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制动轨及其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881006发布日期:2024-02-02 20: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降噪制动轨及其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铁路制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制动轨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这里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驼峰调车场中,在编组列车时,通过将车辆溜放至驼峰下使其到达调车场内指定的线路上,以编组新的车列。在车辆被溜放后,需要对车辆进行制动,以调节车辆的溜行速度。目前,常通过减速器上安装的制动轨对车辆的车轮进行摩擦制动,以使车辆减速。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申请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申请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制动轨以及降噪制动轨的设计方法。

3、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制动轨,包括:制动轨本体,制动轨本体形成有制动面,制动面用于与车轮接触摩擦以对车辆进行制动;制动面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降噪柱,降噪柱填充于安装孔内,降噪柱用于降低制动噪声,其中,降噪柱为多孔结构。

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制动轨,通过将降噪柱设置为多孔结构,并将降噪柱填充于制动面上的安装孔内,使得车轮与制动面摩擦时产生的高频尖锐噪声可以被降噪柱中的孔隙吸收,以实现降噪,从而减少向驼峰调车场周边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中传播的高频尖锐噪声。

5、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制动轨的设计方法,用于设计第一方面提供的降噪制动轨;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对制动轨进行初始理论分析,得到制动轨的结构参数;步骤s2,根据结构参数,建立制动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s3,在有限元仿真模型中,设置制动轨本体和降噪柱的材料属性参数以及边界条件;步骤s4,根据边界条件,对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处理,得到有限元离散化模型;步骤s5,对有限元离散化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制动轨的性能参数以及、制动轨的制动力以及制动轨的摩擦应力;步骤s6,判断性能参数、制动力和摩擦应力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当不满足预设要求时,修正制动轨的结构参数和/或材料属性,重复步骤s4至步骤s6,直至性能参数、制动力和摩擦应力满足预设要求;当满足预设要求时,得到制动轨的优化后的结构参数。

6、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设计方法,通过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来分析制动轨的性能和制动力,从而对制动轨的结构参数不断优化,直至制动轨的性能满足要求,进而可以设计出满足预设要求的降噪制动轨,以便于实现制动轨在制动过程中的降噪。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制动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柱远离所述制动面的一面形成有降噪孔,所述降噪孔沿所述降噪柱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轨本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轨本体的两端形成有导向面,所述制动面位于两端的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所述导向面相对于所述制动面倾斜设置,用于为所述车轮导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垂直于所述制动面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的所述平面与所述制动部之间形成有弧形过渡面。

7.一种降噪制动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计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降噪制动轨;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界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制动轨本体与所述降噪柱的位移边界条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制动轨的载荷边界条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根据所述车轮与所述制动轨的结构参数,确定所述制动力;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降噪制动轨及其设计方法。降噪制动轨包括:制动轨本体,制动轨本体形成有制动面,制动面用于与车轮接触摩擦以对车辆进行制动;制动面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孔;降噪柱,降噪柱填充于安装孔内,降噪柱用于降低制动噪声,其中,降噪柱为多孔结构。本申请通过将降噪柱设置为多孔结构,并将降噪柱填充于制动面上的安装孔内,使得车轮与制动面摩擦时产生的高频尖锐噪声可以被降噪柱中的孔隙吸收,以实现降噪,从而减少向驼峰调车场周边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中传播的高频尖锐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胡淼,马天宇,史宇辰,邱战国,高立中,邢群雁,王勇,甄宇阳,李秀杰,宋宏智,屠志平,安岩,韩宸,彭巍,周宏伟,姜璐,侯晓鹏,齐臧娃,李金平,刘彬,刘跃平,罗昊,安家丙,孙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