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89875发布日期:2021-11-06 04:28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以水泥(第二结合料)-沥青(第一结合料)复合材料作为结合料的路面兼具了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优点,表现出半刚半柔性的力学特征,它通常被称为半柔性路面,也叫半刚性路面,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施工方法实现:第一种方法:在沥青混合料基质中掺加刚性材料水泥砂浆或灌筑水泥乳浆,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同时具有抗滑耐久性和低温抗裂性。从施工工艺上来讲,这种方法又分为拌和法和贯入法。贯入法,是以具有特殊级配的碎石压实后沥青混合料骨架材料为基质,贯入含外掺剂的水泥乳浆材料填充骨架空隙,经过养生即成半柔性路面,这种施工工艺需要配套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大量大型运输车辆,大型混合料摊铺机,大型压路机等。该方法在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基质中掺加乳化沥青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柔性材料,从而达到降低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模量,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同时也改善行车的舒适性。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基质中掺加柔性材料半柔性路面,这种施工工艺需要配套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大型水泥混凝土拌和站、大量大型运输车辆、大型混合料摊铺机、大型压路机等。
3.由于气候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公路难免面临冬夏温差大,夏季暴晒、冬季表面结冰的情况,同时由于风雨侵蚀,碾压摩擦的损耗,因而在保证道路主体构架性能优异的情况下,同时需要保证路面的性能优势,才能更好的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施工工艺简易化,所形成的路面安全性高、耐磨防滑、防覆冰的的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
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制备沥青混合料;
7.2)将沥青混合料以25m/min的摊铺速度进行摊铺,铺设厚度为6

8cm;
8.3)当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到80℃时进行整平碾压;
9.4)制备水泥砂浆灌浆料;
10.5)当铺设的沥青混合料冷却到40℃以下时,用水泥砂浆灌浆料在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表面灌注,灌注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11.6)水泥砂浆灌浆料硬化后将粘结剂涂覆路面上,形成粘结剂层;
12.7)在粘结材料干燥固化之前,将防滑耐磨材料敷撒在粘结剂层上,干燥2

3小时,形成防滑耐磨层;
13.8)将防覆冰涂料搅拌均匀后,滚涂到防滑耐磨层上,形成防覆冰层;
14.9)待防覆冰涂料层干燥1.0

1.5小时后,采用路面烘干机对其进行加热固化,即完成对路面的施工处理。
15.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较,此种方法铺设的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耐久性更好,模量低,可改善行车的舒适性和耐久性。此外,防覆冰层和防滑耐磨层的铺设使路面具有良好的耐油,酸腐蚀性能,良好的耐热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和易着色性。
16.进一步地,将乳化沥青加热至160

170℃融化,然后往其中加入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拌合1

2min,即得到步骤1中的沥青混合料。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水泥灌基灌浆料制备过程中若使用如bd乳液类高分散性的聚合物则可将水和聚合物充分混合,然后将水泥、矿粉、细沙搅拌10

20s后缓慢加入水和聚合物至混合均匀。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水泥灌基灌浆料制备过程中若使用如dl乳胶或yh树脂等低分散性的聚合物则可将水泥、矿粉、细沙搅拌10

20s,然后缓慢加入水,最后加入聚合物至混合均匀。
19.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灌基灌浆料成分为水560

590份,水泥900

950份,细沙420

440份,矿粉200

240份,聚合物40

120份。
20.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半柔性路面材料中沥青混合料与水泥灌浆材料的界面联结性好、体积稳定性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进一步改善,同时使半柔性路面的抗剪性能和疲劳寿命得到极大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1)将100份乳化沥青加热至160

170℃融化,然后往其中加入粗集料400份、细集料130份和矿粉180份,拌合1

2min制备得沥青混合料;
24.(2)将沥青混合料以25m/min的摊铺速度进行摊铺,铺设厚度为6

8cm;
25.(3)当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到80℃时进行整平碾压;
26.(4)将水570份和bd乳液50份充分混合,然后将水泥900份、矿粉220份、细沙搅拌10

20s后缓慢加入水和bd乳液的混合物至混合均匀,得到水泥砂浆灌浆料;
27.(5)当铺设的沥青混合料冷却到40℃以下时,用水泥砂浆灌浆料在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表面灌注,灌注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28.(6)水泥砂浆灌浆料硬化后将粘结剂涂覆路面上,形成粘结剂层;
29.(7)在粘结材料干燥固化之前,将防滑耐磨材料敷撒在粘结剂层上,干燥2

3小时,形成防滑耐磨层;
30.(8)将防覆冰涂料搅拌均匀后,滚涂到防滑耐磨层上,形成防覆冰层;
31.(9)待防覆冰涂料层干燥1.0

1.5小时后,采用路面烘干机对其进行加热固化,即
完成对路面的施工处理。
32.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路面和普通沥青路面在60和70℃条件下下进行车辙试验,试验轮接地压强为0.7mpa。从试验结果看,对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路面材料在60和70℃条件下的动稳定度均在6 000次/mm以上。当试验温度提高10℃时,其动稳定度由11 225下降为9 886,下降幅度为11.9%。普通沥青在60℃时的动稳定度为1890次/mm,在70℃时降低为1 120次/mm,下降幅度为40.7%。sbs改性沥青ac

20在60℃时的动稳定度为3850次/mm,在70℃时降低为2 650次/mm,下降幅度为31.29%。本发明方法得到的路面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沥青路面。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沥青混合料;2)将沥青混合料以25m/min的摊铺速度进行摊铺,铺设厚度为6

8cm;3)当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到80℃时进行整平碾压;4)制备水泥砂浆灌浆料;5)当铺设的沥青混合料冷却到40℃以下时,用水泥砂浆灌浆料在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表面灌注,灌注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6)水泥砂浆灌浆料硬化后将粘结剂涂覆路面上,形成粘结剂层;7)在粘结材料干燥固化之前,将防滑耐磨材料敷撒在粘结剂层上,干燥2

3小时,形成防滑耐磨层;8)将防覆冰涂料搅拌均匀后,滚涂到防滑耐磨层上,形成防覆冰层;9)待防覆冰涂料层干燥1.0

1.5小时后,采用路面烘干机对其进行加热固化,即完成对路面的施工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沥青加热至160

170℃融化,然后往其中加入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拌合1

2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泥灌基灌浆料成分为水560

590份,水泥900

950份,细沙420

440份,矿粉200

240份,聚合物40

12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bd乳液、dl乳胶或yh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泥灌基灌浆料制备方法为将水和bd乳液充分混合,然后将水泥、矿粉、细沙搅拌10

20s后缓慢加入水和聚合物至混合均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泥灌基灌浆料制备方法为将水泥、矿粉、细沙搅拌10

20s,然后缓慢加入水,最后加入dl乳胶或yh树脂至混合均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沥青混合料,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并进行整平碾压;制备水泥砂浆灌浆料,用水泥砂浆灌浆料在沥青混合料铺装层表面灌注,用塑料薄膜进行养护;依次形成粘结剂层和防覆冰层;采用路面烘干机对其进行加热固化。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工程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施工工艺简易化,所形成的路面安全性高、耐磨防滑、防覆冰的的灌入式半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柔性复合抗车辙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涛 李洪珍 孙成银 张强 张保振 刘道成 徐从东 袁泉 王路文 潘贵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沂蒙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