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0751发布日期:2023-06-03 22:4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路面铺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1、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建设热潮,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猛,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工业废渣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我国对于工业废渣的处置方式主要是建库露天堆存和填海,堆存大量工业废渣不仅占用耕地,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也较多;直接填海对环境影响较大,现在已经很少采用。工业废渣浸滤液ph值较高,若这些强碱性附液渗入土体,将造成土壤盐渍化,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源。因此,工业废渣的科学性处置已迫在眉睫。我国道路建设中路基材料通常选用稳定土类材料,如果将这些工业废渣经过一定的处理后用在路基建设中,不仅能解决工业废渣堆放占用耕地的问题,而且还能将这些固体废弃物再利用,提高我国固废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缓解现有工业废渣堆放过多,造成环境污染的压力,提供一种绿色、资源利用型路基结构,提高我国固废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2、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ⅰ、工业废渣填筑层、单一粒径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ⅱ、二阶水性树脂沥青层;

4、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中采用水泥和碎石混合,其铺筑厚度为8cm-12cm;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中采用4%-6%掺量的325号普通水泥。

5、所述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ⅰ及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ⅱ均独立地由大渗透乳化沥青分别洒布于水泥稳定碎石层、单一粒径碎石层上而成,其大渗透乳化沥青渗透深度均独立地为25-30mm,洒布量均独立地选择0.3-0.6kg/m2;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层ⅰ、ⅱ采用的大渗透乳化沥青由生物油改性而成。

6、所述工业废渣填筑层厚度为18-36cm;进一步地,所述工业废渣填筑层主要由工业废渣、固化剂、络合剂和外加水拌合碾压成型,质量比为100:6~10:0.5~1:10~30;其中,工业废渣主要为赤泥、盐泥或淤泥;固化剂主要为水泥、粉煤灰、石膏等组成;络合剂主要为磷酸盐、羧酸盐或醇胺类,络合剂主要与工业废渣中游离的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7、所述单一粒径碎石层由粒径10-15mm的石灰岩在工业废渣填筑层上撒布而成,撒布量为8-12kg/m2,路面结构使用时经钢轮碾压后部分嵌入工业废渣填筑层。

8、所述二阶水性树脂沥青层由二阶水性树脂沥青洒布而成,洒布量为0.3-0.6kg/m2;进一步地,所述二阶水性树脂沥青洒布在嵌挤后的单一粒径碎石层上,主要起防水和黏结作用,固含量≥50%。

9、本实用新型针对工业生产中工业废渣难以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路基结构,将这些工业废渣通过外加剂的作用应用在路基建设中,从而提高固废利用率,实现工业废渣资源再利用。同时,也缓解了工业废渣的堆放压力,减轻了地方政府环境整治上的压力。

10、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创造性的将工业废渣填筑层置于水泥稳定碎石层与单一粒径碎石层之间,水泥稳定碎石层是为了防止固化后的工业废渣直接与路面底层的地下水接触,影响路基强度,同时,主要是为了防止工业废渣填筑层长期与地下水接触后会有游离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地下水。

12、(2)水泥稳定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工业废渣填筑层、单一粒径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的结构设计相当于一种刚性结构+柔性结构的组合,更能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提高路基耐久性。其上面层的单一粒径碎石层和二阶水性树脂沥青层主要是起到增强路基层与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的抗推移能力。

13、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路基结构设计,在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业废渣,既保证了路基基本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又提高了固废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砂石矿料,符合未来基建行业发展中“碳排放、碳中和”的理念。



技术特征:

1.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层(1)、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ⅰ(2)、工业废渣填筑层(3)、单一粒径碎石层(4)、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ⅱ(5)、二阶水性树脂沥青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1)铺筑厚度为8cm-12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1)中采用4%-6%掺量的325号普通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ⅰ(2)及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ⅱ(5)采用的大渗透乳化沥青的渗透深度均独立地为25-30mm,洒布量均独立地选择0.3-0.6kg/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资源再利用型环保路基结构。本技术所述路及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水泥稳定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Ⅰ、工业废渣填筑层、单一粒径碎石层、大渗透乳化沥青层Ⅱ、二阶水性树脂沥青层。本技术通过优化路基结构设计,在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业废渣,既保证了路基基本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又提高了固废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大量砂石矿料,符合未来基建行业发展中“碳排放、碳中和”的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臧冬冬,顾临皓,刘杰,徐德根,余嫚,程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创为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