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7111发布日期:2023-06-04 22:3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


背景技术:

1、斜拉桥是由主塔、斜拉索、主梁三大基本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结构,具有跨越能力大、造型美观、可采用悬臂施工等特点。

2、但是,钢桁斜拉桥的施工方案均采用常规施工方法,具体为主塔施工完成后再分节间开始架设钢梁,由主塔向两边对称悬拼。常规施工方法的不足之处为架设主跨钢梁同时必须先张拉相应位置斜拉索,而斜拉索锚固在主塔塔顶上,故必须主塔先施工完成后才开始架设钢梁,即塔梁不能同步施工,施工时间长,而且所需硬件设备繁多且得不到合理分配使用,从而导致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3、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包括:

4、施工桩基、承台、中墩以及临时墩,且在所述中墩位置处施工悬拼支架;

5、安装两台塔吊,并且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安装转体系统;

6、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在所述悬拼支架上对称同步吊装墩顶钢梁;

7、通过两台所述塔吊沿所述墩顶钢梁两侧对称同步吊装预设数量的钢梁节段,并且在所述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预设数量的钢塔节段;

8、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安装两台桥面吊机;

9、通过两台所述桥面吊机对称同步吊装剩余所述钢梁节段,并且在所述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剩余数量的所述钢塔节段,每吊装一个所述钢梁节段挂设相应位置的斜拉索并进行张拉;

10、转体施工。

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在进行拼装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提前施工桩基、承台、中墩以及临时墩,并且在中墩处架设悬拼支架为悬拼钢梁做好准备,安装完两台塔吊之后,可通过两台塔吊安装转体系统,然后通过两台塔吊在悬拼支架上对称同步吊装墩顶钢梁,然后通过两台塔吊沿墩顶钢梁两侧对称同步吊装预设数量的钢梁节段,并且在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预设数量的钢塔节段,在此过程中,可先通过塔吊吊装钢塔节段,在钢塔节段焊接固定的过程中,通过塔吊吊装钢梁节段,如此循环直至预设数量,即钢塔节段与钢梁节段同步施工,如此无需主塔先施工完成后才开始架设钢梁,使得塔吊可以基本处于连续作业状态,架设一定数量的钢梁节段之后,通过塔吊安装两台桥面吊机,通过两台桥面吊机对称同步吊装剩余钢梁节段,同时通过塔吊在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剩余数量的钢塔节段,在通过桥面吊机吊装钢梁节段过程中,每吊装一个钢梁节段挂设相应位置的斜拉索并进行张拉,直至完成全部钢梁节段的拼装,最后进行转体施工。本发明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塔梁同步施工,且架桥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效率。

13、可选地,所述安装两台塔吊,并且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安装转体系统包括:

14、两台所述塔吊分别安装临时附着,且分别附着于所述悬拼支架的分配梁和钢盖梁上;

15、在所述钢盖梁的悬拼支点上布设刚性抄垫以及三向调整千斤顶。

16、可选地,所述通过两台所述塔吊沿所述墩顶钢梁两侧对称同步吊装预设数量的钢梁节段,并且在所述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预设数量的钢塔节段包括:

17、第一施工步骤,所述第一施工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塔吊吊装一个所述钢塔节段,并且焊接定位;

18、第二施工步骤,所述第二施工步骤包括:在所述焊接定位过程中,通过所述塔吊吊装一个所述钢梁节段;

19、按照所述第一施工步骤与所述第二施工步骤循环吊装所述钢塔节段与所述钢梁节段至预设数量。

20、可选地,所述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安装两台桥面吊机之后,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21、通过两台所述塔吊在桥面上吊装提升站和两辆运梁车,并且所述桥面吊机协同参与吊装。

22、可选地,所述通过两台所述桥面吊机对称同步吊装剩余所述钢梁节段包括:

23、第三施工步骤,所述第三施工步骤包括:所述桥面吊机移动至距悬拼处间隔一个节间距离的位置,通过所述提升站提升一个所述钢梁节段至桥面,通过所述运梁车将所述钢梁节段运输至所述桥面吊机处进行吊装悬拼;

24、第四施工步骤,所述第四施工步骤包括:完成一个所述钢梁节段悬拼后,所述桥面吊机前移一个所述节间的距离;

25、按照所述第三施工步骤与所述第四施工步骤循环悬拼剩余所述钢梁节段,直至所有所述钢梁节段架设完成。

26、可选地,两辆所述运梁车在桥上运梁过程中,两辆所述运梁车相对于球铰中心位置的差异不超过一个所述节间的距离。

27、可选地,两台所述桥面吊机移动过程中,两台所述桥面吊机同步对称前移,两台所述桥面吊机均站位稳定并相互对称后进行所述钢梁节段的吊装。

28、可选地,所述转体施工之前,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29、所述桥面吊机移动至所述中墩附近,通过所述提升站将汽车吊吊至桥面,通过所述汽车吊拆除所述桥面吊机、所述提升站以及所述运梁车;

30、所述汽车吊移动至所述桥面远离所述中墩的一端,通过履带吊将所述汽车吊吊至桥下。

31、可选地,所述转体施工之前,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32、清除桥面不必要的施工载荷;

33、称配重,调整结构重心,消除不平衡力矩,待结构配重达到平衡状态后进行所述转体施工。

34、可选地,所述转体施工之后,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35、安装中墩支座和边墩支座;

36、将桥体落梁至所述中墩支座和所述边墩支座;

37、对上球铰进行顶升,并采用高强度螺栓将上球铰与所述桥体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两台塔吊(4),并且通过两台所述塔吊(4)安装转体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两台所述塔吊(4)沿所述墩顶钢梁(51)两侧对称同步吊装预设数量的钢梁节段(52),并且在所述墩顶钢梁(51)上方同步安装预设数量的钢塔节段(6)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两台所述塔吊(4)安装两台桥面吊机(81)之后,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两台所述桥面吊机(81)对称同步吊装剩余所述钢梁节段(5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两辆所述运梁车(83)在桥上运梁过程中,两辆所述运梁车(83)相对于球铰中心位置的差异不超过一个所述节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两台所述桥面吊机(81)移动过程中,两台所述桥面吊机(81)同步对称前移,两台所述桥面吊机(81)均站位稳定并相互对称后进行所述钢梁节段(52)的吊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施工之前,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施工之前,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施工之后,所述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曲线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方法包括安装两台塔吊,并且通过两台塔吊安装转体系统;通过两台塔吊在悬拼支架上对称同步吊装墩顶钢梁;通过两台塔吊沿墩顶钢梁两侧对称同步吊装预设数量的钢梁节段,并且在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预设数量的钢塔节段;通过两台塔吊安装两台桥面吊机;通过两台桥面吊机对称同步吊装剩余钢梁节段,并且在墩顶钢梁上方同步安装剩余数量的钢塔节段,每吊装一个钢梁节段挂设相应位置的斜拉索并进行张拉。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塔梁同步施工,且架桥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钢桁斜拉桥的架设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辉,黄行裕,李桐,朱东明,余维杰,龙俞伊,张延辉,夏朝鹃,李锋,苏严,吴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