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3009发布日期:2022-04-27 12:1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桥梁施工规模和施工数量均不断增大。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钢-混组合梁常作为跨线桥出现在工程项目中,预应力体外索技术运用于钢混组合梁能够显著提升桥梁的承载力,对桥梁结构受力性能予以明显改善,同时也提高了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3.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桥梁上部,就是在梁下部受拉区,以冷拉粗钢筋、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为预应力筋,通过张拉使之对梁体产生偏心预压力,在此偏心压力作用下,梁体发生上拱,荷载挠度减小,改善梁体受力状况,来达到提高梁的承载力的目的。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技术是现今较为优秀的加固改善技术。
4.预应力体外索加固技术一直存在一个技术难题:体外索的转向问题。我国一般箱梁连续梁桥的梁跨度都很长,体外索需要在箱梁内多次转向,以达到减小荷载的目的而不对箱梁产生伤害。而现存体外索的转向技术主要以定拉箍和定位销为主,这种方法的转向,体外索转向处相对位置固定,无法适应因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的形变问题,对体外索本体及箱梁都有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安装在箱梁内;转向装置包括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所述内衬塑料管安装于钢套管内,且所述内衬塑料管和所述钢套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橡胶层;其中,所述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的直径皆为从中部到两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设置。
6.作为优选,所述钢套管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肋板组,所述肋板组包括若干绕钢套管周向均匀设置的加强肋;所述钢套管的端部通过该肋板组固定在箱梁的横隔板上。
7.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呈直角三角形状,加强肋的一直角边和钢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加强肋的另一直角边和横隔板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横隔板上开设有供钢套管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钢套管的外径0.8~1.2cm。
9.作为优选,所述内衬塑料管的端部伸出于钢套管的端部之外。
10.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层由若干橡胶条填充构成,所述橡胶条的厚度范围在19~21mm之间,所述橡胶条的宽度范围在39~41mm之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2.1、转向装置的钢套管设计成从中部到两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的圆弧状,钢套管的作用是提供设计要求的体外索转向角度和弧度,用以进行预弯,能够保证钢索平顺过渡。
13.2、内衬塑料管主要起隔离作用,防止钢绞线直接与钢套管摩擦所导致的防腐功能失效。
14.3、钢套管通过多个加强肋固定在横隔板上,能保证钢索张拉时受力稳定,以及后期的使用安全。
15.4、穿孔的直径略大于钢套管的外径,可以保证安装准确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装置安装在横隔板上时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钢套管;2-内衬塑料管;
22.3-肋板组,31-加强肋;
23.4-横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安装在箱梁内;转向装置包括钢套管1和内衬塑料管2。所述内衬塑料管2安装于钢套管1内,且所述内衬塑料管2和所述钢套管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橡胶层(未图示)。其中,所述钢套管1和内衬塑料管2的直径皆为从中部到两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设置。
26.这样,钢套管的作用是提供设计要求的体外索转向角度和弧度,用以进行预弯,能够保证钢索平顺过渡。内衬塑料管主要起隔离作用,防止钢绞线直接与钢套管摩擦所导致的防腐功能失效。
27.实施时,内衬塑料管2可以为热挤hdpe制成的构件,但并不限于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8.实施时,内衬塑料管2的上侧和钢套管1的内腔上侧相连接。
29.具体地,所述钢套管1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肋板组3,所述肋板组3包括若干绕钢套管1周向均匀设置的加强肋31。所述钢套管1的端部通过该肋板组3固定在箱梁的横隔板4上。实施时,钢套管1与横隔板4焊接角度应与钢索设计线性一致。
30.这样,钢套管通过多个加强肋固定在横隔板上,能保证钢索张拉时受力稳定,以及后期的使用安全。
31.具体地,所述加强肋31呈直角三角形状,加强肋31的一直角边和钢套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加强肋31的另一直角边和横隔板4固定连接。实施时,加强肋31的数量为四,其中两
个加强肋31设于钢套管1的上侧,另外两个加强肋31设于钢套管1的下侧。其中,位于钢套管1上侧的两个加强肋31之间的夹角为60
°
,位于钢套管1下侧的两个加强肋31之间的夹角为60
°
,上下相邻的两个加强肋31之间的夹角为120
°

32.具体地,所述横隔板4上开设有供钢套管1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钢套管1的外径0.8~1.2cm。
33.具体地,所述内衬塑料管2的端部伸出于钢套管1的端部之外。
34.具体地,所述橡胶层由若干橡胶条填充构成,所述橡胶条的厚度范围在19~21mm之间,所述橡胶条的宽度范围在39~41mm之间。实施时,先将内衬塑料管2与钢套管1之间的杂物清理干净,再使用橡胶条将二者之间的空隙填满。这样,可以防止转向器内有水泥浆或其它杂物进入,确保体外索都能顺利通过孔道且不会对索体造成损坏。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后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后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装置安装在箱梁内;转向装置包括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所述内衬塑料管安装于钢套管内,且所述内衬塑料管和所述钢套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橡胶层;其中,所述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的直径皆为从中部到两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的端部外侧设置有肋板组,所述肋板组包括若干绕钢套管周向设置的加强肋;所述钢套管的端部通过该肋板组固定在箱梁的横隔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呈直角三角形状,加强肋的一直角边和钢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加强肋的另一直角边和横隔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上开设有供钢套管通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直径大于钢套管的外径0.8~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塑料管的端部伸出于钢套管的端部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由若干橡胶条填充构成,所述橡胶条的厚度范围在19~21mm之间,所述橡胶条的宽度范围在39~41mm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体外索转向装置,转向装置安装在箱梁内;转向装置包括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所述内衬塑料管安装于钢套管内,且所述内衬塑料管和所述钢套管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有橡胶层;其中,所述钢套管和内衬塑料管的直径皆为从中部到两端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具有弧度的钢套管,能够提供设计要求的体外索转向角度和弧度,用以进行预弯,能够保证钢索平顺过渡;在钢套管内设计有内衬塑料管,起隔离作用,防止钢绞线直接与钢套管摩擦所导致的防腐功能失效。所导致的防腐功能失效。所导致的防腐功能失效。


技术研发人员:段婷 努尔麦麦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