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61347发布日期:2022-01-19 16:4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软土路基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该段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软土路基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采用砂垫层、土木格栅层及堆载预压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的加固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有时还会在公路路基的两侧分别加装一排桩墙,各每排桩墙由多根沿预定的方向间隔排列的侧桩组成,各侧桩靠其下端插入原软土路基内而实现固定定位,但由于土质原因,侧桩定位固定的效果一般,桩墙易失去加固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所述软土路基的上端面铺设有土木格栅层,所述土木格栅层内填充有垫层,所述土木格栅层的上端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所述软土路基内并位于碎石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两侧等距插入有侧桩,所述侧桩通过凸筋和碎石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固定,所述侧桩的位于软土路基的部分开设有四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收纳有鼓起的气囊,所述容纳槽外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最外侧设置有尖刺,所述挡板利用插销固定在容纳槽的底部,所述侧桩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座,所述转座的外侧一周固定有四组钩子,所述转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向侧桩的上端面延伸。
6.优选的,所述垫层填充在土木格栅层的内部,厚度为3cm,并且为砂垫。
7.优选的,所述垫层和软土路基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地桩,地桩的上端部和格栅固定。
8.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销孔供插销穿入,所述转座带动钩子逆时针转动,推动插销脱出。
9.优选的,所述气囊处于鼓起状态,可作用在挡板上使其翘起。
10.优选的,所述转座通过轴承固定在侧桩内中部。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改进及优点:
12.(1)先将侧桩插入软土内,之后转动调节杆,转座带动钩子逆时针转动,推动插销脱出,气囊处于鼓起状态,可作用在失去固定的挡板上,使其翘起,四组挡板利用尖刺插入软土内,辅助侧桩达到固定效果,并且位于软土中的气囊也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侧桩的抗外力作用。
13.(2)将砂垫转移到土木格栅中,减小了整个路基的加固厚度,使软土层到路面层的
高度降低,提高安全性,降低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图1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侧桩的内部视图。
17.图中:1、软土路基;2、垫层;3、土木格栅层;4、碎石层;5、沥青混凝土路面层;6、侧桩;7、凸筋;8、容纳槽;9、气囊;10、挡板;11、尖刺;12、插销;13、转座;14、钩子;15、调节杆;16、地桩。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3所示,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软土路基1,软土路基1的上端面铺设有土木格栅层3,土木格栅层3内填充有垫层2,土木格栅层3的上端设置有碎石层4,碎石层4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软土路基1内并位于碎石层4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的两侧等距插入有侧桩6,侧桩6通过凸筋7和碎石层4、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固定,侧桩6的位于软土路基1的部分开设有四组容纳槽8,容纳槽8内收纳有鼓起的气囊9,容纳槽8外活动安装有挡板10,挡板10的最外侧设置有尖刺11,挡板10利用插销12固定在容纳槽8的底部,侧桩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座13,转座13的外侧一周固定有四组钩子14,转座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调节杆15向侧桩6的上端面延伸;
20.垫层2填充在土木格栅层3的内部,厚度为3cm,并且为砂垫;垫层2和软土路基1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地桩16,地桩16的上端部和格栅固定;挡板10上设置有销孔供插销12穿入,转座13带动钩子14逆时针转动,推动插销12脱出;气囊9处于鼓起状态,可作用在挡板10上使其翘起;转座13通过轴承固定在侧桩6内中部。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软土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土路基(1)的上端面铺设有土木格栅层(3),所述土木格栅层(3)内填充有垫层(2),所述土木格栅层(3)的上端设置有碎石层(4),所述碎石层(4)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所述软土路基(1)内并位于碎石层(4)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的两侧等距插入有侧桩(6),所述侧桩(6)通过凸筋(7)和碎石层(4)、沥青混凝土路面层(5)固定,所述侧桩(6)的位于软土路基(1)的部分开设有四组容纳槽(8),所述容纳槽(8)内收纳有鼓起的气囊(9),所述容纳槽(8)外活动安装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最外侧设置有尖刺(11),所述挡板(10)利用插销(12)固定在容纳槽(8)的底部,所述侧桩(6)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座(13),所述转座(13)的外侧一周固定有四组钩子(14),所述转座(1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15),所述调节杆(15)向侧桩(6)的上端面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填充在土木格栅层(3)的内部,厚度为(3)cm,并且为砂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和软土路基(1)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地桩(16),地桩(16)的上端部和格栅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上设置有销孔供插销(12)穿入,所述转座(13)带动钩子(14)逆时针转动,推动插销(12)脱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9)处于鼓起状态,可作用在挡板(10)上使其翘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13)通过轴承固定在侧桩(6)内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包括软土路基,所述软土路基的上端面铺设有土木格栅层,所述土木格栅层内填充有垫层,所述土木格栅层的上端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上端铺设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层,所述软土路基内并位于碎石层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两侧等距插入有侧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软土路基加固结构,先将侧桩插入软土内,之后转动调节杆,转座带动钩子逆时针转动,推动插销脱出,气囊处于鼓起状态,可作用在挡板上使其翘起,四组挡板利用尖刺插入软土内,辅助侧桩达到固定效果,并且位于软土中的气囊也具有减震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侧桩的抗外力作用,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彭申凯 刘晓晗 崔健 沈维成 危明 吴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