白天还是黑夜均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筒体,筒体为中空结构,筒体的上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筒体的内部安装多个沿筒体内侧壁分布的发光管,电池板与发光板通过电路连接,筒体的外侧壁覆盖有反光贴膜,筒体的前侧固定有指示牌;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移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郭广全;孙伟达;夏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广全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