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

文档序号:25980913发布日期:2021-07-23 14:3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盖梁施工是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难点。现有的施工方法是采用落地支架法和穿心钢棒法。落地支架法适合桥墩较矮的盖梁施工,支架安装和拆卸均较方便,结构受力合理。但对于较高桥墩,落地支架法结构稳定性不足,安全风险大。穿心钢棒法是常见的高墩盖梁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穿心钢棒+主龙骨工字钢横梁+次龙骨工字钢纵向分配梁”结构,当矩形墩盖梁较宽悬臂端较长时,由于矩形墩盖梁支架横梁跨中基本上不受荷载,因缺少跨中荷载对支座弯矩的卸载作用,支座处弯矩较大,导致横梁强度易超限;因缺少跨中荷载对横梁悬挑段挠度的上挑作用,横梁悬臂端挠度过大,导致支架挠度易超限。因此现有技术仍存在主龙骨工字钢横梁强度不足、挠度过大等不足,影响架体安全和盖梁结构的安全,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以提高盖梁支架的强度储备,减小盖梁支架挠度变形,实现盖梁安全施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包括贯穿矩形高墩的一对穿心钢棒;一对穿心钢棒两端分别经卸落砂筒与上弦杆连接;上弦杆两端的悬臂顶部分别设有一组次龙骨;在上弦杆底部设有下弦杆,上弦杆底面与下弦杆顶面之间经中竖杆和一对边竖杆连接;一对边竖杆底端分别经斜拉杆与中竖杆顶端连接;一对边竖杆底端分别经斜撑杆与上弦杆两端的底面连接构成主龙骨构件。

前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中,所述穿心钢棒两端的主龙骨构件经一组对拉螺栓连接为一体。

前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中,所述上弦杆、次龙骨、下弦杆、中竖杆、边竖杆、斜拉杆和斜撑杆均为工字钢构件。

前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中,所述工字钢构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方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盖梁施工时,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模板依次传递至次龙骨→主龙骨构件→卸落砂筒→穿心钢棒→矩形高墩,受力明确。当主龙骨构件两端对称受力时,斜撑杆限制上弦杆3的下挠变形,中竖杆限制上弦杆中跨的上翘变形,从而整体降低上弦杆的挠度变形。中竖杆、边竖杆和斜撑杆增加了上弦杆的支点,改变了上弦杆两端悬挑受力的不利受力状态,从而降低了上弦杆的截面应力,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抗力。对拉螺栓限制主龙骨构件的平面外变形,增加主龙骨构件平面外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穿心钢棒、2-卸落砂筒、3-上弦杆、4-次龙骨、5-下弦杆、6-中竖杆、7-边竖杆、8-斜拉杆、9-斜撑杆、10-对拉螺栓、11-矩形高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贯穿矩形高墩11的一对穿心钢棒1;一对穿心钢棒1两端分别经卸落砂筒2与上弦杆3连接;上弦杆3两端的悬臂顶部分别设有一组次龙骨4;在上弦杆3底部设有下弦杆5,上弦杆3底面与下弦杆5顶面之间经中竖杆6和一对边竖杆7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拉杆8与中竖杆6顶端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撑杆9与上弦杆3两端的底面连接构成主龙骨构件。穿心钢棒1两端的主龙骨构件经一组对拉螺栓10连接为一体。上弦杆3、次龙骨4、下弦杆5、中竖杆6、边竖杆7、斜拉杆8和斜撑杆9均为工字钢构件。工字钢构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方式。

实施例

具体实施时,首先将由上弦杆3、下弦杆5、中竖杆6、边竖杆7、斜拉杆8和斜撑杆9如图1所示焊接成两片整体的主龙骨构件。再将两片主龙骨构件通过卸落砂筒2安装在贯穿矩形高墩11的一对穿心钢棒1两端。然后通过一组对拉螺栓10两位于矩形高墩11两侧的主龙骨构件连接为一体。最后在上弦杆3两端悬臂顶面铺设一组次龙骨4。在次龙骨4顶面支设模板进行施工。

为了提高焊接的可靠性、保证焊缝高度,根据结构受力特点,上弦杆3和下弦杆7采用同型号工字钢。中竖杆6、边竖杆7、斜拉杆8和斜撑杆9采用尺寸略小于上弦杆3和下弦杆7的同型号工字钢。中竖杆6、边竖杆7、斜拉杆8和斜撑杆9的工字钢翼宽小于上弦杆3和下弦杆7的工字钢翼宽1.5cm。

本例在盖梁施工时,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模板依次传递至次龙骨→主龙骨构件→卸落砂筒→穿心钢棒→矩形高墩,受力明确。当主龙骨构件两端对称受力时,斜撑杆限制上弦杆3的下挠变形,中竖杆限制上弦杆中跨的上翘变形,从而整体降低上弦杆的挠度变形。中竖杆、边竖杆和斜撑杆增加了上弦杆的支点,改变了上弦杆两端悬挑受力的不利受力状态,从而降低了上弦杆的截面应力,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抗力。对拉螺栓限制主龙骨构件的平面外变形,增加主龙骨构件平面外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包括贯穿矩形高墩(11)的一对穿心钢棒(1);一对穿心钢棒(1)两端分别经卸落砂筒(2)与上弦杆(3)连接;上弦杆(3)两端的悬臂顶部分别设有一组次龙骨(4);其特征在于:在上弦杆(3)底部设有下弦杆(5),上弦杆(3)底面与下弦杆(5)顶面之间经中竖杆(6)和一对边竖杆(7)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拉杆(8)与中竖杆(6)顶端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撑杆(9)与上弦杆(3)两端的底面连接构成主龙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心钢棒(1)两端的主龙骨构件经一组对拉螺栓(10)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3)、次龙骨(4)、下弦杆(5)、中竖杆(6)、边竖杆(7)、斜拉杆(8)和斜撑杆(9)均为工字钢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构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方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高墩大悬挑现浇盖梁支架。包括贯穿矩形高墩(11)的一对穿心钢棒(1);一对穿心钢棒(1)两端分别经卸落砂筒(2)与上弦杆(3)连接;上弦杆(3)两端的悬臂顶部分别设有一组次龙骨(4);在上弦杆(3)底部设有下弦杆(5),上弦杆(3)底面与下弦杆(5)顶面之间经中竖杆(6)和一对边竖杆(7)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拉杆(8)与中竖杆(6)顶端连接;一对边竖杆(7)底端分别经斜撑杆(9)与上弦杆(3)两端的底面连接构成主龙骨构件。本例实用新型在施工时,矩形高墩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受力明确。降低了上弦杆的挠度变形。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抗力。增加了主龙骨构件平面外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洪安;谢涛;鞠晓鹏;吴依娇;刘姣;袁梓瑞;胡山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