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1843发布日期:2023-04-26 23:3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涉及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1、现阶段越来越多桥梁进入运维养阶段,同时原有桥梁很难满足现有交通量的需要,亟待通过旧桥顶升改造技术对其进行调整桥梁标高。旧桥顶升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施工周期长、成本高、顶升支撑体系稳定性较差等问题的困扰。传统顶升技术方式是在主梁下设置支架,然后在支架顶端布置一排千斤顶,通过分配梁将千斤顶和主梁连接,之后利用顶升千斤顶将主梁顶起。在桥墩上设置垫块支撑主梁,再控制千斤顶活塞回缩并加高千斤顶位置,进行下一步循环顶升过程直至主梁到达设计标高。随着桥梁顶升高度的增加,对常规支架的稳定性要求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将增大,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此外,独立设置的支撑体系用钢量较大,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桥梁顶升改造过程中的支撑稳定性问题,提供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包括套箍环、梁下支撑体系、千斤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套箍环固定套装于桥墩上,所述梁下支撑体系设于桥墩四周,并与所述套箍环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设于所述梁下支撑体系上,并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千斤顶位于桥梁主体下方,所述千斤顶与桥梁主体之间设有分配梁;所述千斤顶在液压控制系统驱动下伸缩,通过所述分配梁抬升桥梁主体。

4、进一步,所述梁下支撑体系包括竖向钢管、支撑平台、横撑、承台,所述竖向钢管固定设于现浇的所述承台上,所述竖向钢管绕桥墩四周间隔布置,所述竖向钢管通过连接件与套箍环固定连接;相邻竖向钢管之间通过水平布置的横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设于所述竖向钢管的顶部;所述千斤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5、进一步,所述横撑沿竖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6、进一步,所述套箍环沿桥墩竖向设置有多个。

7、进一步,所述梁下支撑体系还包括第一斜撑、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撑之间,并呈交叉状与横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设于所述竖向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平台、承台形成三角支撑连接。

8、进一步,所述千斤顶有多个,分别设于桥墩的两侧。

9、进一步,桥梁主体上还设有混凝土应变传感器,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桥梁主体的支点位置、1/4宽度位置、1/2宽度位置;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反馈的应变数据控制各千斤顶的同步性,以保证桥梁主体的平稳抬升。

10、进一步,所述千斤顶与支撑平台之间、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均设有钢垫板。

11、进一步,所述分配梁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的桥梁顶升装置利用原有高墩的套箍布置大大减少了支撑体系的不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支撑体系的用钢量。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通过额外植筋的方式加强结构,仅需在竖向钢管底部通过锚垫板将其固定于承台上即可。

14、2、本实用新型中梁下支撑体系与桥墩通过套箍环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圆形套箍四周受力,分散梁体顶升带来的不均匀受力的影响;主体框架外侧上下两端斜撑的设置,使得梁下支撑承受力大大提高;同时顶升过程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对每个千斤顶进行独立控制,并结合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顶升平稳性控制,使梁体保持统一水平面。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箍环、梁下支撑体系、千斤顶、液压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支撑体系包括竖向钢管、支撑平台、横撑、承台,所述竖向钢管固定设于现浇的所述承台上,所述竖向钢管绕桥墩四周间隔布置,所述竖向钢管通过连接件与套箍环固定连接;相邻竖向钢管之间通过水平布置的横撑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设于所述竖向钢管的顶部;所述千斤顶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沿竖向间隔布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箍环沿桥墩竖向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下支撑体系还包括第一斜撑、第二斜撑;所述第一斜撑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撑之间,并呈交叉状与横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撑设于所述竖向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平台、承台形成三角支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有多个,分别设于桥墩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桥梁主体上还设有混凝土应变传感器,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分别安装在桥梁主体的支点位置、1/4宽度位置、1/2宽度位置;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液压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混凝土应变传感器反馈的应变数据控制各千斤顶的同步性,以保证桥梁主体的平稳抬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与支撑平台之间、千斤顶与分配梁之间均设有钢垫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的横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斜交桥梁顶升装置,包括套箍环、梁下支撑体系、千斤顶、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套箍环固定套装于桥墩上,所述梁下支撑体系设于桥墩四周,并与所述套箍环固定连接;所述千斤顶设于所述梁下支撑体系上,并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千斤顶位于桥梁主体下方,所述千斤顶与桥梁主体之间设有分配梁;所述千斤顶在液压控制系统驱动下伸缩,通过所述分配梁抬升桥梁主体。本技术中的桥梁顶升装置利用原有高墩的套箍布置大大减少了支撑体系的不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支撑体系的用钢量。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通过额外植筋的方式加强结构,仅需在竖向钢管底部通过锚垫板将其固定于承台上即可。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王茜,幸芊,吴恒,李万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