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5077发布日期:2023-04-19 21:08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具体为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


背景技术:

1、路障指的是阻挡道路交通的障碍物,主要指修路期间用作围栏的屏障。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途经、施工地的车辆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经常会用到基于市政施工的道路桥梁用便携式路障装置。

2、现有的道路路障主要分为固定路障和活动路障,固定路障一旦设置就无法移动,使用上存在弊端,因此活动路障在交通管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市政工程施工时,一般通过塑料雪糕筒和金属警示牌作文路障对车辆和路人进行引导,但塑料雪糕筒易受到车辆碰撞而倾倒滚走,金属警示牌易因过往车辆产生的风而倾倒,实用性不佳。

3、公开号为(cn212772070u)的现有技术方案,通过设置6套筒、7支撑底筒、8重块,支撑底筒内部的重块将其形成不倒翁结构,在该路障被撞击或遇到大风天气时,仍能自我恢复竖立,提高其作为路障的警告作用,可调拉绳将立杆与固定框柔性连接,使该路障可向多向倾斜并恢复,利于提高其抗击倒能力,然而不倒翁原理是上轻下重的物体比较稳定,也就是说重心越低越稳定,但是文件中支撑底筒顶部连接了1固定框、101套框、102嵌入框、2轻质板、201套板、202嵌入板、3反光板等多个结构,这样一来,顶部重量过重,很难保证稳定,更重要的固定板等结构在两个底筒中间,在重力影响下,固定板下移,而其他连接结构会使固定板将下移的力转为向底筒斜下方的拉扯力,根本无法保证底筒站立平衡状态,并且由于底筒内部设置的重块增加了重量,配合固定框等,重量极大,无法正常搬运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具备底筒稳定性强不会被固定框影响平衡,可以将设备拆装组合,搬运更加方便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设置底筒,所述底筒顶面连接平衡板,所述底筒与平衡板连接处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内侧螺接固定安装在平衡板底面中心的螺孔,所述平衡板顶面设置轴承,所述轴承顶面连接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前壁两侧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内侧设置第二翻板,所述固定框上下端两侧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侧尾端设置一号磁吸石,所述滑槽内侧前端连接连杆,所述连杆前端设置二号磁吸石。

5、优选的,所述平衡板侧壁设置转轴,所述转轴外轴连接第一翻板。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连接第一翻板,使得第一翻板可以相对转动连接于平衡板。

7、优选的,所述平衡板为三角板,所述平衡板三条侧边中端均活动安装转轴,所述转轴外轴固定连接第一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为弧形板,三块所述第一翻板组合为圆形。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室内使用装置主体或不需要底筒保证平衡时,转动平衡板带动螺孔旋转,从而使螺孔与螺杆相对运动,此时螺孔远离螺杆,可以将二者分开,并将平衡板放置在地面,进一步的向下翻转第一翻板使其接触地面,此时平衡板于底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一步的第一翻板还设置有插销,用于卡接平衡板。

9、优选的,所述轴承活动安装于平衡板顶面中心,所述轴承内轴贯穿固定框中心,所述固定框通过连接轴承位于平衡板顶面中心。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承将平衡板与固定框之间相对分离,使得固定框可以自由转动角度,从而能够使固定框在风力吹动时转动协力抵御强风力,进一步的固定框位于平衡板中心,而平衡板也位于底筒中心,此时底筒中心不偏移,并且底筒与对比文件中底筒同结构,均为弧形底内部填充重量块。

11、优选的,所述开口对称开设于固定框前壁两侧,所述开口贯穿固定框,所述第二翻板有序排列安装于开口内侧,所述第二翻板与开口上下壁转动连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口内侧的第二翻板与开口之间相对转动,使得气流冲击固定框时第二翻板转动协力。

13、优选的,所述滑槽对称开设于固定框上下端左右两侧共四条,四条所述滑槽内侧尾端固定安装一号磁吸石,所述连杆滑接于滑槽内侧并首端位于其外侧,所述连杆首端固定安装二号磁吸石。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排封锁时,将多个装置主体并排放置,此时固定框两侧的位于滑槽外端的二号磁吸石会相互吸引,并带动连杆向另一块二号磁吸石连接,从而将两个装置主体的固定框连接,即使是大风吹开二号磁吸石,后续在底筒复位后,回再次磁吸恢复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将平衡板与固定框之间相对分离,使得固定框可以自由转动角度,从而能够使固定框在风力吹动时转动协力抵御强风力,进一步的固定框位于平衡板中心,而平衡板也位于底筒中心,此时底筒中心不偏移,并且底筒与对比文件中底筒同结构,均为弧形底内部填充重量块,达到了底筒稳定性强不会被固定框影响平衡的有益效果。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内使用装置主体或不需要底筒保证平衡时,转动平衡板带动螺孔旋转,从而使螺孔与螺杆相对运动,此时螺孔远离螺杆,可以将二者分开,并将平衡板放置在地面,达到了可以将设备拆装组合,搬运更加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设置底筒(2),所述底筒(2)顶面连接平衡板(3),所述底筒(2)与平衡板(3)连接处设置螺杆(201),所述螺杆(201)内侧螺接固定安装在平衡板(3)底面中心的螺孔(301),所述平衡板(3)顶面设置轴承(4),所述轴承(4)顶面连接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前壁两侧设置开口(501),所述开口(501)内侧设置第二翻板(502),所述固定框(5)上下端两侧开设滑槽(6),所述滑槽(6)内侧尾端设置一号磁吸石(601),所述滑槽(6)内侧前端连接连杆(7),所述连杆(7)前端设置二号磁吸石(7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3)侧壁设置转轴(302),所述转轴(302)外轴连接第一翻板(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3)为三角板,所述平衡板(3)三条侧边中端均活动安装转轴(302),所述转轴(302)外轴固定连接第一翻板(303),所述第一翻板(303)为弧形板,三块所述第一翻板(303)组合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活动安装于平衡板(3)顶面中心,所述轴承(4)内轴贯穿固定框(5)中心,所述固定框(5)通过连接轴承(4)位于平衡板(3)顶面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01)对称开设于固定框(5)前壁两侧,所述开口(501)贯穿固定框(5),所述第二翻板(502)有序排列安装于开口(501)内侧,所述第二翻板(502)与开口(501)上下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对称开设于固定框(5)上下端左右两侧共四条,四条所述滑槽(6)内侧尾端固定安装一号磁吸石(601),所述连杆(7)滑接于滑槽(6)内侧并首端位于其外侧,所述连杆(7)首端固定安装二号磁吸石(7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道路检修用路障,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底部设置底筒,所述底筒顶面连接平衡板,所述底筒与平衡板连接处设置螺杆,所述螺杆内侧螺接固定安装在平衡板底面中心的螺孔,所述平衡板顶面设置轴承,所述轴承顶面连接固定框。本技术通过轴承将平衡板与固定框之间相对分离,使得固定框可以自由转动角度,从而能够使固定框在风力吹动时转动协力抵御强风力,进一步的固定框位于平衡板中心,而平衡板也位于底筒中心,此时底筒中心不偏移,并且底筒与对比文件中底筒同结构,均为弧形底内部填充重量块,达到了底筒稳定性强不会被固定框影响平衡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宁德平,李继云,宁姝娟,宁淑琳,宁淑敏,唐如权,杨柠语,顾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和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