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2282发布日期:2023-04-29 22: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市政道路防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渗结构领域,具体为市政道路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1、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2、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往往将向道路两侧倾斜的导水结构,布设在沥青层的下方,利用导水结构将渗穿过沥青槽内的雨水导入道路两旁的市政管道内。

3、但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导水结构对水的引导路径较长,且向道路两旁倾斜的角度也不宜过大,雨水受自身重力向两侧滑动的速度较慢,易造成大量雨水停留在沥青层内,进而在路面上出现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市政道路防渗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沥青层和排水管,所述沥青层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所述沥青层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相邻所述梯形台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多组所述隔板沿导流层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用于隔开沥青层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雨水通过沥青层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导流台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层的两侧皆连接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端间隔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排水管的上部。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水槽引导从导流层中流出的水。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槽底端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平齐,且顶端与隔板平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水流能够更好的流入导水槽,同时也能够节省导水槽所需的材料。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层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雨水快速下渗穿透进入填充层。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底端为路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的作用是使路面达到所需的高度,同时也能够起到避免地下渗水的作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层的底面与路基平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道路铺设的稳固程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组所述隔板上覆盖有耐高温无纺布。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融化状态的沥青直接堵住隔板之间的缝隙。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雨水通过沥青层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导流台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技术特征:

1.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沥青层(2)和排水管(8),所述沥青层(2)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2)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3),所述导流层(3)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301),相邻所述梯形台(301)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302),多组所述隔板(302)沿导流层(3)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302)用于隔开沥青层(2)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3)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3)的两侧皆连接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的底端间隔连接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连接在排水管(8)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6)底端与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接缝平齐,且顶端与隔板(302)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3)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的底端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的底端为路基(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5)的底面与路基(1)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隔板(302)上覆盖有耐高温无纺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市政道路防渗结构,涉及道路结构领域,包括沥青层和排水管,所述沥青层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所述沥青层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相邻所述梯形台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多组所述隔板沿导流层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用于隔开沥青层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本技术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中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