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79400发布日期:2023-05-06 23:3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沥青使用,具体为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一种高黏度有机液体,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道路养护大多采用沥青,在道路施工时需要对沥青加热后使用。

2、但是现有沥青加热后黏性较强,不容易排料,且沥青在排料过程中容易将出料口堵住,进一步增强沥青的排料难度,且沥青加热后容易产生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未对该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路面工作人员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为此,急需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沥青加热后黏性较强,不容易排料,且沥青在排料过程中容易将出料口堵住,进一步增强沥青的排料难度,且沥青加热后容易产生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未对该刺激性气体进行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路面工作人员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外桶、主杆和废气处理机构,所述外桶的内部设置有内桶,且外桶与内桶之间分布有加热管,所述主杆位于内桶内部,且主杆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片,所述主杆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杆的下端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侧与斜杆的上端焊接,所述主杆的下表面焊接有插杆,所述外桶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且外桶的右侧表面焊接有托板,所述废气处理机构位于托板的上方。

3、优选的,所述外桶的中轴线与内桶的中轴线重合,且外桶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膜。

4、优选的,所述外桶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与外桶上表面设置为焊接。

5、优选的,所述主杆通过第一轴承贯穿外桶和内桶的上表面,且电机通过输出端与主杆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斜杆通过第二轴承与主杆相连接,且斜杆的下端与内桶内壁焊接,并且斜杆共设置有三根。

7、优选的,所述外桶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管道,且出料管道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插杆的外部直径小于出料管道的内部直径。

8、优选的,所述外桶下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外部支撑架,且外部支撑架的下端连接有车轮。

9、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机构包括处理箱、盖板、限位板、活性炭过滤板、通气管和排气口,所述处理箱的正表面覆盖有盖板,且处理箱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所述处理箱与通气管的一端相连接,且通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内桶内部,所述处理箱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气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主杆、螺旋片和电机,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主杆旋转,位于主杆外侧的螺旋片随之旋转,螺旋片旋转时,可对沥青进行搅拌,便于沥青充分受热,此外,螺旋片搅拌沥青的同时会对沥青产生向下挤压的力,迫使沥青往出料管道移动,便于沥青的排料;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斜杆和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得主杆下端与内桶之间存在受力点,该项设置能够避免主杆旋转时其下端摆动幅度过大,从而提高了主杆旋转时的稳定,有利于降低主杆与第一轴承连接部位的磨损,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插杆焊接在主杆下表面,并且插杆下端伸入出料管道内部,通过插杆的旋转,能够有效避免出料管道被堵塞;

13、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废气处理机构,处理箱与通气管的一端相连接,且通气管的另一端伸入内桶内部,沥青加热搅拌产生的刺激性气体通过通气管进入处理箱中,刺激性气体经过两片活性炭过滤板后被净化并从排气口排出,活性炭过滤板通过限位板插入处理箱内部,因此活性炭过滤板拆装方便,便于及时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包括外桶(1)、主杆(7)和废气处理机构(1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内部设置有内桶(3),且外桶(1)与内桶(3)之间分布有加热管(2),所述主杆(7)位于内桶(3)内部,且主杆(7)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片(8),所述主杆(7)的上端安装有电机(6),所述主杆(7)的下端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10),且第二轴承(10)的外侧与斜杆(11)的上端焊接,所述主杆(7)的下表面焊接有插杆(12),所述外桶(1)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5),且外桶(1)的右侧表面焊接有托板(18),所述废气处理机构(19)位于托板(1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中轴线与内桶(3)的中轴线重合,且外桶(1)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4),且进料口(4)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下端与外桶(1)上表面设置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7)通过第一轴承(9)贯穿外桶(1)和内桶(3)的上表面,且电机(6)通过输出端与主杆(7)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11)通过第二轴承(10)与主杆(7)相连接,且斜杆(11)的下端与内桶(3)内壁焊接,并且斜杆(11)共设置有三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出料管道(13),且出料管道(13)的表面安装有阀门(14),所述插杆(12)的外部直径小于出料管道(13)的内部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下端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外部支撑架(16),且外部支撑架(16)的下端连接有车轮(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机构(19)包括处理箱(1901)、盖板(1902)、限位板(1903)、活性炭过滤板(1904)、通气管(1905)和排气口(1906),所述处理箱(1901)的正表面覆盖有盖板(1902),且处理箱(1901)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板(1903),所述限位板(1903)的内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板(1904),所述处理箱(1901)与通气管(1905)的一端相连接,且通气管(1905)的另一端伸入内桶(3)内部,所述处理箱(1901)的右侧表面开设有排气口(19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加热装置,涉及沥青使用技术领域,包括外桶、主杆和废气处理机构,所述外桶的内部设置有内桶,且外桶与内桶之间分布有加热管,所述主杆位于内桶内部,且主杆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片,所述主杆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主杆的下端外侧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主杆的下表面焊接有插杆,所述外桶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废气处理机构位于托板的上方。本技术设置有主杆、螺旋片和电机,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主杆旋转,位于主杆外侧的螺旋片随之旋转,螺旋片旋转时,可对沥青进行搅拌,便于沥青充分受热,此外,螺旋片搅拌沥青的同时会对沥青产生向下挤压的力,迫使沥青往出料管道移动,便于沥青的排料。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铿,周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