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9448发布日期:2023-01-04 09:5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


背景技术:

2.防眩设施是一种有效防止夜间行车受对向车辆前照灯眩目的构造物,可以防止对向车前照灯的眩目,改善夜间行车条件,提高驾驶员的视距。
3.目前防眩板多为固定式或上下拉伸式,遮光角度在安装时已固定,无法根据车辆的行驶情况,车灯照射角度,自适应的调教遮光角度。本专利研发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能自适应的根据车辆的灯光亮度,合理的调教遮光角度,保证更好的遮光效果。也可根据风向数据来调整防眩板的角度,避免较大的风力使防眩板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的随动防眩装置,以根据车辆车灯光照射强度调整至遮光最佳的角度。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它包括若干布设在道路护栏上的防眩板单元,所述的防眩板单元能自动跟踪车辆灯光调整遮光角度。
7.上述防眩板单元包括安装底座,在安装底座上通过转轴连接有防眩板本体,安装底座内设有控制器、电池及与转轴相连的电机主体,防眩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检测对向车辆灯光强度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电机主体与控制器电连接。
8.上述安装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防眩板本体断电复位的角度检测传感器。
9.上述防眩板本体上设有用于检测风向和风力强度的风向传感器。
10.上述检测装置为光强传感器。
11.上述防眩板本体在公路护栏上为等距或不等距设置。
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包括智能随动防眩板本体,该防眩板由防眩板面板面板、光强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电机主体、控制器及安装底座等构成。光强传感器为获取夜间行驶车辆的灯光数据,角度传感器为获取现在防眩板的角度数据,电机为控制防眩板的旋转。
14.1、自适应的车灯随动旋转。
15.车灯的照射区域,亮度并非均匀分布,随着光照的远近,亮度值是不同的,按照统一的角度安装,并不能最有效的进行防眩。本设施通过在防眩板面板上布设光强传感器,每块防眩板独立工作,监测面板的照明亮度,自适应的调整至光强最大的角度,即遮光最好的角度,同时随着车辆的前进,光照的变化,防眩板也会随动。
16.2、增强的抗风能力。
17.固定安装的防眩板,由于公路的空旷性质,风力较强,风向多变。防眩板由于面板
全封闭的特质,受风面较大,容易折断。本设施通过接入风向数据或者外接风向传感器,根据风向自适应的调整防眩板至与风同向,最大限度的减小受风面,提高抗风能力和防眩板的使用寿命。
18.3、断电角度复位。
19.由于风向数据或者车灯的光照数据的影响,防眩板的角度会出现变化,如果此时停电,防眩板自动归位为特定的遮光角度,以保证在设备停电时,也有较好的遮光效果。
20.本专利通过自动跟随车辆的光照变化,自适应的旋转至最佳的遮光的角度,提供更安全的行驶环境,也能根据风向数据,自适应的调整角度至受风面最小的角度,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安装底座;11-电机主体;12-控制器;2-防眩板本体;21-检测装置;3-角度检测传感器;4-防眩板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它包括若干布设在道路护栏上的防眩板单元,防眩板单元在道路护栏上为等距或不等距设置,防眩板单元能自动跟踪车辆灯光调整遮光角度且每块防眩板单元独立工作。
26.防眩板单元包括安装底座1,在安装底座1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眩板本体2,安装底座1内设有stm32控制器12、电池以及与转轴相连的电机主体11,考虑到装置用电消耗,也可将内置电池设为外接电的方式;在防眩板本体2上设有用于检测对向车辆灯光强度的检测装置21,检测装置21、电机主体11与控制器12电连接。
27.上述检测装置21为光强传感器,采用具有良好性能的gy-2561 tsl2561光强模块对车辆车灯照射亮度进行检测,并通过stm32控制器12控制防眩板本体2自适应的调整至光强最大的角度,即遮光最好的角度,同时随着车辆的前进,光照的变化,防眩板本体2也会随动。
28.为了防止停电时设备无法复位进行遮光工作,在安装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防眩板本体2断电复位的角度检测传感器3,角度检测传感器3采用sat8-5bxw-360霍尔磁敏角度传感器,停电时,防眩板本体2自动归位为特定的遮光角度,以保证在设备停电时,也有较好的遮光效果。
29.防眩板本体2上设有用于检测风向和风力强度的风向传感器,通过接入风向数据或者外接风向传感器,根据风向自适应的调整防眩板至与风同向,能最大限度的减小防眩板本体2的受风面,提高抗风能力和防眩板的使用寿命。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布设在道路护栏上的防眩板单元,所述的防眩板单元能自动跟踪车辆灯光调整遮光角度;所述防眩板单元包括安装底座(1),在安装底座(1)上通过转轴连接有防眩板本体(2),安装底座(1)内设有控制器(12)、电池及与转轴相连的电机主体(11),防眩板本体(2)上设有用于检测对向车辆灯光强度的检测装置(21),检测装置(21)、电机主体(11)与控制器(1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防眩板本体(2)断电复位的角度检测传感器(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本体(2)上设有用于检测风向和风力强度的风向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1)为光强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本体(2)在公路护栏上为等距或不等距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随动防眩装置,它包括若干布设在道路护栏上的防眩板单元,防眩板单元能自动跟踪车辆灯光调整遮光角度,通过光强传感器采集车灯的光照强度,自适应的随动调整至遮光最佳的角度,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该设备也可接入就近区段的风向数据,由控制器控制防眩板调整至风向角度,减小迎风面,避免防眩板的折断。免防眩板的折断。免防眩板的折断。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亮 贾圆飞 陈静 谭正宇 郑锐 杨萌 张瑞林 陈升 黄志勇 李振华 何奇飞 郑军 黄俊 肖维 肖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