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89666发布日期:2023-08-03 20: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辅助设备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


背景技术:

1、现行方式中,交通道路紧急处置维护,例如临时维修、道路养护等紧急情况,需要通过隔离栏或者隔离设备组织与现场无关人员的进入;

2、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2222960674.9,专利名称《一种交通运输事故用临时隔离装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具体涉及的隔离装置,具有操作快速简单,无需借助任何外界工具,使用便捷、快速,无需占用较多的空间资源,相对于传统的隔离装置,体型小的优势;

3、而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在布置多个隔离设施后,为了便于工作人员通行,如设置排列的空隙或者预留位置,不仅空隙会造成误进入人员的收到挤压等安全风险,预留位置过大,则隔离设施没有起到本身的作用;而如果隔离设备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具备对于防护侧起到防护,而从内测可实现打开便于内部人员离开隔离区顺利通行,则能够有效的解决隔离设施因排布问题造成遗漏死角的问题,也能够便于内部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向外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设施因排布问题造成遗漏死角,内部人员在紧急状态下不易于向外通行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包括:

4、支撑底座,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部件;

5、四组隔离板,其能够在一隔离状态下,封闭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支撑部件围成的平面;

6、连接部件,其具有四个支撑端,每个所述支撑端对应固定连接一组隔离板的侧边;

7、四边形机构,其与所述连接部件配合通过一折叠动作能够使得四组隔离板自所述隔离状态变换为打开状态;

8、在所述打开状态下,相邻的隔离板之间形成间隙空间、且保持平行。

9、具体地,所述支撑部件上开设有沿着所述支撑部件高度方向布置的滑槽。

10、具体地,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部至所述滑槽的顶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转动定位空间。

11、具体地,每个所述支撑端包括:

12、转轴部;

13、支撑件,其一端规定连接所述转轴部的径向,其另一端呈l形弯折;

14、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的边缘,所述支撑件另一侧的顶点与所述转轴部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预设的锐角夹角;

15、所述隔离板上均布设置有透风孔。

16、具体地,所述支撑端包括四组;

17、所述支撑端沿着所述支撑部件的高度方向依次排列,且每个转轴部的中心均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中心线上;

18、多个所述支撑端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支撑端、第二支撑端、第三支撑端和第四支撑端;

19、第二支撑端的转轴部、第三支撑端的转轴部和第四支撑端的转轴部上分别能够设置一延伸至所述滑槽内的主转轴。

20、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端的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一转动定位空间上;

21、还包括有:辅助转动件;

22、所述辅助转动件包括:

23、第一辅助杆和与所述第一辅助杆通过辅助轴转动连接的第二辅助杆;

24、所述第一辅助杆与第一斜边连杆转动连接;

25、所述第二辅助杆与所述第一支撑端的支撑件转动连接;

26、所述辅助轴能够延伸至所述滑槽内。

27、具体地,所述四边形机构包括有:

28、第二斜边连杆和第三斜边连杆;

29、所述第一斜边连杆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斜边连杆的长度相同;

30、所述第三斜边连杆的长度为所述第二斜边连杆的二分之一。

31、具体地,所述四边形机构还包括有:

32、第一侧边连杆、第二侧边连杆和第三侧边连杆;

33、所述第二侧边连杆、所述第三侧边连杆和所述第一斜边连杆的长度相同;

34、第一侧边连杆的长度和所述第三斜边连杆的长度相同。

35、具体地,所述第一斜边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边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36、所述第二斜边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侧边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37、所述第三斜边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侧边连杆的中心;

38、所述第一侧边连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斜边连杆的中心;

39、所述第二侧边连杆的中心和所述第二斜边连杆的中心形成转动连接。

40、具体地,所述第一斜边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端的转轴部上;

41、所述第一侧边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斜边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端的转轴部上;

42、所述第三斜边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边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端的转轴部上;

43、所述第三侧边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支撑端的转轴部一体连接。

4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45、本技术方案具有隔离状态,即四组隔离板连接呈一个平面形成的关闭状态,由于关闭状态下四边形机构达到极限位置,而隔离板的板面相对于被防护的、隔离的一侧没有提供打开的方式,因此,在多个该隔离设备围成后,有效地阻止了外部人员进入隔离区域;而从内部,是可以推动隔离板实现打开,隔离板之间形成间隙空间,且整体上移,下方能够保证在紧急状态下人员的通行;

46、基于上述,本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提供对于隔离区域外的有效隔离、且在隔离区域内,能够通过操作有效的打开隔离板,以适应紧急状态下的通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上开设有沿着所述支撑部件(20)高度方向布置的滑槽(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的顶部至所述滑槽(21)的顶端之间形成有第一转动定位空间(2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端(201)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201)包括四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端(111)的转轴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部件(20)的第一转动定位空间(210)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机构(300)包括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机构(300)还包括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连杆(5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边连杆(6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边连杆(5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端(111)的转轴部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交通辅助设备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设施用道路交通隔离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设施因排布问题造成遗漏死角,内部人员在紧急状态下不易于向外通行的技术问题,具体方案为支撑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支撑部件;四组隔离板能够在一隔离状态下,封闭支撑底座和支撑部件围成的平面;连接部件具有四个支撑端,每个支撑端对应固定连接一组隔离板的侧边;四边形机构与连接部件配合通过一折叠动作能够使得四组隔离板自隔离状态变换为打开状态;本技术方案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提供对于隔离区域外的有效隔离、且在隔离区域内,能够通过操作有效的打开隔离板,以适应紧急状态下的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安康,董自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康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