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口限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4572发布日期:2022-02-07 23:0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口限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指示装置,具体是一种路口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公路上设置道路指示装置,可以清楚的高速司机,在该路段上能够通行的车辆的速度以及高度等信息,从而对车辆起到一个指示、引导、提醒的作用。例如,在某些路段上就设置限高杆,现有的大部分的限高杆都采用固定式限位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具有一定高度的横梁,其拆卸安装十分不便。
3.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提供了一种道路限高杆,其基本结构包括立柱和固定连接在立柱上且向一侧伸出的限高杆,但是其限高杆大多采用人工起落的方式实现,会造成限位不准确,而且人工抬起和下放也费时费力,造成劳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实现显示牌抬起和下放动作的路口限高装置,其限位稳定准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路口限高装置,包括立柱,立柱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随转动轴转动而摆动的限位杆,限位杆上连接有显示牌,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立柱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装有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所述立柱上连接有动力输入装置,动力输入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变速箱与动力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通过中传轴动力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第二变速箱动力连接,所述立柱内还装有能限制转动轴摆动角度的限位机构。
6.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转动轴上的限位挡板,内腔室的腔壁上固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竖向位置后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上限位挡块,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还连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水平位置时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下限位挡块。
7.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装有拉簧,拉簧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与限位挡板通过销轴铰接。
8.所述动力输入轴水平穿入立柱内,所述中传轴竖向设置,所述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皆伸入第一变速箱内,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上装有相互啮合的变速锥齿轮。
9.所述转动轴和动力输入轴的水平投影成垂直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二变速箱内装有变速箱轴,所述中传轴的输出端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与变速箱蜗杆上对应装有第二锥齿轮,变速箱轴具有蜗杆段,所述转动轴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连接有能与蜗杆段相啮合的蜗轮。
10.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动力输入轴外伸端的动力手轮;或者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立柱上的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电机轴与动力输入轴动力连接。
11.采用上述立柱内的结构后,就不需要人工来抬起下放显示牌,可以通过动力输入
装置的动力驱动,动力经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实现了转动轴的转动,从而使限位杆摆动,实现了显示牌的上抬和下放动作,这样操作会更加省时省力,限位机构的设置,可以从而保证了限位杆的摆动角度,即实现了其摆动后高度的一致性。上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动力传递更加稳定,并且蜗轮蜗杆的结构可以实现自锁,防止因转动轴的自由转动而产生限位杆的自由摆动。上下限位块以及拉簧的结构设置,可以进一步使限位杆处于水平位置的状态更加稳定。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快捷,限位准确,便于及时更换显示牌,大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实施例中立柱中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实施例中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口限高装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可用于高速收费站支路上,也可以用于其他公路上,根据路口限高装置上内容的不同,起引导、提醒、警告的作用。上述实施例包括立柱1,立柱1的上部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转动轴17,转动轴17上连接有随转动轴转动而摆动的限位杆18,限位杆18上连接有显示牌1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限位杆的长度一般比较长,因而在转动轴上连接有杆套,限位杆插装在杆套中,可以方便其运输以及实际安装,上述显示牌14通过螺栓连接在限位杆18上,可以方便显示牌的更换。所述立柱1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装有第一变速箱15和第二变速箱12,所述立柱上连接有动力输入装置,动力输入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13,所述第一变速箱15与动力输入轴13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箱15和第二变速箱12通过中传轴11动力连接,所述转动轴17与第二变速箱12动力连接。重点参考图2,其动力传递结构如下,所述动力输入轴13水平穿入立柱内,所述中传轴11竖向设置,所述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皆伸入第一变速箱15内,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上装有相互啮合的变速锥齿轮151。所述转动轴17和动力输入轴13的水平投影成垂直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二变速箱内装有变速箱轴121,所述中传轴11的输出端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与变速箱蜗杆上对应装有第二锥齿轮122,变速箱轴121具有蜗杆段,所述转动轴17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连接有能与蜗杆段相啮合的蜗轮123。动力输入装置趋势动力输入轴13转动,通过变速锥齿轮的啮合,从而驱使中传轴11转动,再通过第二锥齿轮122的啮合作用,趋势变速箱轴121转动,最终通过蜗杆段与蜗轮的啮合使转动轴17转动。
18.参考图1至图3所示,所述立柱内还装有能限制转动轴摆动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转动轴17上的限位挡板10,内腔室的腔壁上固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竖向位置后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上限位挡块5,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还连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水平位置时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下限位挡块6。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连接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上装有拉簧8,拉簧8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与限位挡板10通过销
轴铰接。当转动轴17转动时,限位挡板10随其转动,限位杆18摆动到水平位置时(图1中的状态),限位挡板10与下限位挡板6相抵,此时限位挡板10的外伸端摆动到最低位置,拉簧8处于收缩状态并保持一定的拉力,从而有效防止转动轴17反转,使限位杆保持更加稳定的水平状态;限位杆18摆动到竖向状态时(图3中的状态),此时限位杆被立柱遮挡,因而在图3中未显示该限位杆,限位挡板10与上限挡块5相抵,此时限位挡板10的外伸端摆动到最高位置,拉簧8处于伸长状态。
19.参考图1和图4所示,在图1中,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3外伸端的动力手轮2;而在图4的实施例中,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立柱上的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轴13动力连接,图4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图1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20.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和基本零部件的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不止可以用于高速路收费站路口处,也可用于国道省道岔路分支路口等地。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口限高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转动轴(17),转动轴(17)上连接有随转动轴转动而摆动的限位杆(18),限位杆(18)上连接有显示牌(1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装有第一变速箱(15)和第二变速箱(12),所述立柱上连接有动力输入装置,动力输入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13),所述第一变速箱(15)与动力输入轴(13)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箱(15)和第二变速箱(12)通过中传轴(11)动力连接,所述转动轴(17)与第二变速箱(12)动力连接,所述立柱内还装有能限制转动轴摆动角度的限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口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在转动轴(17)上的限位挡板(10),内腔室的腔壁上固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竖向位置后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上限位挡块(5),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还连接有当限位杆摆动到水平位置时能与限位挡板相抵的下限位挡块(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口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室的腔壁上连接有固定座(7),固定座(7)上装有拉簧(8),拉簧(8)的上部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的上部与限位挡板(10)通过销轴铰接。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口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轴(13)水平穿入立柱内,所述中传轴(11)竖向设置,所述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皆伸入第一变速箱(15)内,中传轴的输入端和动力输入轴的输出端上装有相互啮合的变速锥齿轮(151)。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口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7)和动力输入轴(13)的水平投影成垂直交叉状设置,所述第二变速箱内装有变速箱轴(121),所述中传轴(11)的输出端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与变速箱蜗杆上对应装有第二锥齿轮(122),变速箱轴(121)具有蜗杆段,所述转动轴(17)伸入第二变速箱内且其伸入部段上连接有能与蜗杆段相啮合的蜗轮(123)。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路口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3)外伸端的动力手轮(2);或者动力输入装置为连接在立柱上的正反转电机(3),正反转电机(3)的电机轴与动力输入轴(13)动力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口限高装置,其包括立柱,立柱上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连接有随转动轴转动而摆动的限位杆,限位杆上连接有显示牌,所述立柱具有内腔室,所述内腔室内装有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所述立柱上连接有动力输入装置,动力输入装置具有动力输入轴,所述第一变速箱与动力输入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通过中传轴动力连接,所述连接轴与第二变速箱动力连接,所述立柱内还装有能限制转动轴摆动角度的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快捷,限位准确,便于及时更换显示牌,大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强 董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密市通达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2/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