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1779发布日期:2021-03-30 20:0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



背景技术: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路基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单位面积内投放的物料数量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得路基在少料区域基地的稳定紧实程度下降,从而使得路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而在多料区域,又会产生上端面平整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解决了现有路基物料差异导致的平整度和紧实度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的外侧设置有地面,地面将路基包设在其内侧,且上端面平齐设置,所述路基的水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移块和外部框架,所述两个滑移块呈直角梯形结构,且直角边朝向外侧,所述两个滑移块之间滑嵌有楔块,所述外部框架与地面之间固定连接,且外部框架与楔块通过螺纹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部框架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地面之间固定连接,且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杆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滑移块的水平两侧,并且两组连杆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两个滑移块之间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移块的水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呈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杆上焊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嵌于滑槽的内部,并且滑块与滑槽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滑移块与滑块之间滑嵌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中心位置处焊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把,且螺纹杆的底端与楔块之间径向转动连接,轴向限位。

优选的,所述楔块呈等腰梯形结构,且楔块的两侧斜边与滑移块斜边之间贴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顺时针转动转把,转把联动螺纹杆对楔块向下推动,楔块向下滑移,由于楔块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楔块将两个滑移块向外侧进行推挤,滑移块通过滑槽和滑块的共同作用,保持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滑移块对两侧的地面和路基共同作用,将路基向中间位置进行推挤,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稳定,以此提升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

2.逆时针转动转把,通过螺纹杆的作用,联动楔块向上运动,失去对于滑移块的推挤作用,在两个滑移块之间的路基作用下,将滑移块向固定机构内侧进行推挤,从而增加两个固定机构之间间距,使得路基的高度下降,有效调控路基的水平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机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机构水平剖视图。

图中:1、路基;2、地面;3、顶板;4、底板;5、连杆;6、滑移块;7、滑槽;8、楔块;9、转把;10、螺纹杆;11、连接板;1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包括路基1,路基1的外侧设置有地面2,地面2将路基1包设在其内侧,且上端面平齐设置,路基1的水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移块6和外部框架,两个滑移块6呈直角梯形结构,且直角边朝向外侧,两个滑移块6之间滑嵌有楔块8,外部框架与地面2之间固定连接,且外部框架与楔块8通过螺纹杆10传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1所示,外部框架包括顶板3和底板4,底板4通过螺栓与地面2之间固定连接,且顶板3和底板4之间通过连杆5焊接,顶板3用于相邻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螺栓固定连接,连杆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滑移块6的水平两侧,并且两组连杆5均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杆5分别与两个滑移块6之间对应设置,滑移块6的水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7,且两个滑槽7呈水平设置,连杆5上焊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滑嵌于滑槽7的内部,并且滑块12与滑槽7之间间隙配合,滑移块6与滑块12之间滑嵌连接,水平设置的滑槽7保证了滑移块6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位移。

具体的,如图1所示,顶板3的中心位置处焊接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的中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把9,在完成对应段位置调节后,可以将转把9取下,从而节省空间,且螺纹杆10的底端与楔块8之间径向转动连接,轴向限位,保证对楔块8向下的传动,楔块8呈等腰梯形结构,且楔块8的两侧斜边与滑移块6斜边之间贴合设置,楔块8的高度为三分之二滑移块6高度。

工作原理:在地面2的内部浇筑路基1前,在地面2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底板4,从而将固定机构安置在地面2内部,在浇筑后,当单位面积内部浇筑物料量较少时,顺时针转动转把9,转把9联动螺纹杆10转动,螺纹杆10在与连接板11作用过程中对楔块8向下推动,从而楔块8在两个滑移块6之间向下滑移,由于楔块8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楔块8将两个滑移块6向外侧进行推挤,滑移块6通过滑槽7和滑块12的共同作用,保持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滑移块6对两侧的地面2和路基1共同作用,将路基1向中间位置进行推挤,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稳定,以此提升路基1内部结构的稳定;当单位满级内部浇筑物料较多时,逆时针转动转把9,通过螺纹杆10的作用,联动楔块8向上运动,失去对于滑移块6的推挤作用,在两个滑移块6之间的路基1作用下,将滑移块6向固定机构内侧进行推挤,从而增加两个固定机构之间间距,使得路基1的高度下降,有效调控路基1的水平面;通过多组固定机构的共同作用,对路基1整体进行调控,从而提升路基1整体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包括路基(1),所述路基(1)的外侧设置有地面(2),地面(2)将路基(1)包设在其内侧,且上端面平齐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的水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移块(6)和外部框架,所述两个滑移块(6)呈直角梯形结构,且直角边朝向外侧,所述两个滑移块(6)之间滑嵌有楔块(8),所述外部框架与地面(2)之间固定连接,且外部框架与楔块(8)通过螺纹杆(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包括顶板(3)和底板(4),所述底板(4)通过螺栓与地面(2)之间固定连接,且顶板(3)和底板(4)之间通过连杆(5)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分别位于滑移块(6)的水平两侧,并且两组连杆(5)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杆(5)分别与两个滑移块(6)之间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块(6)的水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滑槽(7),且两个滑槽(7)呈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上焊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滑嵌于滑槽(7)的内部,并且滑块(12)与滑槽(7)之间间隙配合,所述滑移块(6)与滑块(12)之间滑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的中心位置处焊接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的中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把(9),且螺纹杆(10)的底端与楔块(8)之间径向转动连接,轴向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8)呈等腰梯形结构,且楔块(8)的两侧斜边与滑移块(6)斜边之间贴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式公路路基,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的外侧设置有地面,固定机构包括两个滑移块和外部框架,所述两个滑移块呈直角梯形结构,且直角边朝向外侧,所述两个滑移块之间滑嵌有楔块,所述外部框架与地面之间固定连接,且外部框架与楔块通过螺纹杆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顺时针转动转把,转把联动螺纹杆对楔块向下推动,楔块向下滑移,由于楔块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结构,楔块将两个滑移块向外侧进行推挤,滑移块通过滑槽和滑块的共同作用,保持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滑移块对两侧的地面和路基共同作用,将路基向中间位置进行推挤,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稳定,以此提升路基内部结构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宏;李维康;郭鼎财;李星球;龙丹娜;段自洪;艾小美;李凯;史勤勇;郭艳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湘隆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1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