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1319发布日期:2023-08-14 03:35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中钢桁架桥梁连接,尤其涉及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装配式钢桁梁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是我国近年来使用日渐广泛的一种结构。通常装配式钢桁梁是在工厂预制成单元构件,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常用的单元构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栓接以及栓焊连接,这三种方式在钢桁梁预制构件的连接应用中已经比较成熟,但依然存在着局限性。焊接会引起连接节点处很大的应力集中现象,降低结构的抗疲劳性能。栓接会很大程度上削弱连接节点处的受力面积,降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除此之外,这三种方式在现场吊装过程中耗时较长,定位较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简便易用,可以解决上述装配式钢桁梁预制构件现场吊装难题,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装配式钢桁梁的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予以实现。

3、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包括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之间形成若干的装配节点,还包括,

4、位于装配节点处且与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的第一装配件;

5、位于装配节点处且与第二预制构件连接的第二装配件;

6、所述第一装配件以及第二装配件中,一者固定有安装部,另一者固定有装配部,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通过卡槽连接;

7、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连接形成应力承载结构,所述应力承载结构形成分散面,所述分散面位于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的装配处,且所述分散面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装配节点的横截面面积。

8、本技术方案中,增加应力承载结构,在预制构件装配中,使得装配节点处的集中应力,得以分散,使得受力面积增加,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安全使用。

9、本技术方案中,整个的装配方式简单,直接卡槽连接即可,相比于焊接等,无需进行过多的吊装,装配工艺简单,提高了钢桁梁装配的速度,充分适应了装配时钢桁梁的特点和要求。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均为板材结构,所述板材结构中,一者形成凸起,另一者形成与凸起匹配的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的厚度为所述板材结构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11、本技术方案中,选用容易获取的板材结构,板材结构具有一定的厚度,承载强度等比较大,同时,板材相对而言,横截面积比较大,能够将应力进行大范围的分散,相比于管材等结构,应力的受力面积更大。而厚度选用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接触厚度较大,使得接触面以及接触的深度增加,组装的强度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结构处形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凸起进入凹槽结构。

13、本技术方案中,板材结构装配时,为了提高装配效率,故设置了引导部,进而凸起和凹槽的装配效率得以提升。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结构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结构。

15、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倒锥形的结构,如果按照以往常用的焊接装配方式,会在焊接处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这是焊接本身的原理;以往常用的螺栓连接方式,螺栓孔会造成受力节点处的面积减小,承载性能降低;而本发明的螺栓孔设在板材上,且螺栓孔较少,并不会影响桁架节点受力面积的减小,除此之外,当节点受力时,应力会平均给整块板材,并不会像焊接一样会在焊缝处产生很大的应力集3中。而采用倒锥形结构,倒锥形结构相比起其他结构可以更加稳固地将安装部和装配部进行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锥形结构形成横截面为梯形的倒锥形结构,且所述梯形沿板材结构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

17、本技术方案中,沿高度方向贯穿设置,使得凹槽和凸起的装配长度增加,确保了两者的紧密连接,尤其是在承受应力时,应力相当于外力,容易将两者进行分散等,故此时多处和多面积的连接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个的连接强度。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装配节点处形成装配空间,所述第一装配件以及第二装配件位于所述装配空间内,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形成填充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朝外延伸形成延伸面的应力承载结构。

19、本技术方案中,装配件位于装配空间内,而安装部和装配部较大,进而提高了整个的应力承载,尤其是应力集中的安装部和装配部处,应力集中,需要进行核心的分散。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延伸面处安装部和装配部的连接。

21、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加强链接处的强度,还增加了固定件,尤其是应力分散到外周,外周连接处容易被分散,故此处单独增加了固定件进行单独的固定。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为螺栓结构,沿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的外周,分别设置若干的装配孔。

23、本技术方案中,选用螺栓结构和装配孔,元件容易获取,成本低,且螺栓结构的连接技术成熟,容易操作。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均为矩形钢管结构。

25、本技术方案中,选用矩形钢管,进而管材的横截面为矩形,一方面,其容易与板材结构进行焊接,另一方面,与预制件进行装配时,更容易进行对应的装配。



技术特征:

1.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包括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之间形成若干的装配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均为板材结构,所述板材结构中,一者形成凸起,另一者形成与凸起匹配的凹槽结构,所述凸起的厚度为所述板材结构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处形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凸起进入凹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为上宽下窄的倒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结构形成横截面为梯形的倒锥形结构,且所述梯形沿板材结构的高度方向贯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节点处形成装配空间,所述第一装配件以及第二装配件位于所述装配空间内,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形成填充于所述装配空间内,且朝外延伸形成延伸面的应力承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延伸面处安装部和装配部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结构,沿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的外周,分别设置若干的装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均为矩形钢管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装配式桁架桥梁用连接接头,包括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所述第一预制构件以及第二预制构件之间形成若干的装配节点,还包括,位于装配节点处且与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的第一装配件;位于装配节点处且与第二预制构件连接的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以及第二装配件中,一者固定有安装部,另一者固定有装配部,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通过卡槽连接;所述安装部和装配部连接形成应力承载结构,所述应力承载结构形成分散面,所述分散面位于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的装配处,且所述分散面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装配节点的横截面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王俊,杨超,李阳,荣学文,赵炳震,王之强,陈忠锋,辛灏辉,王丹,张由由,王伟,何海印,刘柱柱,姜美洲,杜妮,时耀民,李翔龙,李浩,苗青,段瑞,张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