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4576发布日期:2023-04-06 06: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泥路面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混凝土面层在路面、堆场、码头面层和屋面找平层结构上应用广泛,通常在面层内配置钢筋网片作为骨架层。

2、引起钢筋混凝土面层结构强度降低的因素和条件较多,与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结构型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需要结合施工环境具体分析,良好的施工工艺是钢筋混凝土面层裂缝控制重要方面。

3、申请人观察到,目前在模板内放置钢筋框架时,仅仅是采用一些普通水泥垫块或建筑用石子将钢筋垫起,无任何有效的固定装置将钢筋框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随后再扎好面钢筋,之后就进行浇灌,这样一来,在浇灌时工人无法从上面观察到钢筋框架下面的任何状况,一旦垫块在工人操作振棒时不慎碰到钢筋或垫块,造成偏移、缺失等,将导致钢筋框架在混凝土注入时受力倾斜,在拆装模板后会见到钢筋框架的边角裸露,无法达到施工设计规定的钢筋保护层,造成安全隐患,此外,目前单层的钢筋框架无法在混凝土硬化后对建成路面造成有效支撑,而多层钢筋框架往往是多多个单层钢筋框架叠加组合,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一是容易在浇筑时发生上述问题,二是在分散状态下提供给路板的支撑力有限。

4、由于温差关系,对钢筋混凝土面层开设空隙是应对热胀冷缩的关键,但具体如何去做,也是应重视的问题。

5、此外,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在转角连接处缝隙大,容易导致

6、漏浆,且通过手工定位相邻模板,高低容易不平,效率低,组装拆卸也不5便。

7、这里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作为优化解决上述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问题的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优化了现有0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在施工完成后的结构强度,同时提升了对质量的把控,

2、提快效率,解决了当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时,钢筋框架以及混凝土浇筑模板影响面层质量,进而影响长期使用的问题。

3、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

4、艺,包括以下步骤:

5、5s1、准备下承层:根据设计文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此以定

6、出路面中心、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

7、s2、架设模板,所述模板为若干个围板一和围板二组成的矩形结构,所述围板一与所述围板二的连接处通过嵌合机构密闭对接,且所述围板一

8、与所述围板二的外壁均设置有定位座固定位置,所述模板的高度与浇筑后0混凝土厚度一致;

9、s3、放置钢筋框架,所述钢筋框架至少包括上下两层,每层由边沿位置的若干根竖筋和横筋以及中间位置的加强筋连接组成,上下两层之间通过撑杆和剪刀撑实现相连,并按照要求布置好角隅钢筋与传力钢筋,铺设钢筋面层;

10、s4、搅拌混凝土及运输;

11、s5、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前,对模板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平整、润滑情况,以及钢筋框架的放置位置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浇筑;

12、s6、混凝土板修整,首先做好混凝土板的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以及缺角,随后检查混凝土板平整度并对高处的部分进行清除,最后,对混凝土路面表面进行防滑处理,修整作业要在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和具有和易性的时候进行;

13、s7、混凝土板锯缝,根据施工季节的气温,早晚温差在10-15℃的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每隔1-2条提前软切缝,其余用硬切缝补切,切缝深度为6cm;

14、s8、混凝土板刻槽,采用刻槽机硬刻,宜使用梯形槽,刻槽时间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40%时进行,刻槽的时间控制在混凝土路面切缝完成后的两周内完成;

15、s9、混凝土板养护,并使用聚氨酯填缝料填补接缝,当混凝土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进行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然后开放交通。

16、进一步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模板采用钢模板。

17、进一步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嵌合机构由开设于所述围板一侧壁的限位槽和设置于所述围板二侧壁的限位块组成,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滑动卡接,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呈梯形。

18、进一步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钻入膨胀钉实现固定。

19、进一步在于,位于所述围板一和所述围板二连接处外壁还设置有限位5座,所述限位座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相互垂直,所

20、述连杆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插杆,所述限位插杆与所述定位孔活动卡接。

21、进一步在于,所述s3步骤中,若干根所述竖筋和所述横筋组成一个闭环的几何结构,该几何结构内至少设置有一根所述加强筋。

22、0进一步在于,上下两层所述竖筋之间通过所述剪刀撑相连,所述剪刀撑的交叉点位于所述竖筋的中间位置,上下两层所述横筋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所述撑杆相连。

23、进一步在于,所述s5步骤中,浇筑混凝土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24、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且不再冒气泡并泛5出水泥砂浆为准,平板式振捣过后再用振动梁复振。

25、进一步在于,所述s5步骤中,浇筑混凝土后,应保证混凝土板浇筑后的前六个小时期间,混凝土的温度保持在5℃以上。

26、进一步在于,s7步骤中,当早晚温差大于15℃时,宜全部采用软切缝的施工方式。

27、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8、1、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本工艺采用双层且一体的钢筋框架作为钢筋混凝土面层的内支撑,在放置钢筋框架时无需在下方垫设垫块,钢筋框架也就没有移动以及偏移的风险,使其达到施工规范所规定的混凝土面层厚度,同时在拆除模板后,钢筋框架不会因为倾斜而裸露出混凝土面层,确保不留安全隐患,且双层且一体的钢筋框架支撑性较于以往方式得到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布置角隅钢筋、传力钢筋以及铺设钢筋面层时,也较为便捷,效率高;

29、2、针对施工所处环境的不同温度,对锯缝这一步骤提出了较为规范的标准以及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温度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有益于提高钢筋混凝土面层的使用寿命。

30、3、本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模板组装拆卸简单便捷,通过嵌合机构使得对接处缝隙小,高度平均等,同时限位座使得相邻围板之间不会发生较大偏移,使用效果好,利于脱模。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模板采用钢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嵌合机构由开设于所述围板一(5)侧壁的限位槽(51)和设置于所述围板二(6)侧壁的限位块(61)组成,所述限位块(61)与所述限位槽(51)滑动卡接,所述限位块(61)的横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定位座(7)上开设有定位孔(71),所述定位孔(71)内钻入膨胀钉实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围板一(5)和所述围板二(6)连接处外壁还设置有限位座(8),所述限位座(8)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有连杆(81),两个所述连杆(81)相互垂直,所述连杆(81)对应所述定位孔(7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插杆(82),所述限位插杆(82)与所述定位孔(71)活动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若干根所述竖筋(1)和所述横筋(2)组成一个闭环的几何结构,该几何结构内至少设置有一根所述加强筋(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所述竖筋(1)之间通过所述剪刀撑(4)相连,所述剪刀撑(4)的交叉点位于所述竖筋(1)的中间位置,上下两层所述横筋(2)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所述撑杆(3)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浇筑混凝土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且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平板式振捣过后再用振动梁复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浇筑混凝土后,应保证混凝土板浇筑后的前六个小时期间,混凝土的温度保持在5℃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7步骤中,当早晚温差大于15℃时,宜全部采用软切缝的施工方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首先准备下承层,根据设计文件,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据此以定出路面中心、路面宽度和纵横高程等样桩,然后架设模板并放置钢筋框架,随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进模板,在浇筑前,对模板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平整、润滑情况,以及钢筋框架的放置位置进行全面检查,随后对混凝土板修整、锯缝以及刻槽,当混凝土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可以开放交通。相较于传统技术方案,本工艺采用双层且一体的钢筋框架作为钢筋混凝土面层的内支撑,钢筋框架也就没有移动以及偏移的风险,使其达到施工规范所规定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布置角隅钢筋、传力钢筋以及铺设钢筋面层时,也较为便捷,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代军,张思源,孙福,刘晓畅,邱天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