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7787发布日期:2024-02-07 13:3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桥梁的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施工难度同时增大,特别是城市交通工程,为缓解交通压力,开始建设市内高架桥快速通道,尤其是在主要交通路口,修建2层、3层的大型互通立交。由于是城市桥梁,施工干扰因素多,征地拆桥协调难度大,同时对工期要求较为紧张。国内学者对多层共墩桥梁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多为双层结构,对共墩的三层结构桥梁研究较少,特别是施工工艺的研究更少。

2、本申请主要是对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技术研究,针对的项目为主线及a、b匝道共线三层桥,下层为a匝道,中间层为b匝道,上层为主线,受层间净空限制(最小为5.5m),层间净空不满足架桥机架梁作业对净空的要求,常规施工需完成下层a匝道盖梁、架梁后再进行中间层b匝道盖梁、架梁施工,最后进行上层主线盖梁、架梁施工,且如采用架桥机进行梁体架设,需待下层梁体架设完成后方可进行上层盖梁、架梁施工,此方法需待全部下层a匝道盖梁完成后采用架桥机架设a匝道梁体,随后再完成b匝道盖梁施工并采用架桥机架设b匝道梁体,最后施工上层主线盖梁、架梁。

3、常规施工三层桥下构及架梁施工相互制约,且由于部分桥墩施工受征拆制约,严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同时,部分桥墩处受场地限制,梁体无汽车吊吊装条件,且汽车吊架梁成本较架桥机架梁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有效避免了共墩三层桥各层盖梁与各层架梁之间交替作业的相互制约,大大提高了共墩三层桥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2、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首先,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一次性完成三层盖梁施工;其次,将架桥机设置于顶部的主线桥面上,运梁车分别位于下层a匝道、中间层b匝道、上层主线时,分别从下层、中间层、上层与架桥机配合进行运梁,实现一次性架设下层a匝道梁体、中间层b匝道梁体、上层主线梁体。

3、优选的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采用公路运梁车在已架设的下层a匝道梁片上运梁至架桥机正下方,并喂梁至下层a匝道桥面的指定位置;

5、步骤二、通过架桥机前天车起吊梁体前端至脱离运梁车;

6、步骤三、运梁车与前天车配合向前运梁至桥面端头;

7、步骤四、运梁车运梁至指定位置后,通过架桥机后天车与梁体连接,后天车起梁,与前天车同步送梁至架梁预定位置;

8、步骤五、梁体到达预定位置后,调整梁端线及支座中心,落梁,完成下层a匝道第一片梁体架设;

9、步骤六、按照上述步骤一至五,依次完成下层a匝道剩余梁体架设;

10、步骤七、运梁车在中间层b匝道运梁,架桥机站位于主线桥面,按照上述步骤一至五,依次完成中间层b匝道架梁施工;

11、步骤八、运梁车在上层主线运梁,架桥机站位于主线桥面,按照上述步骤一至五,依次完成上层主线架梁施工。

12、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运梁车为高炮运梁车,所述步骤三至步骤五中的运梁车为轮胎运梁车,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还包括运梁车倒换步骤,具体为:架桥机后天车从主线桥面的梁缝处吊起梁体后端至脱离高炮运梁车,开走高炮运梁车,倒换为轮胎运梁车,并将梁体后端落梁至轮胎运梁车上,然后松开后天车与梁体的连接。

13、优选的是,当梁体长度较长,使得架桥机后天车不具有落钩条件时,通过高炮运梁车与前天车配合移梁至后天车吊点具备落钩条件,落入后吊点,继续完成运梁车倒换步骤。

14、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喂梁至指定位置后,梁体前端悬长不小于5m,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在喂梁时通过架桥机的后天车吊起梁体前端进行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15、优选的是,前天车及后天车上的卷扬机滑轮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块加劲板,同时将扁担销轴加长穿过加劲板,在加长的扁担销轴两侧各悬挂一根吊梁钢丝绳;梁体前端及后端均对应设置两根捆绑钢丝绳,其与两根吊梁钢丝绳通过卡环连接,所述捆绑钢丝绳下端为环状部并套设于梁体上,所述捆绑钢丝绳连接吊梁钢丝绳的上部为连接部,所述捆绑钢丝绳环状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一对连接板顶部铰接形成,所述捆绑钢丝绳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件的顶部,环状部与连接件的两个端部连接形成为完整的环形。

16、优选的是,所述步骤四中,前天车与后天车分步点动送梁至预定位置,距预定位置1.5m处第一次停车、稳梁;距预定位置0.5m处第二次停车、稳梁。

17、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喂梁至指定位置后,距离已安装梁片前端设定距离处摆放三角枕木,防止运梁车溜车,所述运梁车倒换步骤中,轮胎运梁车的车轮处摆放三角枕木,防止轮胎运梁车溜车。

18、优选的是,后天车及前天车与梁体的连接吊点按照设定位置设置,以保证前后吊点吊梁时钢丝绳不与盖梁冲突。

19、优选的是,架梁施工时,对既有道路进行半幅封闭,每部分施工时只能进行半幅施工、半幅封闭的方式进行架梁,以保证架梁施工过程中下方车辆通行安全和施工安全。

20、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将三层桥下构及架梁施工方案优化为一次性完成三层盖梁施工,随后一次性架设下层a匝道梁体、中间层b匝道梁体、上层主线梁体,共线墩下层、中间层、上层同时架梁大大提高了下构及架梁施工工序衔接合理性,缩短了总体工期约6个月,降低了施工成本约492万元。

22、2、本发明针对实际施工环境,对运梁车在架设过程中进行倒换,以实现更为方便便捷的架梁施工配合。

23、3、本发明针对下层a匝道的梁体架设过程高度较高的情况,对上下连接的钢丝绳及对应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以使得常规的架桥机钢丝绳满足配合架梁施工的要求。

24、4、本发明对捆绑钢丝绳的捆梁位置进行合理设计及计算,以使得钢丝绳在满足受理情况下,保证前后吊点吊梁时钢丝绳不与盖梁冲突。

25、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一次性完成三层盖梁施工;其次,将架桥机设置于顶部的主线桥面上,运梁车分别位于下层a匝道、中间层b匝道、上层主线时,分别从下层、中间层、上层与架桥机配合进行运梁,实现一次性架设下层a匝道梁体、中间层b匝道梁体、上层主线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运梁车为高炮运梁车,所述步骤三至步骤五中的运梁车为轮胎运梁车,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在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还包括运梁车倒换步骤,具体为:架桥机后天车从主线桥面的梁缝处吊起梁体后端至脱离高炮运梁车,开走高炮运梁车,倒换为轮胎运梁车,并将梁体后端落梁至轮胎运梁车上,然后松开后天车与梁体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梁体长度较长,使得架桥机后天车不具有落钩条件时,通过高炮运梁车与前天车配合移梁至后天车吊点具备落钩条件,落入后吊点,继续完成运梁车倒换步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喂梁至指定位置后,梁体前端悬长不小于5m,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在喂梁时通过架桥机的后天车吊起梁体前端进行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天车及后天车上的卷扬机滑轮组下方对称设置有两块加劲板,同时将扁担销轴加长穿过加劲板,在加长的扁担销轴两侧各悬挂一根吊梁钢丝绳;梁体前端及后端均对应设置两根捆绑钢丝绳,其与两根吊梁钢丝绳通过卡环连接,所述捆绑钢丝绳下端为环状部并套设于梁体上,所述捆绑钢丝绳连接吊梁钢丝绳的上部为连接部,所述捆绑钢丝绳环状部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一对连接板顶部铰接形成,所述捆绑钢丝绳的连接部连接于连接件的顶部,环状部与连接件的两个端部连接形成为完整的环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前天车与后天车分步点动送梁至预定位置,距预定位置1.5m处第一次停车、稳梁;距预定位置0.5m处第二次停车、稳梁。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喂梁至指定位置后,距离已安装梁片前端设定距离处摆放三角枕木,防止运梁车溜车,运梁车倒换步骤中,轮胎运梁车的车轮处摆放三角枕木,防止轮胎运梁车溜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天车及前天车与梁体的连接吊点按照设定位置设置,以保证前后吊点吊梁时钢丝绳不与盖梁冲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架梁施工时,对既有道路进行半幅封闭,每部分施工时只能进行半幅施工、半幅封闭的方式进行架梁,以保证架梁施工过程中下方车辆通行安全和施工安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各层梁同步架设施工方法,首先,主线与匝道共墩三层桥一次性完成三层盖梁施工;其次,将架桥机设置于顶部的主线桥面上,运梁车分别位于下层A匝道、中间层B匝道、上层主线时,分别从下层、中间层、上层与架桥机配合进行运梁,实现一次性架设下层A匝道梁体、中间层B匝道梁体、上层主线梁体。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共墩三层桥各层盖梁与各层架梁之间交替作业的相互制约,大大提高了共墩三层桥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强,罗华松,岳育群,殷昌海,李小春,孔海红,邓诚,翟彦豪,谢小灵,蒲科,石映峰,朱朝威,李智,王梓巍,王国强,侯康辉,李阳,陈永利,赖泽兴,何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