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39686发布日期:2024-02-26 16:5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期,往往采用盾构掘进和内部道路结构同步进行的施工方式。在隧道中心内先安装口子件、π字件等预制车道,然后在预制车道与隧道内壁之间两侧空隙区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车道,以在隧道内形成由预制车道和现浇车道组成的隧道内部道路结构。预制车道作为混凝土搅拌车、预制车道运输车和管片运输车等运输车辆进行交叉作业时,需要合理规划各交叉作业的流水搭接,为了减少混凝土搅拌车在预制车道上的占用时间,提高其它运输车辆的流水搭接,进而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的目的,混凝土搅拌车安排在已浇筑且达到硬度标准的现场车道上对空隙区进行浇筑混凝土,其缺点在于,由于预制车道总是提前于其侧边的现浇车道的施工进度,且侧边空隙区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的现浇车道需要等待达到硬度标准后,才能作为混凝土搅拌车的道路使用,存在等待期间长、混凝土搅拌车出现空挡等待的问题,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工期进度。另外,混凝土搅拌车在已达到硬度标准的现场车道上对侧边空隙区浇筑混凝土时,其浇筑距离较短,导致浇筑范围受限,影响了工期进度。因此,在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车道时如何提高浇筑施工效率及提高浇筑距离、缩短周期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距离短、浇筑效率低、隧道内部道路结构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车架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机构上的混凝土泵送机,所述混凝土泵送机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铰接设置有侧导轮机构。

3、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车架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托钩。

4、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车架机构至少包括车架及其上的轮子。

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混凝土泵送机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泵机,以及连通在所述泵机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延伸出所述箱体之外。

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进料口为漏斗状。

7、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进料口为两个,所述出料口为两个。

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侧导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泵送机的箱体侧壁上的第一铰接支座,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泵送机的箱体一侧的侧向轮架,所述侧向轮架包括竖向布置的轴杆,连接在所述轴杆两端的侧轮,设置在所述轴杆中部的第二铰接支座,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支座与第二铰接支座之间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第一铰接支座和第二铰接支座分别沿所述轴杆的长度方向活动连接。

9、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托钩。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侧边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方法,将上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放置在隧道的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将其上的侧导轮机构接触在预制车道的侧壁上,混凝土搅拌车在已浇筑且达到硬度标准的现浇车道上将其内的混凝土输送至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内,通过移动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使其在隧道的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沿其长度方向行走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车道。

11、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侧边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方法,在隧道预制车道的两侧的空隙区内级联多个所述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浇筑混凝土。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发明提供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将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设置于在隧道的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通过混凝土搅拌车将其内的混凝土输送至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内,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能够通过其上的车架机构和侧导轮机构能够在圆隧道内的长度方向上行驶并对空隙区通过混凝土泵送机浇筑混凝土,延长了浇筑距离,使混凝土搅拌车无需等待现浇车道的养护周期达到硬度条件后将混凝土搅拌车行驶至靠近下一段空隙区进行浇筑混凝土,减少了等待周期,从而突破了混凝土搅拌车的浇筑距离及等待周期的限制,避免了混凝土搅拌车占用预制车道与其它工程车辆的交叉作业的运输冲突的问题,提高了现浇车道的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减小了等待时间,缩短了隧道内部车道结构的总工期。

14、本发明提供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侧导轮机构在预制车道的侧壁上行驶,能够对混凝土泵送机进行支撑,使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在圆隧道上保持平衡,防止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行驶在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的弧线地面上发生倾覆的安全风险。其中侧导轮机构能够适应空隙区弧线地面在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行驶,进一步保障了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在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的行驶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机构上的混凝土泵送机,所述混凝土泵送机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铰接设置有侧导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机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托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机构至少包括车架及其上的轮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泵送机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泵机,以及连通在所述泵机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延伸出所述箱体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为漏斗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为两个,所述出料口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导轮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泵送机的箱体侧壁上的第一铰接支座,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泵送机的箱体一侧的侧向轮架,所述侧向轮架包括竖向布置的轴杆,连接在所述轴杆两端的侧轮,设置在所述轴杆中部的第二铰接支座,以及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铰接支座与第二铰接支座之间的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第一铰接支座和第二铰接支座分别沿所述轴杆的长度方向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托钩。

9.一种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侧边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放置在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将其上的侧导轮机构接触在预制车道的侧壁上,混凝土搅拌车在已浇筑且达到硬度标准的现浇车道上将其内的混凝土输送至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内,通过移动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使其在隧道的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沿其长度方向行走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车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盾构隧道预制车道侧边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隧道预制车道的两侧的空隙区内级联多个所述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进行浇筑混凝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车架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车架机构上的混凝土泵送机,所述混凝土泵送机的其中一个侧壁上沿竖直方向铰接设置有侧导轮机构。该方法是将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放置在隧道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将其上的侧导轮机构接触在预制车道的侧壁上,混凝土搅拌车在已浇筑且达到硬度标准的现浇车道上将其内的混凝土输送至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内,通过移动现浇车道混凝土浇筑装置在隧道的预制车道两侧的空隙区内沿其长度方向行走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车道。本发明能够延长现浇车道的混凝土浇筑距离、提高浇筑效率、缩短隧道内部道路结构及隧道总体工程的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施柳盛,叶铜,李荣帅,汤文军,徐军,张学进,罗杰,李冬洋,陆大伟,杨一丹,蔡泽豪,王静,达永飞,姚书仪,施卫明,王天龙,赵淑敏,姜如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