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3360发布日期:2023-11-23 03:12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合建桥梁中,双层钢桁梁是一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它由两层平行排列的钢桁架组成,每层钢桁架由多个直线段和节点连接而成,形成了一个刚性的桥梁结构。双层钢桁梁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适用于跨度较大的桥梁工程。其上层和下层钢桁架之间常通过纵向、横向梁进行支撑和连接,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2、由于城市桥梁景观特性的要求,双层钢桁梁的下层桥面底平面一般要求齐平。随着桥面承载的过江需求容量不断增加,双层钢桁梁桥面的横向宽度也在不断增加。

3、当双层钢桁梁桥面的横向宽度过宽,超过一定距离后,下层桥面底平面齐平,其梁高常无法满足桥面活载下横桥向刚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当双层钢桁梁桥面的横向宽度过宽、下层桥面底平面齐平导致梁高无法满足桥面活载下横桥向刚度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所述双层钢桁梁结构包括上层横梁、与所述上层横梁相对设置的下层横梁、设于所述上层横梁两侧的上弦杆、设于所述下层横梁两侧的下弦杆、连接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的腹杆、与所述上层横梁交叉设置的上纵梁、与所述下层横梁交叉设置的下纵梁、以及多个竖向连杆;

3、所述上层横梁包括上层节点横梁,所述上层节点横梁与所述上弦杆连接;所述上层节点横梁为变高度的节点横梁;

4、所述下层横梁包括下层节点横梁,所述下层节点横梁与所述下弦杆连接;

5、所述竖向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上纵梁与所述上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另一端设于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下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节点横梁包括设于中间的第一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两侧的第二部,所述第二部与所述上弦杆连接,所述第一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的高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的底部为水平直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的底部为倾斜直线或弧线。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连杆的一端设于所述上纵梁与所述上层节点横梁的第一部的交点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竖向连杆对称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层桥面支承在所述下层横梁上,所述下层桥面设有公轨隔离带,所述竖向连杆设于所述公轨隔离带内。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横梁还包括与上层节点横梁间隔设置的上层节间横梁,所述上层节间横梁与所述上弦杆连接;所述上层节间横梁的底部与所述上弦杆的底部齐平。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节点横梁的底部与所述下弦杆的底部齐平。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层横梁还包括与所述下层节点横梁间隔设置的下层节间横梁,所述下层节间横梁与所述下弦杆连接,所述下层节间横梁的底部与所述下弦杆的底部齐平。

1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6、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设有变高度的上层节点横梁和竖向连杆,竖向连杆的一端设于上纵梁与上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另一端设于下纵梁与下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从而形成顺延的受力路径,使上下层桥面系共同受力,增加单层桥面活载下的刚度,有效降低下层桥面系的高度,即使双层钢桁梁桥面的横向宽度过宽,下层桥面的梁高也会满足桥面活载下横桥向刚度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钢桁梁结构包括上层横梁(1)、与所述上层横梁(1)相对设置的下层横梁(2)、设于所述上层横梁(1)两侧的上弦杆(3)、设于所述下层横梁(2)两侧的下弦杆(4)、连接所述上弦杆(3)和所述下弦杆(4)的腹杆(5)、与所述上层横梁(1)交叉设置的上纵梁(6)、与所述下层横梁(2)交叉设置的下纵梁(7)、以及多个竖向连杆(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节点横梁(11)包括设于中间的第一部(1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部(111)两侧的第二部(112),所述第二部(112)与所述上弦杆(3)连接,所述第一部(1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112)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111)的底部为水平直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112)的底部为倾斜直线或弧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杆(8)的一端设于所述上纵梁(6)与所述上层节点横梁(11)的第一部(111)的交点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向连杆(8)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层桥面(200)支承在所述下层横梁(2)上,所述下层桥面(200)设有公轨隔离带,所述竖向连杆(8)设于所述公轨隔离带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横梁(1)还包括与上层节点横梁(11)间隔设置的上层节间横梁(12),所述上层节间横梁(12)与所述上弦杆(3)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节点横梁(21)的底部与所述下弦杆(4)的底部齐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横梁(2)还包括与所述下层节点横梁(21)间隔设置的下层节间横梁(22),所述下层节间横梁(22)与所述下弦杆(4)连接,所述下层节间横梁(22)的底部与所述下弦杆(4)的底部齐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包括上层横梁、下层横梁、上弦杆、下弦杆、连接上弦杆和下弦杆的腹杆、与上层横梁交叉设置的上纵梁、与下层横梁交叉设置的下纵梁、竖向连杆;上层横梁包括上层节点横梁,上层节点横梁与上弦杆连接;上层节点横梁为变高度的节点横梁;下层横梁包括下层节点横梁,下层节点横梁与下弦杆连接;竖向连杆的一端设于上纵梁与上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另一端设于下纵梁与下层节点横梁的交点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钢桁梁结构,设有变高度的上层节点横梁和竖向连杆,形成顺延的受力路径,使上下层桥面系共同受力,增加单层桥面活载下的刚度,有效降低下层桥面系的高度,使得下层桥面的梁高满足桥面活载下横桥向刚度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诸志强,杨进先,崔友年,刘汉顺,于俊杰,刘厚军,赵小晴,朱超,聂斐,应祝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