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0526发布日期:2023-01-31 18:5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检测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核酸普查中,需要多人一组进行核酸检测,由于核酸普查检测人数众多,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被检测人员进行分组排队,每队一般10人,由于对被检测人员众多,分组排队时需要专门的人员长时间维持秩序,而且也需要按人数对被检测人员分队,不仅工作量巨大,占用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分组极其不便,而且分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人员近距离接触被检测人员,进而导致其有可能接触新冠病毒携带者,增加其受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有效的解决了核酸普查分组不便的问题。
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底壳,底壳可与其相邻的底壳拆卸连接,底壳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开口朝前且左右贯通的u形板,u形板可上下移动,底壳内滑动连接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块,梯形块左端经第一弹簧与底壳左侧壁固定连接,梯形块可与相邻的梯形块拆卸连接,底壳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后的壳体,壳体上侧壁上设有可左右摆动的转杆,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右端可与转杆下端接触的滑板,梯形块右端可穿过u形板且与滑板接触。
5.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分组及调整每组人员的数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工作人员因分组被感染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1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底壳1,底壳1可与其相邻的底壳 1拆卸连接,底壳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滑槽2,滑槽2内设有开口朝前且左右贯通的u形板3,u形板3可上下移动,底壳1内滑动连接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块4,梯形块4左端经第一弹簧5与底壳1左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梯形块4可相互拆卸连接,底壳1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后的壳体6,壳体6上侧壁上设有可左右摆动的转杆7,壳体6内滑动连接有右
端可与转杆7 下端接触的滑板8,梯形块4右端可穿过u形板3且与滑板8接触。
13.为了使底壳1相互拆卸连接及底壳1与壳体6拆卸连接,所述的底壳1及壳体6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后的插槽10,底壳1前端设有可与对应侧的插槽 10过盈配合的插块11。
14.为了使u形板3上下移动,所述的u形板3下端经第二弹簧9与滑槽2下侧壁固定连接,u形板3与对应侧的滑槽2滑动连接。
15.为了使梯形块4相互拆卸连接,所述的底壳1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左右方向的避让槽,梯形块4上开设有开口朝后的卡槽12,梯形块4前端设有与其对应侧的卡槽12过盈配合的卡块13。
16.为了避免u形板3上侧壁与梯形块4接触,所述的u形板3上端设有可与底壳1上侧壁接触的踏板14,u形板3上侧壁的厚度小于底壳1的厚度。
17.为了便于转杆7的摆动,所述的壳体6上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通槽,转杆7经转轴与通槽转动连接,转轴上套装有扭簧15,扭簧15前端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其后端与转杆7固定连接。
1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壳体6与底壳1分离,底壳1相互分离,第二弹簧9经u形板3对梯形块4向左的推力大于第一弹簧5对梯形块4向右的推力,转杆7竖直的初始状态,根据需要每组人员的数量,移动相同数量的底壳1 至合适的位置,此时,前后移动多个底壳1,使插块11插入对应侧的插槽10内,使卡块13插入对应侧的卡槽12内,此时,完成对多个底壳1之间的安装;
19.安装多个底壳1后,向后移动壳体6,使其上的插块11插入最前侧的插槽 10内,此时,壳体6被安装在最前侧的底壳1上,同时,滑板8后端插入最前侧的壳体6内且其位于u形板3右方,此时,排队人员即可依次走上壳体6与踏板14;
20.当第一个人踏上最前侧的踏板14时,在其压力与重力作用下踏板14带动u 形板3向下移动,第二弹簧9被压缩,u形板3脱离梯形块4,随着u形板3的不断向下移动,当踏板14下端与底壳1接触时,u形板3停止移动,此时,第二个人站在壳体6上,排队人员从前至后依次走过壳体6,当人员离开踏板14 时,u形板3在第二弹簧9弹力作用下上下移动,直至与梯形块4倾斜面接触,随着该组人员的不断前进,踏板14不断上下移动,若按十人一组进行分组,当第十人站在壳体6上时,第一人站在最后侧的踏板14上,此时,第一人停止移动;
21.当第十人站在最前侧的踏板14上时,第十人踩动最前侧的踏板14向下移动,最前侧的踏板14推动对应侧的u形板3向下移动,直至最前侧的踏板14 与底壳1接触,此时,多个梯形块4在第一弹簧5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梯形块4带动对应侧的卡块13向右移动,当梯形块4右端穿过u形板3时,最前侧的梯形块4右端接触并推动滑板8向移动,扭簧15被压缩,滑板8推动转杆7 逆时针转动,扭簧15被压缩;
22.随着滑板8的继续向右移动,转杆7继续逆时针摆动,直至转杆7停止摆动,此时,底壳1上共有十人,当需要底壳1上的一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时,十人依次走下底壳1,随着人员的离开,后侧的踏板14及u形板3不断上下移动,前侧的u形板3向上移动至于梯形块4接触,当第十人站在最后侧的踏板 14上后,随着该人的离开,最后侧的u形板3在第二弹簧9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直至与梯形块4接触,此时,u形板3推动梯形块4向左移动,最前侧的梯形块4脱离滑板8,转杆7在扭簧15弹力作用下顺时针摆动,直至与滑板8接触,随着梯形块4的不断向左移动,最后侧的踏板14及u形板3不断向上移动,转杆7继续顺时针摆动,直至转
杆7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对所有人员进行分组;
23.所有人员均进行核酸检测后,按压最前侧底壳1并向前拉动壳体6,使其脱离壳体6,按压壳体6并向前拉动相邻前侧的壳体6,使壳体6相互分离即可。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多个可上下移动的踏板、多个可上下移动的u形板、多个可左右移动的梯形块、可左右移动的滑板及可转动的转杆,便于对普查人群进行分组,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每组人员的数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工作人员因分组被感染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底壳(1),其特征在于,底壳(1)可与其相邻的底壳(1)拆卸连接,底壳(1)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滑槽(2),滑槽(2)内设有开口朝前且左右贯通的u形板(3),u形板(3)可上下移动,底壳(1)内滑动连接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块(4),梯形块(4)左端经第一弹簧(5)与底壳(1)左侧壁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梯形块(4)可相互拆卸连接,底壳(1)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后的壳体(6),壳体(6)上侧壁上设有可左右摆动的转杆(7),壳体(6)内滑动连接有右端可与转杆(7)下端接触的滑板(8),梯形块(4)右端可穿过u形板(3)且与滑板(8)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1)及壳体(6)右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后的插槽(10),底壳(1)前端设有可与对应侧的插槽(10)过盈配合的插块(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板(3)下端经第二弹簧(9)与滑槽(2)下侧壁固定连接,u形板(3)与对应侧的滑槽(2)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1)后侧壁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左右方向的避让槽,梯形块(4)上开设有开口朝后的卡槽(12),梯形块(4)前端设有与其对应侧的卡槽(12)过盈配合的卡块(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板(3)上端设有可与底壳(1)上侧壁接触的踏板(14),u形板(3)上侧壁的厚度小于底壳(1)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6)上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且左右方向的通槽,转杆(7)经转轴与通槽转动连接,转轴上套装有扭簧(15),扭簧(15)前端与壳体(6)固定连接且其后端与转杆(7)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核酸检测排队分组门档,有效的解决了核酸普查分组不便的问题;包括多个开口朝前的底壳,底壳可与其相邻的底壳拆卸连接,底壳上开设有开口朝前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开口朝前且左右贯通的U形板,U形板可上下移动,底壳内滑动连接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块,梯形块左端经第一弹簧与底壳左侧壁固定连接,梯形块可与相邻的梯形块拆卸连接,底壳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开口朝后的壳体,壳体上侧壁上设有可左右摆动的转杆,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右端可与转杆下端接触的滑板,梯形块右端可穿过U形板且与滑板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分组及调整每组人员的数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避免了工作人员因分组被感染的可能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3/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