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7872发布日期:2023-07-18 20:4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护栏,尤其是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1、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根据高度的不同,每米长度的价格也会不同。

2、目前护栏在组装连接时限位稳固性不佳,连接处容易出现连接错位的现象,而且安装限位稳固性不佳,由于高速公路的车辆速度较快,产生的贯性力较大,同时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不具有防撞功能,当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从而使得两者都容易发生损坏。针对此点,公开号为cn218436805u的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波形护栏的通过波形的设计和弹簧的缓冲,能够对护栏的主体部分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但依据具有改进的空间,若在缓冲的同时,增加一个能够对车辆进行偏导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包括多个护栏主体和多个直柱,多个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均开设有内卡腔,且多个护栏主体远离内卡腔的一侧均突出设置有卡凸块,多个所述直柱的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护栏主体底部的中心连接,所述直柱的底部连接有预设于地面的预埋座,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卡勾部,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周活动设置有圆辊,所述缓冲板远离圆辊的一侧开设有缓导槽,且缓导槽与护栏主体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杆。

3、优选的,所述缓导槽的内周限位滑动有两个与对应的缓冲杆铰接的缓导座,且两个缓导座之间连接有偏导弹簧。

4、优选的,所述护栏主体靠近缓冲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缓冲槽,且缓冲槽的内周限位滑动有缓冲座。

5、优选的,所述缓冲座的一端与缓冲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座与缓冲杆对应的一端铰接。

6、优选的,所述圆辊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凹槽的内周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护栏主体远离缓冲板的一侧铰接有螺纹套,且螺纹套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斜撑螺钉。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缓冲板的阻挡以及缓冲杆两端的铰接设计,通过缓冲座的限位滑动以及缓冲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当缓冲板受力时,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再通过多个缓冲板相邻的卡勾部之间的勾卡设计,即可使多个缓冲板组为整体同时增加了弹簧缓冲力;

10、缓冲板一侧的多个圆辊的活动转动设计,减少了受力时的摩擦力,且能够对具有偏向的冲击产生一个侧滑导引的作用,再通过两个缓导座的限位滑动以及偏导弹簧的作用,当受到偏向的力时,会使缓冲板角度倾斜,进一步能够将部分力转化为沿边侧导力;

11、该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不仅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且通过圆辊的滚动和缓冲板的角度倾斜,进一步能够对事故车辆产生一定的偏向和卸力,减少撞击力和车辆飞出道路的可能性,有助提高事故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导槽的内周限位滑动有两个与对应的缓冲杆(9)铰接的缓导座(10),且两个缓导座(10)之间连接有偏导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主体(1)靠近缓冲板(6)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缓冲槽,且缓冲槽的内周限位滑动有缓冲座(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座(12)的一端与缓冲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3),且缓冲座(12)与缓冲杆(9)对应的一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辊(8)的中心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凹槽的内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主体(1)远离缓冲板(6)的一侧铰接有螺纹套(14),且螺纹套(1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斜撑螺钉(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属于护栏技术领域,包括多个护栏主体和多个直柱,多个所述直柱的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护栏主体底部的中心连接,所述直柱的底部连接有预设于地面的预埋座,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卡勾部,所述护栏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周活动设置有圆辊,所述护栏主体远离圆辊的一侧开设有缓导槽,且缓导槽与护栏主体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杆。该高速公路新型防撞护栏,不仅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且通过圆辊的滚动和缓冲板的角度倾斜,进一步能够对事故车辆产生一定的偏向和卸力,减少撞击力和车辆飞出道路的可能性,有助提高事故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凯政,陈泽斌,黄志伟,周桓华,范志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州开异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