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5634发布日期:2023-11-22 07:1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市政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架桥不断出现,高架桥下穿既有道路、河流的现场常有发生,现浇箱梁下穿构筑物、道路、河流时,需在现浇箱梁下方搭设门洞支撑装置。门洞支撑装置不仅要满足现浇箱梁的施工需求,还不能对下方既有道路、河流、构筑物造成影响。现有门洞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的顶端的支撑龙骨(包括横梁和纵梁)、设置在支撑龙骨上的翼缘板桁架以及现浇箱梁的浇筑模板。然而,由于箱梁属于现浇施工,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翼缘板桁架受力稳定,避免翼缘板桁架因受力不均导致其上方的模板局部下弯而影响现浇箱梁的成型质量,需要对翼缘板桁架下方的支撑龙骨进行局部位置调整。然而,这将导致支撑龙骨被设计为非固定状态,支撑龙骨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另外,由于翼缘板桁架下方的支撑龙骨处于边缘区域,其非固定状态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龙骨的纵桥向龙骨一侧安装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既可以实现纵桥向龙骨的固定,又便于调节纵桥向龙骨的位置,提高了支撑龙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保证了现浇箱梁的成型质量。

2、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柱、设置在支撑钢柱的顶部的支撑龙骨、设置在支撑龙骨的上端的翼缘板桁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龙骨和翼缘板桁架的上端的现浇箱梁;所述支撑龙骨包括设置在支撑钢柱的顶部的主龙骨、设置在主龙骨的上端的纵桥向龙骨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上端的横桥向龙骨;所述横桥向龙骨的上端与所述翼缘板桁架连接;所述主龙骨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所述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包括:滑轨、夹具、滑套、锁紧件、阻尼件和连接座;所述滑轨通过所述夹具固定于所述主龙骨的上端,且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纵桥向龙骨保持间距;所述滑套套装在所述滑轨的上端,且所述滑轨沿所述主龙骨的长度方向活动配合;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滑套和所述滑轨,以限制所述滑套和所述滑轨的活动配合;所述滑套靠近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连接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纵桥向龙骨。

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底板、侧围板、隔板、固定螺母和第三连接螺栓;所述底板与所述纵桥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背对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侧围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侧围板合围的空间内,以将该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子腔;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子腔内,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

4、通过在连接座的子腔内设置固定螺母,利用第三连接螺栓与固定螺母的配合实现连接座与阻尼件连接,便于连接座上阻尼件的拆卸和安装;同时,隔板设置在底板上,而底板与纵桥向龙骨固定连接,使连接座提升了纵桥向龙骨的刚度,保证纵桥向龙骨与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的连接效果,避免纵桥向龙骨扭曲变形。

5、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若干个阻尼柱;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阻尼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阻尼柱包括橡胶柱以及固定连接在橡胶柱的两端的钢柱;其中一个钢柱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还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个钢柱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还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7、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实现阻尼柱的可拆式连接,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减阻尼柱的数量。通过在橡胶柱的两端设置钢柱,利用钢柱分别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保证阻尼件与连接座和滑套刚性连接的同时,利用橡胶柱的可变形吸能的特点,使连接座与滑套之间可保持一定的形变量,同时起到吸能减振的作用,降低地面振动对纵桥向龙骨的影响,保证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柱的两端设置有凹陷部,所述钢柱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陷部,且与其过盈配合。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下端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下端与所述主龙骨摩擦配合,所述夹具与所述轨道板和所述主龙骨夹持固定。

10、通过轨道板与主龙骨摩擦配合,提升了滑轨与主龙骨的配合稳定性,避免滑轨发生位移。通过夹具夹持轨道板,便于调整夹具的位置,同时也不会阻碍滑套的移动。

11、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有多个,沿所述轨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的侧壁设置有水平的刻度线,所述滑套的侧壁设置有指向所述刻度线的指针。

13、通过指针和刻度线的配合,便于直观的了解滑套与滑轨的相对位移量,以便于调整纵桥向龙骨的位移,提高调节精度。

14、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滑套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多个销孔以及穿插于所述定位孔和任一个所述销孔的插销;多个销孔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5、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上端设置有拉手。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纵桥向龙骨的一侧且位于主龙骨的上端设置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利用其滑套的位移量控制纵桥向龙骨的位移量,同时对纵桥向龙骨起到固定和限位作用,保证纵桥向龙骨的稳定,从而也提高了支撑龙骨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现浇箱梁的成型质量。另外,通过在连接座和滑套之间连接阻尼件,利用阻尼件的吸能减振特性,可降低地面振动对纵桥向龙骨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支撑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柱、设置在支撑钢柱的顶部的支撑龙骨、设置在支撑龙骨的上端的翼缘板桁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龙骨和翼缘板桁架的上端的现浇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龙骨包括设置在支撑钢柱的顶部的主龙骨、设置在主龙骨的上端的纵桥向龙骨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上端的横桥向龙骨;所述横桥向龙骨的上端与所述翼缘板桁架连接;所述主龙骨的上端且位于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所述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包括:滑轨、夹具、滑套、锁紧件、阻尼件和连接座;所述滑轨通过所述夹具固定于所述主龙骨的上端,且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纵桥向龙骨保持间距;所述滑套套装在所述滑轨的上端,且所述滑轨沿所述主龙骨的长度方向活动配合;所述锁紧件连接所述滑套和所述滑轨,以限制所述滑套和所述滑轨的活动配合;所述滑套靠近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阻尼件,所述阻尼件连接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纵桥向龙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底板、侧围板、隔板、固定螺母和第三连接螺栓;所述底板与所述纵桥向龙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背对所述纵桥向龙骨的一端连接有所述侧围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侧围板合围的空间内,以将该空间分割为若干个子腔;所述固定螺母位于所述子腔内,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阻尼件与所述固定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若干个阻尼柱;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连接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滑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所述阻尼柱包括橡胶柱以及固定连接在橡胶柱的两端的钢柱;其中一个钢柱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螺栓还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另一个钢柱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螺栓还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的两端设置有凹陷部,所述钢柱的一端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插入所述凹陷部,且与其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下端设置有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下端与所述主龙骨摩擦配合,所述夹具与所述轨道板和所述主龙骨夹持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有多个,沿所述轨道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侧壁设置有水平的刻度线,所述滑套的侧壁设置有指向所述刻度线的指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设置在所述滑套上的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多个销孔以及穿插于所述定位孔和任一个所述销孔的插销;多个销孔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的上端设置有拉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现浇箱梁门洞的可调节型钢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柱、支撑龙骨、翼缘板桁架以及现浇箱梁;支撑龙骨包括主龙骨、纵桥向龙骨以及横桥向龙骨;主龙骨的上端且位于纵桥向龙骨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可调节龙骨抗侧组件包括:滑轨、夹具、滑套、锁紧件、阻尼件和连接座;滑轨通过夹具固定于主龙骨的上端;滑套套装在滑轨的上端,且活动配合;锁紧件限制滑套和滑轨的活动配合;滑套靠近纵桥向龙骨的一端连接有阻尼件,阻尼件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连接纵桥向龙骨。本发明保证纵桥向龙骨的稳定,也提高了支撑龙骨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现浇横梁的成型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浦东,唐一嘉,吴宁,钱辉斌,江志平,於可佳,代广伟,孙维剑,姜化强,马力,刘虎成,崔国柱,于海峰,李登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