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8085发布日期:2023-01-12 22: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运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跨海桥梁及港口建设逐渐向外海发展,外海深水港透空式结构越来越多,但是外海深水港的波浪较大,极端天气的波浪易使桥梁上部面板结构失稳而发生严重破坏。此外,如若发生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对桥面板产生袭击,会使面板产生较大位移,甚至侧翻;船舶意外撞击桥梁的情况,会对面板产生较大的撞击,使面板发生较大位移。总体而言,目前深水桥梁建设较多,波浪条件较差,在波浪力能够作用到面板的简支桥梁结构上增加上部板梁剪力杆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能够抵抗较大的波浪浮托力,同时可有效降低船舶意外撞击桥梁、地震等情况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保证桥梁上部结构整体安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包括预制桥板和下帽梁,沿桥梁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预制桥板之间均固定在所述下帽梁上,相邻所述预制桥板之间的间隙内浇注有上帽梁,沿所述预制桥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有若干根剪力棒,所述剪力棒的一端埋入在所述预制桥板内,所述剪力棒的另一端套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埋入在所述上帽梁内;所述外套筒内填充有沥青,通过所述沥青将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剪力棒之间的间隙填封闭。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为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减少损失,通过在相邻的预制桥板之间设置剪力棒和外套筒并填充沥青,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剪能力强、耐久性好、后期维护工作量少、造价低等优点,可有效解决海域桥梁遇到较大波浪浮托力时上部板梁结构失稳、较大波浪水平力使上部板梁结构产生过大位移等问题。
6.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剪力棒通过所述外套筒的开口端插入在所述外套筒内;通过外套筒的结构设置,使得剪力棒能得到很好的限位,尺寸更容易把控,从而使得抗剪力更均匀。
7.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的开口端端面与所述预制桥板的板面相抵;这样使得外套筒能与预制桥板得到很好的限位。
8.作为优选,所述剪力棒伸入外套筒内的长度与埋入在所述预制桥板内的长度相等;这样使得剪力棒在预制桥板的强度与在上帽梁之间的强度相等,使得剪力杆装置的受力更为均匀。
9.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筒内的底部塞有木屑,且所述剪力棒在所述外套筒内的一端
与所述木屑相抵;对剪力棒在收到外力移动时对帽梁的撞击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剪力棒与外套筒直接作用而损坏剪力杆装置。
10.作为优选,所述剪力棒至少设有八根,并呈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预制桥板的端部中心上;这样不但使得预制桥板与剪力棒之间的强度更好,而且受力也更均匀。
11.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预制桥板之间的剪力棒呈交错排列分布;这样能使得相邻的预制桥板的剪力棒之间不会互碰,安装更方便同时强度也更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力杆装置与相邻的上帽梁之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力杆装置与上帽梁之间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力杆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剪力杆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预制桥板;2、下帽梁;3、上帽梁;4、剪力棒;5、外套筒;6、沥青;7、木屑;51、开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预制桥板1和下帽梁2,沿桥梁长度方向的相邻预制桥板1之间均固定在下帽梁2上,相邻预制桥板1之间的间隙内浇注有上帽梁3,且上帽梁3与下帽梁2之间浇筑成一体,沿预制桥板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有若干根剪力棒4,相邻的预制桥板1之间的剪力棒4呈交错排列分布;剪力棒4的一端埋入在预制桥板1内,剪力棒4的另一端套有外套筒5,外套筒5埋入在上帽梁3内;外套筒5内填充有沥青6,通过沥青6将外套筒5与剪力棒4之间的间隙填封闭;沥青填充物在浇筑上帽梁3时灌入外套筒5,然后将外套筒5套在剪力棒4的外伸部分,沥青填充物为塑性材料,在帽梁浇筑完成后,预制桥板1安装有剪力杆装置一端为简支板端,当预制桥板1受到外力时,剪力棒4可以通过沥青填充物的塑性作用产生位移,减少板对帽梁的直接作用,防止在帽梁顶部产生负弯矩而形成裂缝。
18.外套筒5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剪力棒4通过外套筒5的开口端51插入在外套筒5内;外套筒5的开口端51端面与预制桥板1的板面相抵;剪力棒4伸入外套筒5内的长度与埋入在预制桥板1内的长度相等。外套筒5可采用q235钢材,壁厚不宜小于10mm,外套筒5在浇筑上帽梁3时先将沥青6灌入外套筒5内,然后将外套筒5套在剪力棒4的外伸部分,通过剪力杆装置将预制桥板1固定在帽梁上,当预制桥板1受到较大的波浪浮托力并大于上部板梁结构自重时,大于梁板自重的波浪浮托力通过剪力棒传递到帽梁上,最终传递到桩基上,可以有效的解决简支板梁受波浪浮托力失稳的情况。
19.外套筒5内的底部塞有木屑7,且剪力棒4在外套筒5内的一端与木屑7相抵;在沥青6灌入外套筒5内之前,在外套筒5的底部塞上木屑7,然后将沥青6灌入外套筒5内,最后将外套筒5套在剪力棒4的外伸部分,木屑7主要是对剪力棒4在收到外力移动时对帽梁的撞击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剪力棒4与外套筒5直接作用而损坏剪力杆装置。
20.剪力棒4至少设有八根,并呈等间距设置在预制桥板1的端部中心上;剪力棒4采用不锈钢材质,剪力棒4直径根据结构受力计算确定,剪力棒4长度根据锚固长度确定;剪力棒
4在预制桥板1预制时预埋,剪力棒1预埋位置根据设计确定。
21.剪力棒4和外套筒5的外表面应涂装防锈漆,以提高剪力杆装置的耐久性。
22.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包括预制桥板(1)和下帽梁(2),沿桥梁长度方向的相邻所述预制桥板(1)之间均固定在所述下帽梁(2)上,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桥板(1)之间的间隙内浇注有上帽梁(3),沿所述预制桥板(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有若干根剪力棒(4),所述剪力棒(4)的一端埋入在所述预制桥板(1)内,所述剪力棒(4)的另一端套有外套筒(5),所述外套筒(5)埋入在所述上帽梁(3)内;所述外套筒(5)内填充有沥青(6),通过所述沥青(6)将所述外套筒(5)与所述剪力棒(4)之间的间隙填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剪力棒(4)通过所述外套筒(5)的开口端(51)插入在所述外套筒(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开口端(51)端面与所述预制桥板(1)的板面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棒(4)伸入外套筒(5)内的长度与埋入在所述预制桥板(1)内的长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内的底部塞有木屑(7),且所述剪力棒(4)在所述外套筒(5)内的一端与所述木屑(7)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棒(4)至少设有八根,并呈等间距设置在所述预制桥板(1)的端部中心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预制桥板(1)之间的剪力棒(4)呈交错排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域桥梁预制板的剪力杆装置,包括预制桥板和下帽梁,沿桥梁长度方向的相邻预制桥板之间均固定在下帽梁上,相邻预制桥板之间的间隙内浇注有上帽梁,沿预制桥板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上设有若干根剪力棒,剪力棒的一端埋入在预制桥板内,剪力棒的另一端套有外套筒,外套筒埋入在上帽梁内;外套筒内填充有沥青,通过沥青将外套筒与剪力棒之间的间隙填封闭;本实用新型具有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抗剪能力强、耐久性好、后期维护工作量少、造价低等优点。造价低等优点。造价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伟 王鹏 郑娟 李付豪 雷明月 刘康宁 韩丽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3/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