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3352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以前,由于交通方式比较单一,出行一般靠的是公共交通,桥面只需要设置单一的车道即可。比如专门设置火车通行的铁轨,或专门设置车辆通过的公路。而现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出行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比如:高铁、火车、轻轨、地铁或者家用小汽车。这就使桥梁需要承担各种角色,但是,受限于当时桥梁的建设技术,桥梁并没有发挥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而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般的公路和高级公路上具有形式多样的中、小桥、立交桥等,且随着我国基建水平的飞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结合一些地方适合修桥的位置并不是十分充足的实际情况,导致公路铁路共用桥梁和双层行车桥梁越来越多。结合线路总体走向的设计,特别是线路平面、纵断面对最小坡长、最大坡度及最小曲线半径等要求,分幅桥梁有时会成为最优选择甚至唯一选择。

3、但是,当跨度较大需要采用斜拉桥或悬索桥方案时,分幅桥梁的桥塔布置就会变成控制因素。修建单个桥塔会使桥塔尺寸过大,导致桥梁承载能力较弱的问题。修建多个独立桥塔就需要增加占地面积和工程预算,存在占地面积过大,工程预算过高,即使将相邻的独立桥塔紧靠在一起,其塔柱之间的空地及两座独立桥塔的塔柱依旧会占据空间的问题。

4、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多个分幅桥梁,需要修建多个独立桥塔,即使将相邻的独立桥塔紧靠在一起,其塔柱之间的空地及两座独立桥塔的塔柱依旧会占据空间的问题。

2、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

3、连接横梁;

4、内侧塔柱,其连接于所述连接横梁中部,并将所述连接横梁分成左右两个桥梁区域;

5、两个外侧塔柱,其分设于内侧塔柱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连接横梁的端部相连,以使位于所述外侧塔柱与内侧塔柱之间的桥梁区域形成分幅桥梁;

6、承台基础,其连接于所述内侧塔柱及所述外侧塔柱的底部。

7、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塔柱包括两个上内侧塔柱,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每个所述上内侧塔柱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下至上朝内侧倾斜设置;

8、所述外侧塔柱包括两个上外侧塔柱,两个所述上外侧塔柱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两个所述上外侧塔柱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下至上朝内侧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均与其桥梁区域内的所述上外侧塔柱连接。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均与其桥梁区域内的所述上外侧塔柱之间连接有加固横梁。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连接实体,所述第一连接实体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桥梁区域内的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塔柱还包括两个下内侧塔柱,两个所述下内侧塔柱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每个所述下内侧塔柱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上至下朝外侧倾斜设置;

13、所述外侧塔柱包括两个下外侧塔柱,两个所述下外侧塔柱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两个所述下外侧塔柱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上至下朝外侧倾斜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承台基础为整体设置;

15、所述下内侧塔柱及下外侧塔柱均固定在整体设置的所述承台基础上。

16、进一步地,所述承台基础为独立设置;

17、所述下内侧塔柱及下外侧塔柱分别固定在相对应的所述承台基础上;

18、相邻所述承台基础之间连接有承台系梁。

1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实体,所述第二连接实体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桥梁区域内的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连接。

20、一方面,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1、浇筑承台基础;

22、待承台基础达到施工标准后,在承台基础上浇筑底部的内侧塔柱及外侧塔柱,并在内侧塔柱上方设置第二连接实体;

23、待底部的内侧塔柱及外侧塔柱达到施工标准后,浇筑连接横梁,利用连接横梁将底部的内侧塔柱及外侧塔柱连接,并在连接横梁上方设置第一连接实体;

24、待连接横梁达到施工标准后,浇筑顶部的内侧塔柱及外侧塔柱,直至封顶;

25、在连接横梁上设置两个分幅桥梁,根据实际需求在其中一个分幅桥梁上架设公路,在另一个分幅桥梁上架设铁轨。

2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7、利用内侧塔柱将连接横梁分成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利用外侧塔柱分设于内侧塔柱左右两侧,使位于外侧桥塔与内侧桥塔之间的桥梁区域形成分幅桥梁,有效节省了建设分幅桥梁的空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多个分幅桥梁,需要修建多个独立桥塔,即使将相邻的独立桥塔紧靠在一起,其塔柱之间的空地及两座独立桥塔的塔柱依旧会占据空间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塔柱包括两个上内侧塔柱(4),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每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下至上朝内侧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均与其桥梁区域内的所述上外侧塔柱(5)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均与其桥梁区域内的所述上外侧塔柱(5)之间连接有加固横梁(6)。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实体(7),所述第一连接实体(7)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桥梁区域内的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塔柱还包括两个下内侧塔柱(8),两个所述下内侧塔柱(8)分别设于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内,且每个所述下内侧塔柱(8)均在其桥梁区域内由上至下朝外侧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基础(2)为整体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基础(2)为独立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实体(11),所述第二连接实体(11)一端与所述连接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两个桥梁区域内的两个所述上内侧塔柱(4)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幅桥梁的变壁厚联塔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连接横梁、内侧塔柱、两个外侧塔柱及承台基础,内侧塔柱连接于连接横梁中部,并将连接横梁分成左右两个桥梁区域;两个外侧塔柱分设于内侧塔柱的左右两侧,并与连接横梁的端部相连,以使位于外侧塔柱与内侧塔柱之间的桥梁区域形成分幅桥梁;承台基础连接于内侧塔柱及外侧塔柱的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内侧塔柱将连接横梁分成左右两个桥梁区域,利用外侧塔柱分设于内侧塔柱左右两侧,使位于外侧桥塔与内侧桥塔之间的桥梁区域形成分幅桥梁,有效节省了建设分幅桥梁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徐伟,贺文涛,杨光武,高宝峰,李世文,王帆,毛向东,梅曙辉,赵宇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