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2703发布日期:2024-04-18 20:3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铁路岔道,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


背景技术:

1、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编组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

2、现有的道岔变轨时,尖轨通过转辙器驱动,且尖轨直接在轨枕上的滑片上滑动,由于轨道是直接裸露在外界,滑片与尖轨接触部位容易生锈,导致变轨难度增加,同时尖轨在变道时,容易出现变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尖轨与轨道之间存在间隙,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同时尖轨与轨道之间容易积累杂物,需要维护人员,定期对道岔进行检修清洁,不仅效率低,且人工容易漏检,容易导致列车脱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滑片与尖轨接触部位容易生锈,变轨难度大,容易出现变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尖轨与轨道之间存在间隙,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尖轨与轨道之间容易积累杂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包括固定轨道与尖轨,所述固定轨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变轨拉杆,所述变轨拉杆与所述尖轨通过连接角铁相连接,所述固定轨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轨枕,所述尖轨滑动连接在滑动轨枕上,所述滑动轨枕的内部开设有两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的内部铰接有能自动摆动的摆动支撑板,两组所述摆动支撑板的摆动方向相同。

4、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支撑板呈梯形设计,所述摆动支撑板的上倾斜面低于滑动轨枕的上表面,所述摆动支撑板的上平面与滑动轨枕的上表面平行。

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摆动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摆动支撑板上表面摆动至与滑动轨枕上表面水平时,所述摆动支撑板压在限位挡块上。

6、进一步地,两组所述传动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气筒,所述复位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外侧设置有齿杆,所述摆动支撑板的铰接处设置有外轮齿,所述外轮齿与所述齿杆相啮合。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轨道的外侧安装有缓冲气筒,所述缓冲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杆,所述缓冲气筒向固定轨道内部倾斜设计,所述滑动轨枕的外侧安装有气阀,所述气阀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的内部开设有直角通孔,所述气阀的外侧插接有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出气管分别与两组所述复位气筒相连通,所述进气管与两组所述出气管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缓冲气筒相连通,所述摆动支撑板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

8、进一步地,所述阀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曲柄轮,所述曲柄轮的顶部铰接有曲柄杆,所述曲柄杆铰接在所述变轨拉杆的顶部。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孔的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插销,当所述摆动支撑板的上平面与滑动轨枕的上表面平行时,所述插销刚好能穿过插槽且能压在摆动支撑板上倾斜面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气筒分为两组,分别为变轨位置的两侧,所述缓冲气筒距离边轨位置有一个车厢的距离。

11、进一步地,所述变轨拉杆通过手动转辙器或自动转辙器驱动。

12、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孔的长度大于摆动支撑板的长度。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通过变轨拉杆带动尖轨进行变轨,同时控制摆动支撑板摆动,摆动支撑板摆动与尖轨呈线接触,此时尖轨与滑动轨枕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能减小变轨摩擦力,变轨方便。

15、2、本发明,通过控制摆动支撑板摆动,摆动支撑板倾斜的抵在尖轨上,摆动支撑板给予尖轨二次推力,使尖轨能紧密的贴合在轨道上,变轨稳定性高。

16、3、本发明,通过摆动支撑板摆动,摆动支撑板将尖轨与轨道之间的杂物从滑动轨枕上推落,部分杂质导向至传动孔中,通过传动孔将杂物排出至外界,能防止尖轨与轨道之间积累杂物,无需人工维护,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包括固定轨道(1)与尖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变轨拉杆(3),所述变轨拉杆(3)与所述尖轨(2)通过连接角铁(4)相连接,所述固定轨道(1)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轨枕(5),所述尖轨(2)滑动连接在滑动轨枕(5)上,所述滑动轨枕(5)的内部开设有两组传动孔(6),所述传动孔(6)的内部铰接有能自动摆动的摆动支撑板(7),两组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摆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撑板(7)呈梯形设计,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上倾斜面低于滑动轨枕(5)的上表面,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上平面与滑动轨枕(5)的上表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孔(6)的内壁设置有限位挡块(23),所述限位挡块(23)位于摆动支撑板(7)的下方,所述摆动支撑板(7)上表面摆动至与滑动轨枕(5)上表面水平时,所述摆动支撑板(7)压在限位挡块(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传动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气筒(9),所述复位气筒(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0),所述活塞板(10)的外侧设置有齿杆(11),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铰接处设置有外轮齿(12),所述外轮齿(12)与所述齿杆(1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1)的外侧安装有缓冲气筒(19),所述缓冲气筒(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杆(20),所述缓冲气筒(19)向固定轨道(1)内部倾斜设计,所述滑动轨枕(5)的外侧安装有气阀(13),所述气阀(1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阀芯(14),所述阀芯(14)的内部开设有直角通孔,所述气阀(13)的外侧插接有进气管(17)与出气管(18),所述出气管(18)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出气管(18)分别与两组所述复位气筒(9)相连通,所述进气管(17)与两组所述出气管(18)之间的夹角均为直角,所述进气管(17)与所述缓冲气筒(19)相连通,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曲柄轮(15),所述曲柄轮(15)的顶部铰接有曲柄杆(16),所述曲柄杆(16)铰接在所述变轨拉杆(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孔(6)的内壁开设有插槽(21),所述插槽(21)的内部插接有插销(22),当所述摆动支撑板(7)的上平面与滑动轨枕(5)的上表面平行时,所述插销(22)刚好能穿过插槽(21)且能压在摆动支撑板(7)上倾斜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气筒(19)分为两组,分别为变轨位置的两侧,所述缓冲气筒(19)距离边轨位置有一个车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轨拉杆(3)通过手动转辙器或自动转辙器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孔(6)的长度大于摆动支撑板(7)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观光列车轨道用变轨装置,涉及铁路岔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轨道与尖轨,所述固定轨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变轨拉杆,所述变轨拉杆与所述尖轨通过连接角铁相连接,所述固定轨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轨枕,所述滑动轨枕的内部开设有两组传动孔,所述传动孔的内部铰接有能自动摆动的摆动支撑板。本发明,通过控制摆动支撑板摆动,摆动支撑板倾斜的抵在尖轨上,摆动支撑板给予尖轨二次推力,使尖轨能紧密的贴合在轨道上,变轨稳定性高,通过变轨拉杆带动尖轨进行变轨,同时控制摆动支撑板摆动,摆动支撑板摆动与尖轨呈线接触,此时尖轨与滑动轨枕的接触面积较小,进而能减小变轨摩擦力,变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崔峰,李冬伦,王保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品硕新能源观光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