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7409发布日期:2023-04-19 21: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行道砖,具体为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防沉降人行道砖在使用时,人行道砖为空心砖,长时间使用过后由于重量的压制,导致部分地面会造成凹陷,且现有人行道砖没有设置引水槽,导致了地面造成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具备了设备之间连接紧密,结构较为牢固,不易造成地面塌陷,且设备设置有引水槽,使得地面不易积水的优点,解决了人行道砖为空心砖,长时间使用过后由于重量的压制,导致部分地面会造成凹陷,且现有人行道砖没有设置引水槽,导致了地面造成积水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具体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竖向槽,所述第一竖向槽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所述第二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鹅卵石,所述第二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筋,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侧面皆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侧面皆开设有下水槽,所述第一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竖向槽,所述第一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主体的下表面与第一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向槽延伸至第一主体的底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鹅卵石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鹅卵石均匀排列在第二主体的上表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侧面皆与连接槽内壁的侧面相啮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槽周长的数值与第二容纳槽周长的数值相同,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壁的表面皆与钢筋的表面相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数量皆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交叉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的一种优选改进方式,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侧面与限位槽内壁的侧面相啮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一容纳槽、钢筋、连接槽、第二连接块、第二容纳槽、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槽的设置使得多个设备之间能够进行连接,通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设置使得钢筋能够交叉设置,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多个设备之间能够进行连接,使得设备较为牢固,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多个设备之间方便进行连接,达到了设备之间连接紧密,结构较为牢固,不易造成地面塌陷的效果,解决了人行道砖为空心砖,长时间使用过后由于重量的压制,导致部分地面会造成凹陷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竖向槽、横向槽、下水槽和第二竖向槽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竖向槽和横向槽的设置使得第二主体能够将雨水引至下水槽,通过下水槽的设置使得雨水能够进入第二竖向槽内将雨水进行排出,达到了设备设置有引水槽,使得地面不易积水的效果,解决了现有人行道砖没有设置引水槽,导致了地面造成积水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包括: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主体(2),所述第二主体(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竖向槽(3),所述第一竖向槽(3)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4),所述第二主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鹅卵石(5),所述第二主体(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7),所述第一容纳槽(7)内壁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钢筋(8),所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侧面皆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第二主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所述第二主体(2)的另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侧面皆开设有下水槽(12),所述第一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竖向槽(13),所述第一主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4),所述第一主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容纳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2)的下表面与第一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竖向槽(13)延伸至第一主体(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卵石(5)的数量有若干个,且若干个鹅卵石(5)均匀排列在第二主体(2)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和第二连接块(14)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块(6)和第二连接块(14)的侧面皆与连接槽(9)内壁的侧面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周长的数值与第二容纳槽(15)周长的数值相同,所述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15)内壁的表面皆与钢筋(8)的表面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15)的数量皆有两个,且两个第一容纳槽(7)和第二容纳槽(15)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的侧面与限位槽(11)内壁的侧面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行道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沉降人行道砖,包括:第一主体,所述第一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竖向槽,所述第一竖向槽的一侧开设有横向槽。该防沉降人行道砖通过第一连接块、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槽的设置使得多个设备之间能够进行连接,通过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设置使得钢筋能够交叉设置,使得设备较为牢固,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多个设备之间方便进行连接,达到了设备之间连接紧密,结构较为牢固,不易造成地面塌陷的效果,解决了人行道砖为空心砖,长时间使用过后由于重量的压制,导致部分地面会造成凹陷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镜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诚亿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