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3553发布日期:2023-12-14 02: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工程,具体为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桥梁等结构有更高层次的需求,结构需要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大、经济合理,加工制作简单。

2、目前,在大跨度桥体结构中,常常采用拉索斜拉的方式,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0629678a的一种斜拉桥的拉索辅助支架,“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桥台1,桥台1之间设置有索塔2,索塔2连接有多根拉索3,桥台1之间间隔布置多件支架墩4,支架墩4的顶部固定安装支架梁5,支架梁5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拉索3相连接”。索塔作为支撑,通过拉索牵拉桥面。

3、但是类似上述拉索牵拉的方式,结构造型较单一,拉索的牵拉力只有拉索的切面方向,在拉索侧边垂直方向上的抗侧刚度较小,通常需要额外布置抗侧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包括拉索a、拉索b、若干中间杆件以及两组桅杆、锚固支座杆件,拉索a、拉索b的两端上下交错固定在两根桅杆上,所述拉索a、拉索b相对旋转呈螺旋状,所述拉索a、拉索b之间通过若干中间杆件支撑,所述桅杆通过锚固支座杆件连接桥面结构。

5、优选的,若干中间杆件为等长,绳梯结构整体为等宽度。

6、优选的,若干中间杆件为非等长,绳梯结构整体为非等宽度。

7、优选的,所述拉索a或拉索b通过若干连接杆件与桥面结构竖向相连,所述拉索a、拉索b的中部与桥面结构齐平,其中部两侧位于桥面结构上方和下方的中间杆件作用分别为拉杆和压杆。

8、优选的,所述拉索a或拉索b其中一根与桥面结构的边梁合并为一根构件,其中部两侧位于桥面结构上方和下方的中间杆件作用分别为拉杆和压杆。

9、优选的,所述拉索a、拉索b相对旋转180°。

10、(三)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预应力绳梯结构,拉索a、拉索b呈螺旋状布置,使得一部分拉索侧向倾斜并通过中间杆件对桥面结构形成竖向和侧向的双向拉力,使拉索保持竖向拉力的同时具备侧向拉力,侧向刚度较大。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索a(1)、拉索b(2)、若干中间杆件(3)以及两组桅杆(7)、锚固支座杆件(4),拉索a(1)、拉索b(2)的两端上下交错固定在两根桅杆(7)上,所述拉索a(1)、拉索b(2)相对旋转呈螺旋状,所述拉索a(1)、拉索b(2)之间通过若干中间杆件(3)支撑,所述桅杆(7)通过锚固支座杆件(4)连接桥面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中间杆件(3)为等长,绳梯结构整体为等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中间杆件(3)为非等长,绳梯结构整体为非等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a(1)或拉索b(2)通过若干连接杆件(6)与桥面结构(5)竖向相连,所述拉索a(1)、拉索b(2)的中部与桥面结构(5)齐平,其中部两侧位于桥面结构(5)上方和下方的中间杆件(3)作用分别为拉杆和压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a(1)或拉索b(2)其中一根与桥面结构(5)的边梁合并为一根构件,其中部两侧位于桥面结构(5)上方和下方的中间杆件(3)作用分别为拉杆和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a(1)、拉索b(2)相对旋转18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绳梯结构,涉及桥梁建设工程领域,包括拉索a、拉索b、若干中间杆件以及两组桅杆、锚固支座杆件,拉索a、拉索b的两端上下交错固定在两根桅杆上,所述拉索a、拉索b相对旋转呈螺旋状,所述拉索a、拉索b之间通过若干中间杆件支撑,所述桅杆通过锚固支座杆件连接桥面结构。该预应力绳梯结构,拉索a、拉索b呈螺旋状布置,使得一部分拉索侧向倾斜并通过中间杆件对桥面结构形成竖向和侧向的双向拉力,使拉索保持竖向拉力的同时具备侧向拉力,侧向刚度较大。

技术研发人员:郦宏伟,张志宏,马国良,张伟康,俞福利,吴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力维数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