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文档序号:36973682发布日期:2024-02-07 13: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尤其涉及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


背景技术:

1、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头跳车现象。

2、目前针对解决这一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搭接板或在路面添加沥青混凝土材料以此填补沉降差。普通搭接板的方式对于治理桥头跳车这一危害的效果有一定滞后性,很难及时缓解或降低行驶的车辆行车时颠簸的感觉;而在路面添加沥青混凝土材料填补缺失的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发生桥头错位的现象,但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需要一段去填补路面缺失的时间,这段时间会极为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上述现有措施都不是很好解决桥头跳车这一危害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可自适应缓解桥头与连接段路面高度差,缓解车辆行车的震感,进而提升行车的舒适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桥面上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长钉与桥面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梳齿板的齿杆与活动梳齿板的齿杆紧密交错连接;

4、所述活动梳齿板远离固定梳齿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活动梳齿板通过螺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长钉与软土地基固定连接,所述软土地基包括基层、以及设于基层上的面层;

5、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一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预制板、设于预制板上的圆弧外壳和支撑柱,所述圆弧外壳通过支撑柱与预制板连接,所述预制板设于基层上,所述圆弧外壳的上表面与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滑轨,当该自适应装置启动后,采用第一滑轨可确保支撑板在圆弧外壳的表面上能够发生左右滑动。

6、优选地,所述圆弧外壳的底部呈圆弧状,所述圆弧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柱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滑轨呈圆弧状。

8、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呈圆柱形,所述支撑杆能够在第二滑轨内滑动;当该自适应装置启动后,呈圆弧状的第二滑轨可使得圆弧外壳与支撑柱之间出现一段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位移。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板的下方安装一调节装置,可作为桥梁与连接段路面的一种缓冲装置,在地基出现下沉状况时,使得桥梁与道路间会形成明显高差并形成错台,可自适应缓解桥头与连接段路面的高度差,缓解车辆行车的震感,进而提升行车的舒适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通过在桥梁与道路的连接处下方设置一个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以自适应道路下沉时与桥梁之间产生的高度差,以此做出调整后,使车辆能安全通过,进而提升行车的舒适性,避免行驶车辆出现明显的颠簸感,从而解决了桥台跳车这一危害。

12、2、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所用材料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安装步骤简易,如有损坏可随时拆卸,不会对交通的正常通行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在桥面上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所述固定梳齿板通过长钉与桥面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固定梳齿板的齿杆与活动梳齿板的齿杆紧密交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外壳的底部呈圆弧状,所述圆弧外壳的内部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圆柱形,所述支撑杆能够在第二滑轨内滑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缓桥头跳车的自适应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桥面上的固定梳齿板和活动梳齿板,固定梳齿板通过长钉与桥面固定连接;在初始状态时,固定梳齿板的齿杆与活动梳齿板的齿杆紧密交错连接;活动梳齿板远离固定梳齿板的一侧设有支撑板,活动梳齿板通过螺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支撑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板,支撑板通过螺杆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固定板通过长钉与软土地基固定连接,软土地基包括基层、以及设于基层上的面层;支撑板的下方设有一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预制板、设于预制板上的圆弧外壳和支撑柱。本发明可自适应缓解桥头与连接段路面高度差,缓解车辆行车的震感,进而提升行车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倩,车子萱,李淑娥,季海萍,张晨,陈达楷,周子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