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

文档序号:33935854发布日期:2023-04-22 15: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具体涉及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线路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速度,必须加快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特别是对于公路的建设,对公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拌合站设备主要是由控制系统、除尘系统、粉料供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称量搅拌系统、热料储存仓、振动筛、热料提升、燃料系统、干燥系统和配料系统所组成。沥青拌合站按照搅拌方式可以分为强制间接式和连续式两种。强制间歇式指的是设备对材料进行分开搅拌,而连续式沥青拌合站采用连续不断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沥青路面的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搅拌质量、配合比和加热等因素。现有厂拌加热方式有热气流加热法、干燥筒壁传导加热法、新集料传导加热法、红外线辐射加热等传统加热方法。这些加热方法只能适配一种产量的拌合站生产,当拌合站产量更改时,继续使用原有的加热会造成加热不足或者热量冗余,既浪费资源又不能达到加热要求。这就需要更换对应产量的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分析,本发明提出了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通过增加或减少加热结构的数量,实现了不同重量混合料的拌合,扩大了应用范围,减少了不同重量混合料混合时装置的更换时间,节省了成本。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物料铺平:将通过入料口进入的物料,分布于带有限位的流动腔内,并通过刮动使得物料被铺平;

5、所述物料铺平的同时,还包括利用热油对混合料进行预加热,具体为:利用热油结构,通过加热后的热油产生热量,在物料铺平时,对混合料进行预加热;

6、加热结构的调整:根据混合料的质量,以及加热结构的功率,设置加热结构的数量,以及加热结构之间的布设位置;

7、当所述加热结构数量大于4个时,则以3-5个为一层,将加热结构设置成若干层;

8、沥青混合料的加热:利用加热结构,对混合料进行加热。

9、本技术方案中,首先针对物料铺平,其通过流动腔的设置,配合刮动,使得物料在流动和铺平中反复运动,进而入料口进入的物料被多次推动,朝向不同方向运动,以实现最终的铺平。

10、本技术方案中,其次,设置的热油添加,进而在铺平中同时实现了油与物料的混合以及铺平,节省了工艺步骤,利用一组铺平组件,即可实现混合与铺平,同时,刮动可以设置为多次,使得彼此混合的时间更长,接触面更多,混合效果更好。

11、本技术方案中,加热结构选用多个以及多层的设置,与传统的方式相比,可以通过调整加热结构进行最终不同混合料的加热,整个调整过程简单,无需更换加热设备等,成本更低。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铺平中,所述物料流动腔内输送带运动,带动物料流动,所述输送带的运动速度为8m/s-10m/s。

13、本技术方案中,链传动构成输送带,在这一运动速度下,物料不会流出,且这一过程中,链传动输送带只起到物料的传送作用,两边挡住保证物料不流出,通过这一速度,确保稳定流动。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物料铺平中,位于输送带入口处的螺旋布料器一以及输送带出口处的挡板形成限位腔,所述限位腔末端设有再分布组件,用于物料的再次分布铺平。

15、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输送带以及挡板等的设置,使得混合料只能在限位腔内运动,而随着输送带的运动,新的物料也能持续输送,而在限位腔内,混合料不会掉落,确保安全。而挡板处的螺旋布料器二构成的再分布组件,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添加热油中,利用热油结构将热油加入到靠近刮动组件处,通过物料铺平中的刮动,实现热油的导热。

17、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微波加热结构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微波加热;平铺时的热油是刮板输送的导热油,在工作铺平位置由于导热油散热,铺平位置的温度比常温高,会对混合料有一定的加热作用。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结构的调整中,还包括加热结构的支撑,具体为:以低进高出的方式,将加热结构倾斜支撑。

19、本技术方案中,选用低进高出的加热方式,使用中,微波加热组件由高到低的倾斜支撑,低处进料高处出料,为微波加热组件之间的物料转移提供高度差,方便进行结构之间的物料转移。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结构的调整中,还包括相邻加热结构的连接,具体为:将前面的加热结构中位于高处的尾端,通过过渡溜槽,与后面的加热结构中位于低处的首端进行支撑连接。

21、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尾端的高,首端的低,进而前面的加热结构中的混合料,利用重力,在过渡溜槽内会直接朝下流动,进入低处的加热结构内,不仅实现了连接,而且确保了混合料的正常流动。

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不同层之间加热结构的连接,具体为:位于上层末端的加热结构高处的尾端,通过竖直溜槽直接与位于下层首端的加热结构高处的末端连接。

23、本技术方案中,在层与层之间进行连接时,为了减少结构的设置,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故设置了竖直溜槽,在同一位置处,高处的混合料自动流入低处的混合料中。进一步地,微波加热结构在上下转移物料时,上方的微波加热结构的高处出料口通过竖直溜槽,落入下方的微波加热结构的低处进料口,即可实现物料反向运输。

2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加热中还包括混合料的混匀,具体为:位于前面的加热结构内的混合料,经过过渡溜槽或竖直溜槽内的混合运动,使得混合料混匀。

25、本技术方案中,加热结构的多少是根据沥青混料的质量决定,质量越大微波加热结构越多,每个微波加热结构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混合料经过的微波加热结构数量越多,混合料的温度越高。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是微波加热结构数量匹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太多,导致加热温度高,反之相反。混合料都是露天堆放,温度相差不会太大。沥青混合料在微波加热结构之间过渡溜槽转移时会有物料的翻滚,且微波加热本身就是均匀加热。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料加热中,加热前混合料的温度为24℃-26℃,加热后混合料的温度为160℃-170℃。

27、本技术方案中,混合料加热前常温温度25℃,经过多个微波加热结构完成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为160-170℃,这一温度最适合路面摊铺。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料加热中,还包括冷却,具体为:沿每个所述加热结构周向,设置冷却组件,用于每个加热结构内混合料的降温。

29、本技术方案中,在周向设置冷却,此时只能使得加热结构外周的混合料被降温,具体地,设置冷却是冷却磁控管,磁控管进行微波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热,冷却磁控管使磁控管维持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铺平中,所述物料流动腔内输送带运动,带动物料流动,所述输送带的运动速度为8m/s-10m/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铺平中,位于输送带入口处的螺旋布料器一以及输送带出口处的挡板形成限位腔,所述限位腔末端设有再分布组件,用于物料的再次分布铺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添加热油中,利用热油结构将热油加入到靠近刮动组件处,通过物料铺平中的刮动,实现热油的导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的调整中,还包括加热结构的支撑,具体为:以低进高出的方式,将加热结构倾斜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的调整中,还包括相邻加热结构的连接,具体为:将前面的加热结构中位于高处的尾端,通过过渡溜槽,与后面的加热结构中位于低处的首端进行支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同层之间加热结构的连接,具体为:位于上层末端的加热结构高处的尾端,通过竖直溜槽直接与位于下层首端的加热结构高处的末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合料的加热中还包括混合料的混匀,具体为:位于前面的加热结构内的混合料,经过过渡溜槽或竖直溜槽内的混合运动,使得混合料混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加热中,加热前混合料的温度为24℃-26℃,加热后混合料的温度为160℃-17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加热中,还包括冷却,具体为:沿每个所述加热结构周向,设置冷却组件,用于每个加热结构内混合料的降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物料铺平:将通过入料口进入的物料,分布于带有限位的流动腔内,并通过刮动使得物料被铺平;还包括利用热油对混合料进行预加热,具体为:利用热油结构,通过加热后的热油产生热量,在物料铺平时,对混合料进行预加热;加热结构的调整:根据混合料的质量,以及加热结构的功率,设置加热结构的数量,以及加热结构之间的布设位置;当所述加热结构数量大于4个时,则以3‑5个为一层,将加热结构设置成若干层;沥青混合料的加热:利用加热结构,对混合料进行加热。本发明中,利用调整加热结构的数量,实现了对于不同重量混合料的拌合,减少了不同重量混合料混合时装置的更换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马登成,桂学,周智密,李群德,高红飞,桂章,赵蕊华,刘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