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0996发布日期:2023-10-06 03: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绿化带防涝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


背景技术:

1、绿化带,指的是提供绿化的条形地带。绿化带具有净化环境、美化城市的作用,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并能够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城市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来防止城市内涝,并通过自然净化让雨水得到循环利用,缓解城市用水短缺的状况,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采用透水砖、排水管网那么简单,而是与绿化带联手,形成一个自然的调节系统,能够做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从而告别城市内涝现象。

2、公告号为cn2162189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涝绿化带结构,包括箱体,箱体的两侧内表壁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空心管,多个空心管的内部底面均固定焊接有缓冲弹簧,多个缓冲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外表面与空心管的内表壁之间滑动连接,多个移动块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空心管的外部,多个滑动杆共分为两组,两组滑动杆的相对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绿化承载器,绿化承载器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孔,多个漏孔的内部均嵌设有过滤网。箱体的内表壁位于绿化承载器的正下方设置有挡板,且挡板将箱体分割成两部分。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箱体内空间有限,并且绿化承载器下方需要预留有一部分空间用于储存雨水及安装主导管与支流导管,因而绿化承载器的深度受到限制,种植于绿化承载器内的植物难以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绿化承载器内的种植土壤会在雨水的冲刷下向箱体内流失,从而不利于植物生长,易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植物难以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且种植土壤在雨水的冲刷下易流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包括种植土壤,种植土壤设在用于通行的道路一侧,所述种植土壤下方设有排水层,所述种植土壤与所述道路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层及所述道路之间设有分隔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排水槽设于种植土壤的一侧,并且种植土壤下方设有排水层,因此种植于种植土壤上的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分隔组件设于排水层与排水槽之间,可使种植土壤不易因受到排水槽内雨水流动冲刷而流失。

5、可选的,所述排水层包括砂垫层及砾石层,所述砂垫层设于所述种植土壤与所述砾石层之间,所述砂垫层与所述砾石层之间均设有土工布。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层铺设砂垫层及砾石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并能够使上层种植土壤不易向下方流失;另外,由于砾石颗粒较大,砾石层内有较多间隙,因而有利于雨水下渗,使种植土壤不至于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泥土潮湿甚至表面积水,从而降低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7、可选的,所述种植土壤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种植土壤内还设有延伸至所述砾石层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溢流管上设有若干分流管,若干所述分流管均连通于所述排水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过大易发生内涝时,积聚于种植土壤上的雨水能够通过溢流口直接渗入底层的砾石层中,从而减少种植土壤表面积水的情况;并且,当砾石层的含水量达到饱和时,雨水还能够通过分流管直接汇入排水槽排出,从而减小了砾石层的疏水压力。

9、可选的,所述分隔组件包括一对防水挡墙,其中一个所述防水挡墙设于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排水层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防水挡墙设于所述排水槽靠近所述道路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挡墙能够使汇入排水槽内的雨水不会再次渗入种植土壤及排水层内,并且同时也能够减少雨水流动对种植土壤及排水层的冲刷,使种植土壤不易流失。

11、可选的,所述种植土壤与所述道路之间设有若干格宾笼,若干所述格宾笼均设于一对所述防水挡墙上方,若干所述格宾笼内均装配有石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入种植土壤中的雨水可穿过格宾笼汇入排水槽内,而格宾笼同时也能够稳固水土,使种植土壤不易因受雨水冲刷而流失,因此有利于植物生长,使植物不易死亡。

13、可选的,一对所述防水挡墙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台,若干所述格宾笼均架设于一对所述安装台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格宾笼架设于安装台上,以使格宾笼能够被固定于种植土壤与道路之间,从而使格宾笼能够较好地起到稳固水土的作用,使种植土壤不易流失。

15、可选的,所述道路的两侧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路缘石,若干所述路缘石均设于所述防水挡墙上方,若干所述路缘石上均贯穿设有排水口。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上的水流能够通过路缘石上的排水口流向格宾笼并汇入排水槽内,因而路缘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地表雨水的流速,从而降低雨水的冲击力及侵蚀力,减少雨水对种植土壤表面的冲刷。

17、可选的,若干所述格宾笼上方均设有截污框,所述截污框上贯穿设有若干排水孔,若干所述排水孔内均设有截污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中所夹杂的杂质会在通过格宾笼汇入排水槽时被截污框阻挡在外,因而杂质难以进入排水槽内并造成排水槽堵塞,从而使排水槽能够正常起到排水防涝的作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由于排水槽设于种植土壤的一侧,并且种植土壤下方设有排水层,因此种植于种植土壤上的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分隔组件设于排水层与排水槽之间,可使种植土壤不易因受到排水槽内雨水流动冲刷而流失;

21、2、在底层铺设砂垫层及砾石层,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并能够使上层种植土壤不易向下方流失;另外,由于砾石颗粒较大,砾石层内有较多间隙,因而有利于雨水下渗,使种植土壤不至于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泥土潮湿甚至表面积水,从而降低内涝发生的可能性;

22、3、防水挡墙能够使汇入排水槽内的雨水不会再次渗入种植土壤及排水层内,并且同时也能够减少雨水流动对种植土壤及排水层的冲刷,使种植土壤不易流失。



技术特征:

1.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包括种植土壤(1),种植土壤(1)设在用于通行的道路(2)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1)下方设有排水层(3),所述种植土壤(1)与所述道路(2)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与所述排水层(3)及所述道路(2)之间设有分隔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3)包括砂垫层(31)及砾石层(32),所述砂垫层(31)设于所述种植土壤(1)与所述砾石层(32)之间,所述砂垫层(31)与所述砾石层(32)之间均设有土工布(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1)上设有溢流口(11),所述种植土壤(1)内还设有延伸至所述砾石层(32)的溢流管(7),所述溢流管(7)与所述溢流口(11)相连通,所述溢流管(7)上设有若干分流管(8),若干所述分流管(8)均连通于所述排水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5)包括一对防水挡墙(51),其中一个所述防水挡墙(51)设于所述排水槽(4)靠近所述排水层(3)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防水挡墙(51)设于所述排水槽(4)靠近所述道路(2)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壤(1)与所述道路(2)之间设有若干格宾笼(10),若干所述格宾笼(10)均设于一对所述防水挡墙(51)上方,若干所述格宾笼(10)内均装配有石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防水挡墙(5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台(20),若干所述格宾笼(10)均架设于一对所述安装台(20)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2)的两侧均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若干路缘石(30),若干所述路缘石(30)均设于所述防水挡墙(51)上方,若干所述路缘石(30)上均贯穿设有排水口(3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格宾笼(10)上方均设有截污框(40),所述截污框(40)上贯穿设有若干排水孔(401),若干所述排水孔(401)内均设有截污网(5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绿化带防涝疏水结构,应用在绿化带防涝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种植土壤,种植土壤设在用于通行的道路一侧,所述种植土壤下方设有排水层,所述种植土壤与所述道路之间的地面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层及所述道路之间设有分隔组件。本申请具有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并使种植土壤不易因雨水冲刷而流失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许桂华,任长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宏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