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道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3882发布日期:2023-12-06 20:3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道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预制道路板。


背景技术:

1、预制道路板是在施工作业时,为避免影响路面交通,用多个预制道路板铺设成临时道路,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加,道路承受的交通压力增大,路面使用时经常需要检修保养。现有的预制道路板内部钢筋结构支撑强度小,道路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钢筋结构自身承载能力逐渐下降,内部强度减小,不同汽车经过产生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在承载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道路板所受的弯距也增大,从而使得道路板上容易出现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道路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道路板内部钢筋结构支撑强度小,道路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钢筋结构自身承载能力逐渐下降,内部强度减小,不同汽车经过产生的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在承载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道路板所受的弯距也增大,从而使得道路板上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道路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道路板,所述道路板内包括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板,所述钢筋结构外铺设所述混凝土板,所述道路板上四角处均设有套筒,所述钢筋结构包括包边层及上下两侧平行设置的钢筋网片,所述包边层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板的四周,上下两侧的所述钢筋网片之间通过u型钢筋进行绑扎,所述道路板顶部四角边缘均设有护边角钢,所述道路板之间设有填充层,上下两层所述钢筋网片之间设有若干弯曲钢筋。

3、优选地,所述包边层包括第一护角、第二护角和拉结钢筋,所述第一护角横向平行设置且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护角,所述第一护角和所述第二护角四周均设有所述拉结钢筋。

4、优选地,所述钢筋网片呈网格状结构,由若干纵向和横向相互垂直设置的钢筋连接组成。

5、优选地,所述填充层包括砂层和沥青层。

6、优选地,所述道路板上表面四角位置设有圆滑倒角。

7、优选地,所述道路板表面设有粗糙的花纹面。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道路板,通过u型钢筋对钢筋网片进行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结构,并在上下两层的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有多根弯曲钢筋,弯曲钢筋对上下两层的钢筋网片进行支撑,增加整体钢筋结构的抗剪强度,提高了道路板的开裂载荷和承载力,由于弯曲钢筋的弯曲结构与钢筋网片之间形成桥接作用,上下两层的钢筋网片和弯曲钢筋两者与浇筑混凝土的良好结合可使两者协同工作,使得道路板承载能力和刚度得到提高,也减少了由于道路板剪切破坏转为受弯破坏,从而提高道路板的承接能力和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道路板(1),所述道路板(1)内包括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板,所述钢筋结构外铺设所述混凝土板,所述道路板(1)上四角处均设有套筒(3),钢筋结构包括包边层及上下两侧平行设置的钢筋网片(4),所述包边层设置在所述道路板(1)的四周,上下两侧的所述钢筋网片(4)之间通过u型钢筋(5)进行绑扎,所述道路板(1)顶部四角边缘均设有护边角钢(6),所述道路板(1)之间设有填充层,上下两层所述钢筋网片(4)之间设有若干弯曲钢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层包括第一护角(21)、第二护角(22)和拉结钢筋(23),所述第一护角(21)横向平行设置且两端均设有所述第二护角(22),所述第一护角(21)和所述第二护角(22)四周均设有所述拉结钢筋(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片(4)呈网格状结构,由若干纵向和横向相互垂直设置的钢筋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包括砂层(8)和沥青层(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板(1)上表面四角位置设有圆滑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道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板(1)表面设有粗糙的花纹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预制道路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道路板,所述道路板内包括钢筋结构和混凝土板,所述钢筋结构外铺设所述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四周设有一圈包边层,所述道路板上四角处均设有套筒,所述钢筋结构包括上下两侧平行设置的钢筋网片,上下两侧的所述钢筋网片之间通过U型钢筋进行绑扎,所述道路板顶部四角边缘均设有护边角钢,所述道路板之间设有填充层,上下两层所述钢筋网片之间设有若干弯曲钢筋。通过U型钢筋对钢筋网片进行绑扎固定形成钢筋结构,并在上下两层的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有多根弯曲钢筋,弯曲钢筋对上下两层的钢筋网片进行支撑,增加整体钢筋结构的抗剪强度,提高了道路板的开裂载荷和承载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龙,徐建军,朱衍彪,康根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市政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