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2420发布日期:2023-05-05 14:1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磁浮单轨交通,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磁浮单轨交通技术领域,常采用单轨道岔实现从一条单轨轨道换向另一条单轨轨道,从而实现车辆换线运行。

2、单轨道岔包括多段梁体,现有技术中,在每段梁体的两端分别布置台车结构,也即,每段梁体放置两个台车,这样,在相邻两个梁体的对接位置则布置两个台车,以此确保道岔各段梁体衔接,这就导致台车数量多,成本高。

3、因此,如何减小单轨道岔的台车数量,降低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可减少台车数量,降低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包括:

4、连接座,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用于连接第一梁体,所述第一底板用于连接台车;

5、支撑座,包括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用于连接第二梁体,所述第二底板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底板。

6、可选地,所述连接座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座设有导轮,所述导轮可滚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轮与所述导向槽的两个相对的内侧槽壁接触。

7、可选地,所述连接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底板之间的第一腹板、第二腹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设于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第二腹板之间,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腹板、所述第二腹板和所述第一侧板形成箱体式结构。

8、可选地,所述第一腹板背离所述第二腹板的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第一底板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限位板平行设置,两者形成所述导向槽。

9、可选地,所述垫板与所述限位板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耐磨板。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腹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设有第二耐磨板,所述第二底板为耐磨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耐磨板贴合接触。

12、可选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第三腹板、第四腹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三腹板和所述第四腹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设于所述第三腹板和所述第四腹板之间,所述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腹板、所述第四腹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形成箱体式结构。

13、可选地,所述第三腹板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插设有支撑轴,所述导轮安装于所述支撑轴。

14、可选地,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座连接第一梁体和台车,并通过连接座,使第二梁体支撑于连接座,从而利用一个台车即可实现对两个对接的梁体进行支撑;当道岔转辙时,需要使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相对转动,由于连接座将第一梁体和台车连接为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梁体、连接座和台车整体绕台车轨道转动,使得支撑座沿连接座的第一底板滑动,实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相对转动。

16、由此可以看出,该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可实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分别与同一个台车连接,且可保证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减少了台车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设有导向槽(111),所述支撑座(2)设有导轮(207),所述导轮(207)可滚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槽(111)内,所述导轮(207)与所述导向槽(111)的两个相对的内侧槽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101)和所述第一底板(102)之间的第一腹板(108)、第二腹板(109)和第一侧板(110),所述第一腹板(108)和所述第二腹板(109)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0)设于所述第一腹板(108)和所述第二腹板(109)之间,所述第一顶板(101)、所述第一底板(102)、所述第一腹板(108)、所述第二腹板(109)和所述第一侧板(110)形成箱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108)背离所述第二腹板(109)的一侧设有限位板(104),所述第一底板(102)设有垫板(106),所述垫板(106)与所述限位板(104)平行设置,两者形成所述导向槽(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06)与所述限位板(104)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一耐磨板(10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108)和所述限位板(104)之间连接有第一筋板(10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02)设有第二耐磨板(107),所述第二底板(206)为耐磨板,所述第二底板(206)与所述第二耐磨板(107)贴合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201)和所述第二底板(206)之间的第三腹板(202)、第四腹板(204)和第二侧板(205),所述第三腹板(202)和所述第四腹板(20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205)设于所述第三腹板(202)和所述第四腹板(204)之间,所述第二顶板(201)、所述第二底板(206)、所述第三腹板(202)、所述第四腹板(204)和所述第二侧板(205)形成箱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腹板(202)设有轴孔(2003),所述轴孔(2003)内插设有支撑轴(208),所述导轮(207)安装于所述支撑轴(20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201)与所述第二侧板(205)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2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座,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一底板,第一顶板用于连接第一梁体,第一底板用于连接台车;支撑座,包括第二顶板和第二底板,第二顶板用于连接第二梁体,第二底板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底板。当道岔转辙时,需要使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相对转动,由于连接座将第一梁体和台车连接为一个整体,因此,第一梁体、连接座和台车整体绕台车轨道转动,使得支撑座沿连接座的第一底板滑动,实现第二梁体绕第一梁体相对转动。由此可以看出,该单轨道岔搭接支撑装置可实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分别与同一个台车连接,且可保证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之间的相对转动,减少了台车数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霍震杨,宗斌,周文,张亚军,葛振斌,何志新,李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