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0721发布日期:2021-08-03 13:1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马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功能水马。



背景技术:

水马一般用于道路交通设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街道路口等处较为常见,现有的水马通常一体结构,仅有简单的分隔防撞功能,且水马之间不易相互连接,单独放置的水马,稳定性较差,防撞缓冲能力也较差,此外现有的水马警示功能仅是依靠反光条,警示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马,具有结构稳定性好、使用便捷且具有发光警示和防眩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上基体和下基体,下基体上设有卡孔,上基体上设有与卡孔适配的卡柱,卡孔和卡柱均为两个,上基体的顶部上设有光源组件,上基体上还设有若干防眩板,上基体顶部上设有螺纹孔,防眩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还设有锁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水马可单体使用,也可以多个相连接共同使用,共同使用时,只需将上基体的两个卡柱分别插入两个下基体的卡孔内,且采用这种结构,相邻上基体或相邻下基体之间均可相对转动,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角度;防眩板用于降低夜间对向车道的光线,防眩板与上基体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调节角度,即可以根据水马之间的安装角度进行相对应的调节,角度调节完成后,可以通过锁紧螺母进一步锁紧,达到连接稳定性;且上基体、下基体和防眩板均为可拆卸结构,运输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光源组件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led光源和光源感应器,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和光源感应器均安装于安装槽内,led光源贴合于上基体的表面,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对蓄电池进行供电,蓄电池用于对led光源进行供电,光源感应器用于感应外界环境亮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源组件已经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光源感应器和led光源依次电性连接,光源感应器感应到外界环境亮度变暗时,光源感应器闭合,形成闭电路,蓄电池与led光源之间接通,在夜间起到主动发光作用,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上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风阻,避免被大风吹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和下基体上均设有空腔,上基体和下基体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孔,上基体和下基体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向上基体和下基体内进行注水,用于提高重量,增加稳定性及防撞性能,需要搬运时,可以将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和下基体上均设有反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条可以在夜间起到进一步的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基体;2、下基体;3、卡孔;4、卡柱;5、光源组件;6、防眩板;7、螺纹杆;8、锁紧螺母;9、led光源;10、通孔;11、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下基体1上设有卡孔3,上基体1上设有与卡孔3适配的卡柱4,卡孔3和卡柱4均为两个,上基体1的顶部上设有光源组件5,上基体1上还设有若干防眩板6,上基体1顶部上设有螺纹孔,防眩板6的底部设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还设有锁紧螺母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水马可单体使用,也可以多个相连接共同使用,共同使用时,只需将上基体1的两个卡柱4分别插入两个下基体2的卡孔3内,且采用这种结构,相邻上基体1或相邻下基体2之间均可相对转动,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角度;防眩板6用于降低夜间对向车道的光线,防眩板6与上基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调节角度,即可以根据水马之间的安装角度进行相对应的调节,角度调节完成后,可以通过锁紧螺母8进一步锁紧,达到连接稳定性;且上基体1、下基体2和防眩板6均为可拆卸结构,运输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光源组件5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led光源9和光源感应器,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和光源感应器均安装于安装槽内,led光源贴合于上基体1的表面,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对蓄电池进行供电,蓄电池用于对led光源进行供电,光源感应器用于感应外界环境亮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源组件5已经在其他领域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光源感应器和led光源依次电性连接,光源感应器感应到外界环境亮度变暗时,光源感应器闭合,形成闭电路,蓄电池与led光源之间接通,在夜间起到主动发光作用,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风阻,避免被大风吹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上均设有空腔,上基体1和下基体2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孔,上基体1和下基体2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向上基体1和下基体2内进行注水,用于提高重量,增加稳定性及防撞性能,需要搬运时,可以将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上均设有反光条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条11可以在夜间起到进一步的警示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下基体(2)上设有卡孔(3),上基体(1)上设有与卡孔(3)适配的卡柱(4),卡孔(3)和卡柱(4)均为两个,上基体(1)的顶部上设有光源组件(5),上基体(1)上还设有若干防眩板(6),上基体(1)顶部上设有螺纹孔,防眩板(6)的底部设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还设有锁紧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1)的顶部设有安装槽,光源组件(5)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led光源(9)和光源感应器,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和光源感应器均安装于安装槽内,led光源(9)贴合于上基体(1)的表面,太阳能光伏板用于对蓄电池进行供电,蓄电池用于对led光源(9)进行供电,光源感应器用于感应外界环境亮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1)上设有若干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上均设有空腔,上基体(1)和下基体(2)的顶部均设有进水孔,上基体(1)和下基体(2)的底部均设有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体(1)和下基体(2)上均设有反光条(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马,具有结构稳定性好、使用便捷且具有发光警示和防眩目的功能,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连接的上基体和下基体,上基体上设有卡孔,上基体上设有与卡孔适配的卡柱,卡孔和卡柱均为两个,上基体的顶部上设有光源组件,上基体上还设有若干防眩板,上基体顶部上设有螺纹孔,防眩板的底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还设有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马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强;吴海会;吴国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运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