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

文档序号:37071266发布日期:2024-02-20 21: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改性材料混合,具体的涉及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公路在建设时一般均采用沥青或混凝土进行浇筑,然后沥青和混凝土浇筑的地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生开裂等现象,因此会在沥青以及混凝土制备时加入改性材料以此提高道路的耐久性以及抗压性;

2、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沥青、水以及改性材料等在一起进行搅拌混合,再将这些混合后的料撒在地面上进行浇筑,由于各个材料的配比不同,因此导致加热温度不易精准掌控,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水泥水化速率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加快,导致凝结以及硬化速率提高,同时由于各种材料的密度不同,因为会导致分层的现象,且材料不同导致其熔点不一,此时各个层次的原料所处温度不一,工作人员难以判断混合是否充分,会导致沥青在导出后出现不均匀、结块、颗粒分离等现象,影响材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搅拌杆一;

4、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搅拌杆一上,所述翻转机构主要包括搅拌杆二、内杆、横移杆和锥齿轮二,所述搅拌杆一的中部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搅拌杆二旋动于搅拌杆一的表面,利用搅拌杆一和搅拌杆二之间形成的形状能够对改性材料进行混合,所述内杆设置于搅拌杆二的内部,且内杆随搅拌杆二的旋转而旋转,所述横移杆滑动于内杆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二插入搅拌杆一的一端内部设置有锥齿轮二;

5、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混合筒的顶端,所述控制机构主要包括安装架、电机、液压缸和旋动杆,所述安装架固联于混合筒的顶端,所述安装架的截面形状为“u”字型,所述液压缸和电机设置于安装架的顶部表面,所述旋动杆设置于安装架的底部内沿,所述电机控制旋动杆旋转。

6、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移杆的表面设置有加热机构以及制冷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以及制冷机构呈错位分布,所述搅拌杆一靠近搅拌杆二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7、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多个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多层的混合材料进行精准测温。

8、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与制冷机构均由连杆和滑动座组成,所述加热机构的滑动座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制冷机构的滑动座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加热机构上连杆展开时制冷机构上连杆收缩;

9、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交替设置的制冷机构与加热机构,使得两者不能够同时运行,进而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10、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杆的内沿开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插孔一,所述搅拌杆二的内沿开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插孔二,所述插孔一与插孔二对应设置,滑动座可在插孔二和插孔一中进行滑动;

11、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插孔一与插孔二的配合,使得加热机构以及制冷机构能够沿精准方向运行工作。

12、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移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移动时可带动转动轴同步移动,所述内杆靠近搅拌杆一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转动杆可在定位孔中移动;

13、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转动杆与横移杆转动连接,使得搅拌杆二和内杆旋动时能够带动横移杆旋转,此时转动杆不会旋转,利用定位孔,使得内杆在旋转时为转动杆提供轨迹。

14、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机构的滑动座上侧边设置有行程开关一,所述加热机构的滑动座上侧边设置有行程开关二,所述行程开关一利用plc控制器控制加热管驱动以及关闭,所述行程开关二利用plc控制器控制冷却管驱动以及关闭;

15、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行程开关一、行程开关二和plc控制器的设置,使得加热管以及冷却管能够对应运行。

16、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表面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收纳腔的内部设置有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三,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螺纹传动,所述锥齿轮三用于上下组锥齿轮二进行相互带动旋转;

17、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利用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和锥齿轮三,使得多个搅拌杆二能够发生旋转,利用套筒能够将热量与冷量进行导出,弧形板可以使得搅拌杆二周围的改性材料不易贴在其表壁,进而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且弧形板在旋转时,利用空隙可以将热量或者冷量进行更好地输入到混合筒中。

18、作为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锥齿轮一的顶端贯穿出搅拌杆一与安装架的内沿连接,所述旋动杆的外侧利用皮带二和皮带一分别带动搅拌杆一以及锥齿轮一进行传动。

19、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旋动杆在旋转时利用皮带二和皮带一同步带动搅拌杆一和锥齿轮一发生旋转。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利用液压缸驱动伸缩杆回缩,在转动轴和转动杆辅助下,横移杆发生移动,此时制冷机构上的滑动座插入到插孔二中,加热机构上的滑动座脱离插孔二,利用行程开关二与插孔一的挤压使得冷却管工作,同时,行程开关一与插孔一脱离连接使得加热管停止工作,此时,混合筒内部的温度能够进行改变,进而避免混合筒内部的改性材料混合温度过高影响其质量;

22、2、利用温度传感器可对处在不同层次的改性材料进行分别测温,避免改性材料在导出时部分位置未达到符合条件;

23、3、搅拌杆一旋转时带动搅拌杆二横向旋转,同时,锥齿轮一在旋转时带动锥齿轮二旋转,锥齿轮二带动搅拌杆二和弧形板旋转,此时改性材料能够进行上下左右式的混合,避免传统方式产生分层的现象;

24、4、利用弧形板使得搅拌杆二在旋转时周围的改性材料不易贴在其表壁,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同时弧形板在旋转时,利用弧形板在行进间产生的空隙可以将热量或者冷量输入到混合筒中。

25、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筒(1)和搅拌杆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杆(7)的表面设置有加热机构以及制冷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以及制冷机构呈错位分布,所述搅拌杆一(2)靠近搅拌杆二(3)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与制冷机构均由连杆(8)和滑动座(10)组成,所述加热机构的滑动座(10)上表面设置有冷却管(11),所述制冷机构的滑动座(10)上表面设置有加热管(12),加热机构上连杆(8)展开时制冷机构上连杆(8)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5)的内沿开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插孔一(9),所述搅拌杆二(3)的内沿开设有等间隔分布的插孔二(19),所述插孔一(9)与插孔二(19)对应设置,滑动座(10)可在插孔二(19)和插孔一(9)中进行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两个所述转动杆(16)之间设置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移动时可带动转动轴(17)同步移动,所述内杆(5)靠近搅拌杆一(2)的一端开设有定位孔(22),所述转动杆(16)可在定位孔(22)中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的滑动座(10)上侧边设置有行程开关一(13),所述加热机构的滑动座(10)上侧边设置有行程开关二(14),所述行程开关一(13)利用plc控制器(15)控制加热管(12)驱动以及关闭,所述行程开关二(14)利用plc控制器(15)控制冷却管(11)驱动以及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6)的表面设置有套筒(20),所述套筒(20)的外侧设置有弧形板(21),所述收纳腔(4)的内部设置有锥齿轮一(23)和锥齿轮三(25),所述锥齿轮一(23)与锥齿轮二(24)螺纹传动,所述锥齿轮三(25)用于上下组锥齿轮二(24)进行相互带动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8)的顶端与液压缸(28)的输出端连接,锥齿轮一(23)的顶端贯穿出搅拌杆一(2)与安装架(27)的内沿连接,所述旋动杆(30)的外侧利用皮带二(32)和皮带一(31)分别带动搅拌杆一(2)以及锥齿轮一(23)进行传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改性材料混合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改性材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筒和搅拌杆一;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搅拌杆一上,所述翻转机构主要包括搅拌杆二、内杆、横移杆和锥齿轮二,所述搅拌杆一的中部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搅拌杆二旋动于搅拌杆一的表面。利用液压缸驱动伸缩杆回缩,在转动轴和转动杆辅助下,横移杆发生移动,此时制冷机构上的滑动座插入到插孔二中,加热机构上的滑动座脱离插孔二,利用行程开关二与插孔一的挤压使得冷却管工作,同时,行程开关一与插孔一脱离连接使得加热管停止工作,此时,混合筒内部的温度能够进行改变,进而避免混合筒内部的改性材料混合温度过高影响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杨文睿,陈廷柱,董鑫,朱锐,万志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