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1756发布日期:2022-06-14 17:20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梁柱加固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的维修和加固,具体涉及梁柱一体式加固体系。


背景技术:

2.柱、梁是各种建筑物、桥梁中重要的支撑机构,对于维持建筑物、桥梁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使用过程,柱、梁受应力作用而损伤,造成功能的退化或丧失,因而针对柱、梁进行的日常检修是维持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方案中,大多是针对梁、板、柱单一位置的加固维修,未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受力体系,加固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梁柱一体式加固体系。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梁柱加固体系,包括柱体,该柱体上端浇筑有面板,所述面板下方浇筑有若干横梁,所述横梁的端部与所述柱体连接,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柱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机构,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固定有柱体加强板,在每个所述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梁体加强板,在每个所述横梁的底侧面分别固定有梁托板,所述梁托板与所述梁体加强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梁托板同时还与所述柱体加强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之间设有顶部强化板,所述顶部强化板与对应的所述梁体加强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强化板与所述面板的下表面贴合固定。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柱体a在第一锚定杆2a处的截面示意图;
8.图3为柱体a在第二锚定杆3a处的截面示意图;
9.图4为横梁b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1.一种梁柱加固体系,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设置的柱体a,该柱体a上端浇筑有水平的面板c,所述面板c下方浇筑有若干水平的横梁b,所述横梁b的端部与所述柱体a连接,在所述柱体a的外壁固定有支撑机构,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固定有柱体加强板3,在每个所述横梁b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梁体加强板4,在每个所述横梁b的底侧面分别固定有梁托板5,所述梁托板5与所述梁体加强板4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梁托板5同时还与所述柱体加强板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b之间设有顶部强化板6,所述顶部强化板6与对应的所述梁体加强板4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强化板6与所述面板c的下表面贴合固定。
1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竖向支撑1,多个所述竖向支撑1绕所述柱体a环向分布,所述竖向支撑1沿所述柱体a的长度方向延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支撑1之间设有横向支撑机构,所述横向支撑机构包括若干横向支撑2,同一横向支撑机构的所述横向支撑2沿竖向分布,所述横向支撑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支撑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竖向支撑1固定连接,结合图2、3、4可以看出,所述横向支撑2的中部通过一个第一锚定杆2a与所述柱体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定杆2a穿过对应的所述横向支撑2并伸入所述柱体a内。当然,在所述横向支撑2上设有穿孔,在所述柱体a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锚定杆2a的外端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第一锚定杆2a的内部穿设在插孔内并通过植筋胶粘接。
13.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支撑1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柱体加强板3,同一块所述柱体加强板3通过两列第二锚定杆3a与所述柱体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锚定杆3a穿过对应的所述柱体加强板3并伸入所述柱体a内,两列所述第二锚定杆3a分居于所述第一锚定杆2a的两侧。同样的,在所述柱体加强板3上设有穿孔,在所述柱体a上对应第二锚定杆3a设有插孔。
14.所述梁体加强板4通过多个第三锚定杆4a与所述横梁b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锚定杆4a穿过所述梁体加强板4并伸入所述横梁b内;所述顶部强化板6通过第四锚定杆与所述面板c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锚定杆穿过所述顶部强化板6并伸入所述面板c内。
15.为了使所述横向支撑2与所述柱体a的外壁贴合,在所述柱体a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竖向支撑1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竖向支撑1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竖向支撑1的外壁与所述柱体a的外壁相平齐。
16.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方式,所述柱体a为四方柱,所述竖向支撑1为角钢,在所述四方柱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角钢,所述角钢的内壁与所述四方柱的外壁胶粘连接。所述横向支撑2为钢条,所述钢条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角钢外壁焊接;所述柱体加强板3、梁体加强板4,梁托板5、顶部强化板6均为钢板,四者相应的连接部位焊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钢构件将柱、梁、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重点对柱体部分进行加固,从能提高对主体的加固效果。
1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梁柱加固体系,包括柱体(a),该柱体(a)上端浇筑有面板(c),所述面板(c)下方浇筑有若干横梁(b),所述横梁(b)的端部与所述柱体(a)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体(a)的外壁固定有支撑机构,在所述支撑机构上固定有柱体加强板(3),在每个所述横梁(b)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梁体加强板(4),在每个所述横梁(b)的底侧面分别固定有梁托板(5),所述梁托板(5)与所述梁体加强板(4)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梁托板(5)同时还与所述柱体加强板(3)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横梁(b)之间设有顶部强化板(6),所述顶部强化板(6)与对应的所述梁体加强板(4)的上边缘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强化板(6)与所述面板(c)的下表面贴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四个竖向支撑(1),所述竖向支撑(1)绕所述柱体(a)环向分布,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支撑(1)之间设有若干横向支撑(2),所述横向支撑(2)沿竖向分布,所述横向支撑(2)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支撑(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竖向支撑(1)固定连接,所述柱体加强板(3)与所述横向支撑(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2)的中部通过一个第一锚定杆(2a)与所述柱体(a)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定杆(2a)穿过对应的所述横向支撑(2)并伸入所述柱体(a)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竖向支撑(1)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柱体加强板(3),所述柱体加强板(3)通过两列第二锚定杆(3a)与所述柱体(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锚定杆(3a)穿过对应的所述柱体加强板(3)并伸入所述柱体(a)内,两列所述第二锚定杆(3a)分居于所述第一锚定杆(2a)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体(a)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竖向支撑(1)相匹配的容纳槽,所述竖向支撑(1)位于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竖向支撑(1)的外壁与所述柱体(a)的外壁相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加强板(4)通过多个第三锚定杆(4a)与所述横梁(b)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锚定杆(4a)穿过所述梁体加强板(4)并伸入所述横梁(b)内;所述顶部强化板(6)通过第四锚定杆与所述面板(c)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锚定杆穿过所述顶部强化板(6)并伸入所述面板(c)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a)为四方柱,所述竖向支撑(1)为角钢,在所述四方柱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角钢,所述角钢的内壁与所述四方柱的外壁胶粘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柱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2)为钢条,所述钢条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角钢外壁焊接;所述柱体加强板(3)、梁体加强板(4),梁托板(5)、顶部强化板(6)均为钢板,四者相应的连接部位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柱加固体系,包括柱体,该柱体上端浇筑有面板,面板下方浇筑有若干横梁,横梁的端部与柱体连接,在柱体的外壁固定有支撑机构,在支撑机构上固定有柱体加强板,在每个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梁体加强板,在每个横梁的底侧面分别固定有梁托板,梁托板与梁体加强板的下边缘固定连接,梁托板同时还与柱体加强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设有顶部强化板,顶部强化板与对应的梁体加强板的上边缘固定连接,顶部强化板与面板的下表面贴合固定。采用本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通过钢构件将柱、梁、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重点对柱体部分进行加固,从能提高对主体的加固效果。体的加固效果。体的加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 刘宗韩 钟乐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朋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