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

文档序号:36382683发布日期:2023-12-14 17:3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斜拉索,具体涉及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1、桥梁斜拉索,是把斜拉桥主梁及桥面荷载直接传递到塔柱上的主要受力部材。斜拉桥的拉索材料通常为高强钢绞线或者钢丝,其形式按其组成方法而不同,可由平行钢丝,平行钢缆,单根钢缆,钢丝绳,封闭式钢索或实体钢棒组成。由于拉索系倾斜放置,故称斜索。斜拉桥上部构造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独柱,材料有钢、混凝土或者钢混结合的。斜拉索布置有单排和双排之分,其中各自又分单索面、平行双索面、空间斜索面等。

2、在设置桥梁斜拉索的施工过程中,会通过张拉装置对拉索进行张拉,以建立有效索力。由于目前城市美观和成本考虑,会采用紧凑型索塔结构,紧凑型索塔结构具有造型奇特美观的特点。但是,紧凑型索塔结构本身塔内空间非常狭窄,而传统的张拉方法和装置中的千斤顶需要使用张拉撑脚和张拉杆,张拉撑脚本身就有40-120cm长,而张拉杆需要更大的长度空间,一般相当于两个张拉撑脚以上的长度,再加上千斤顶本身60-120cm的长度,这需要较大的长度空间,否则无法满足足够的安装要求,因此无法应用于紧凑型索塔结构中来对钢绞线进行张拉,这就需要研发一种能够解决空间狭窄的新的张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该方法能够较好的满足狭窄空间内的钢绞线张拉需求,尤其是对应紧凑型索塔结构的斜拉索的张拉需求,并且张拉过程稳定,不会破坏钢绞线捻角,保证张拉效果。

2、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a、在工作锚和工具锚之间设有两组以上的千斤顶,各组千斤顶均匀设置,使得其推动工具锚时,工具锚受力均匀;

4、b、智能油泵控制各组千斤顶的油压,使其保持一致,并且同时顶推工具锚,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当千斤顶顶推到达行程位置时,锁紧工作锚的锚固螺母;

5、c、智能油泵回油,工具锚回复初始位置;

6、d、重复步骤a-c,直至拉索索力达到设计要求。

7、所述的步骤a中,工作锚、工具锚的轴向和千斤顶的顶推方向与锚垫板端面的夹角均为90°。

8、所述的步骤b中,千斤顶的行程为10mm-200mm。

9、所述的千斤顶设于工作锚的锚垫板和承力板之间,所述的工具锚安装于承力板上。

10、千斤顶设置四组,各组千斤顶呈正方形分布。

11、所述的工作锚包括锚垫板、工作锚板、工作夹片,所述的工作锚板固定设置于锚垫板上,工作锚板上均匀分布有锥形孔ⅰ,各个锥形孔ⅰ中分别设有工作夹片;各组千斤顶的底部通过固定盘固定安装于锚垫板上,位于工作锚板的周围;

12、所述的工作锚板外圆下部设有锚固螺母,用于张拉后锁紧工作锚板。

13、所述的工具锚包括工具锚板、工具夹片、限位板,所述的工具锚板安装于承力板中部,工具锚板上均匀分布与有锥形孔ⅰ一一对应的锥形孔ⅱ,各个锥形孔ⅱ中分别设有工具夹片;所述的承力板底面中部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与锥形孔ⅱ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孔的直径小于工具夹片安装后其尾端的直径;各组千斤顶的顶部分别与承力板固定连接,连接位置位于工具锚板周围。

14、所述的承力板的中部设有锚板安装孔,所述的锚板安装孔侧壁的底部设有托环,工具锚板的对应锚板安装孔设置,其侧壁上部设有对应托环的限位环,由托环托住限位环,使工具锚板定位安装于锚板安装孔中。

15、所述的工作锚和工具锚的安装过程如下:

16、将锚垫板浇筑于梁体上,在锚垫板上装配工作锚板、工作夹片、千斤顶;然后装配承力板、限位板、工具锚板、工具夹片。

17、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18、本发明方法通过多组千斤顶同步多次顶推张拉,这个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张拉千斤顶及张拉操作方法来说,不需要设置张拉撑脚和张拉杆,只需要设置千斤顶及其顶推行程的长度空间,大大节约了所需空间;而且,基于多组千斤顶设置,能够有效减少千斤顶体积,极限缩短千斤顶的长度,使其能够安装于狭窄空间内,并且保证张拉效果,使得最终各个拉索的索力充分满足设计要求。

19、本发明方法通过锚垫板和独特结构的承力板,配合千斤顶布局,通过多次逐步张拉,形成了一种充分满足狭窄空间内对钢绞线进行张拉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的千斤顶布局,能够充分保证各个千斤顶的对承力板的推力一致,使得张拉过程更为稳定,不会破坏钢绞线的捻角,影响张拉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工作锚、工具锚的轴向和千斤顶(1)的顶推方向与锚垫板端面的夹角均为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1)设于工作锚的锚垫板(2)和承力板(9)之间,所述的工具锚安装于承力板(9)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千斤顶(1)设置四组,各组千斤顶(1)呈正方形分布。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锚包括锚垫板(2)、工作锚板(3)、工作夹片(4),所述的工作锚板(3)固定设置于锚垫板(2)上,工作锚板(3)上均匀分布有锥形孔ⅰ(5),各个锥形孔ⅰ(5)中分别设有工作夹片(4);各组千斤顶(1)的底部通过固定盘(6)固定安装于锚垫板(2)上,位于工作锚板(3)的周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工作锚和工具锚之间设有两组以上的千斤顶,各组千斤顶均匀设置,使得其推动工具锚时,工具锚受力均匀;B、智能油泵控制各组千斤顶的油压,使其保持一致,并且同时顶推工具锚,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当千斤顶顶推到达行程位置时,锁紧工作锚锚固螺母;C、智能油泵回油,工具锚回复初始位置;D、重复步骤A‑C,直至拉索索力达到设计要求。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狭窄空间内桥梁斜拉索顶推张拉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满足狭窄空间内的钢绞线张拉需求,张拉过程稳定,不会破坏钢绞线捻角,保证张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明,王小勇,刘豪,张玲玲,刘兴华,叶燕萍,王雨韵,唐健,姜倬,罗桂林,黄东,蒋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