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1053发布日期:2024-03-01 13:0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梁支座制造产业和桥梁建设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桥梁上下结构由于没有可靠限位措施,从而发生过大位移导致上下结构的分离,被称为落梁现象,由于地震力的不确定性,落梁有纵向、横向和扭转等情况,其中尤其以纵向落梁危害更甚,一旦发生落梁现象,不仅会使梁体和桥墩严重受损而失去通行功能,更会严重影响震区救援工作的展开。

2、常见的防落梁装置有以下三种:

3、第一种是在桥梁支座结构上设有拉索或钢板等附属结构,以达到防落梁的效果,但是由于支座本体的结构相对于梁体而言较小,故其附属结构的强度有限。往往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支座本体也会发生不可逆的破坏,所以设置在支座本体上的防落梁结构效果非常有限。

4、第二种是在桥梁梁体底面设置有混凝土的牛腿结构,并在墩顶单独设置混凝土挡块,两者形成限位结构,但是,由于梁体需要在纵桥向发生位移,所以这种结构的限位一般只设置在横桥向,而且混凝土的牛腿结构和混凝土挡块由于其材料特性,故其强度十分有限,更不具备减震的性能。

5、第三种是在桥梁梁体下方设置有钢结构牛腿,与之相邻的墩顶垫石侧面设有纯橡胶缓冲垫,从而形成限位结构,同样的,这种结构也只设置于横桥向,虽然钢结构牛腿强度要高于混凝土牛腿结构,但是由于其不具有减震功能,往往与之相连的混凝土结构会先发生破损而失效,另外纯橡胶缓冲垫平面尺寸和厚度皆受限,所具有的减震功能也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不仅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功能,同时具有一定减震耗能功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梁底和墩顶相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采用钢臂阻尼结构;

3、所述钢臂阻尼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板底部的连接部和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支撑部。

4、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限位凹槽。

5、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段,所述支撑段顶部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钢臂阻尼结构的材质包括低合金高强度合金钢和阻尼合金钢。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梁底和所述墩顶内分别内埋有定位套筒。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通过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套筒相配合固定在所述梁底和所述墩顶上。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该装置采用钢臂阻尼结构,不仅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功能,同时具有一定减震耗能功能,从而保护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在地震作用力下不发生落梁现象,最大程度上保护桥梁结构和通行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梁底和墩顶相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钢臂阻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限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段,所述支撑段顶部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臂阻尼结构的材质包括低合金高强度合金钢和阻尼合金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和所述墩顶内分别内埋有定位套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通过定位螺栓与所述定位套筒相配合固定在所述梁底和所述墩顶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梁底和墩顶相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采用钢臂阻尼结构;所述钢臂阻尼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板底部的连接部和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的支撑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一种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以及减震耗能功能的防落梁装置,该装置采用钢臂阻尼结构,不仅具有横向和纵向限位功能,同时具有一定减震耗能功能,从而保护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在地震作用力下不发生落梁现象,最大程度上保护桥梁结构和通行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陈志频,冯志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