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7388发布日期:2024-03-25 19:3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防落设计,具体地指一种防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1、桥梁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梁体发生脱落。防落梁装置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而设计的。当桥梁受到外力冲击时,防落梁装置能够迅速发挥作用,将梁体与支座之间的空隙填满,从而防止梁体发生脱落。目前,国内的防落梁装置种类多种多样,传统的防落梁装置有锚栓式、挡块式、钢托架式等,较为先进的有u型钢防落梁装置,其由锚固结构、预埋钢板和u型钢本体组成。通过u型钢的构造,缓冲、释放桥梁上部传下来的力,防止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增强桥梁的抗震功能。u型钢防落梁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桥梁因为地震等原因,梁部有向纵向或者横向倾倒、跌落的趋势时,u型钢受到梁部传下的力,自身向前或者向后伸展,产生阻尼力,来缓解、释放梁部传下的力,从而增强桥梁的抗震性能。但是,想要达到这一效果,u型钢防落梁装置的梁底螺栓或者墩顶螺栓需要承受很大的弯矩,很有可能会出现螺栓被破坏的情况。其次,u型钢防落梁装置本身的构造决定了其为了方便螺栓取出,需要加大高度尺寸或加宽平面尺寸,将梁底和墩顶螺栓错开。但是,当u型钢防落梁安装在桥梁上时,桥梁的实际安装空间很多时候并不宽裕,尤其是一些维修加固类的工程。导致u型钢防落梁装置的螺栓安装和取出均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造成其适用性不强。

2、因此,如何优化防落梁结构,在不对其功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优化螺栓的抗弯能力,保证防落梁装置的安装不受螺栓限制,使防落梁装置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螺栓的抗弯能力、保证防落梁装置的安装不受螺栓影响的防落梁装置。

2、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防落梁装置,包括桥墩和位于桥墩上方的桥梁,所述桥墩与所述桥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落梁,所述防落梁为z型防落梁,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桥梁底部的上平直段、固定于所述桥墩顶部的下平直段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平直段与所述下平直段之间的连接板段。

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段的顶部与所述上平直段的侧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弧形过渡段。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段的底部与所述下平直段的侧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弧形过渡段。

5、进一步的,所述桥墩与所述桥梁之间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由两个所述防落梁组成的防落梁单元。

6、防落梁单元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7、结构形式一:所述防落梁单元包括两个同排布置的所述防落梁。

8、进一步的,位于同一所述防落梁单元的两个所述防落梁的布置方向相反。

9、结构形式二:所述防落梁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固定的所述防落梁

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上部的防落梁的下平直段与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下部的防落梁的上平直段固定,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上部的防落梁的上平直段固定于所述桥梁的底部,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下部的防落梁的下平直段固定于所述桥墩的顶部。

11、优选的,所述桥墩与所述桥梁之间固定有桥梁支座,所述防落梁布置于所述桥梁支座的四周任意一个或多个方向上。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桥墩的顶部设置有墩顶垫石,所述防落梁和所述桥梁支座均固定于所述桥梁的底部与所述墩顶垫石的顶部之间。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防落梁的结构设计成“z”字型,上、下平直段分别通过螺栓与桥梁底部和桥墩顶部连接。这种结构与桥梁支座共同使用,防落梁固定螺栓的安装与取出不受空间限制,桥梁支座和防落梁可以同时安装,不需要单独考虑螺栓的安装空间。当桥梁传力使防落梁发挥作用,防落梁正向运动时,上、下螺栓的弯矩几乎没有,防落梁反向运动时,上、下螺栓存在相近大小的弯矩,增强了防落梁的可靠性。本发明的防落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其在桥梁上可以安装在桥梁支座四周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方向上,满足各种工程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落梁装置,包括桥墩(1)和位于桥墩(1)上方的桥梁(2),所述桥墩(1)与所述桥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落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落梁(3)为z型防落梁,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桥梁(2)底部的上平直段(3.1)、固定于所述桥墩(1)顶部的下平直段(3.3)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平直段(3.1)与所述下平直段(3.3)之间的连接板段(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段(3.2)的顶部与所述上平直段(3.1)的侧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弧形过渡段(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段(3.2)的底部与所述下平直段(3.3)的侧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弧形过渡段(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与所述桥梁(2)之间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由两个所述防落梁(3)组成的防落梁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落梁单元包括两个同排布置的所述防落梁(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防落梁单元的两个所述防落梁(3)的布置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落梁单元包括两个上下固定的所述防落梁(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上部的防落梁(3)的下平直段(3.3)与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下部的防落梁(3)的上平直段(3.1)固定,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上部的防落梁(3)的上平直段(3.1)固定于所述桥梁(2)的底部,位于所述防落梁单元下部的防落梁(3)的下平直段(3.3)固定于所述桥墩(1)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与所述桥梁(2)之间固定有桥梁支座(6),所述防落梁(3)布置于所述桥梁支座(6)的四周任意一个或多个方向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的顶部设置有墩顶垫石(7),所述防落梁(3)和所述桥梁支座(6)均固定于所述桥梁(2)的底部与所述墩顶垫石(7)的顶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落梁装置,包括桥墩和位于桥墩上方的桥梁,所述桥墩与所述桥梁之间固定连接有防落梁,所述防落梁为Z型防落梁,其包括固定于所述桥梁底部的上平直段、固定于所述桥墩顶部的下平直段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平直段与所述下平直段之间的连接板段。本发明将防落梁的结构设计成“Z”字型,上、下平直段分别通过螺栓与桥梁底部和桥墩顶部连接。这种结构与桥梁支座共同使用,防落梁固定螺栓的安装与取出不受空间限制,桥梁支座和防落梁可以同时安装,不需要单独考虑螺栓的安装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亮,闫蕾蕾,聂宏伟,贾孟华,胡寅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