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养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3896发布日期:2024-02-09 12: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养护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轨道养护车,具体为一种轨道养护车。


背景技术:

1、轨道养护是为保证轨道状态良好,使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而进行的各项轨道养护作业,一般来说会对轨道进行更新、修理等,其中在地铁预制板施工及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时,在预制板道床轨道未铺设完成的前提下,也需要进行轨道养护,因此会使用到轨道养护车;

2、而在地铁预制板施工及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时,在预制板轨道未铺设完成的前提下,若不能实现预制板道床基底混凝土的养护,并兼顾实现整体道床轨道施工完成后的整体道床轨道养护,则易发生混凝土养护不恰当后,发生混凝土干裂等问题,易直接影响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养护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若不能实现预制板道床基底混凝土的养护,并兼顾实现整体道床轨道施工完成后的整体道床轨道养护,则易发生混凝土养护不恰当后,发生混凝土干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养护车,包括养护车主体,所述养护车主体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水箱,所述养护车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喷流管,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

3、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另一端安装有管道与水箱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喷流管在引流管的一端呈均匀分布。

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关于水箱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和水箱之间采用螺栓加固。

5、优选的,所述养护车主体的两侧均固定有承重底板,所述承重底板的顶端固定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杆,所述承重底板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安装有封板,所述顶杆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封板内部的顶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安插有插销。

6、优选的,所述固定片关于顶杆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插销的外径尺寸小于贯穿孔的内部尺寸。

7、优选的,所述承重底板关于养护车主体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防护杆在承重底板的顶端呈均匀分布,所述封板和转轴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养护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轨道条主体,所述轨道条主体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所述养护车主体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限位框的内部设有主动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轨道养护车不仅提高了该轨道养护车的混凝土养护能力,也同时提高了该轨道养护车的运行导向能力和防护能力;

10、(1)通过把固定板固定在养护车主体内部的两侧,然后在固定板之间利用螺栓安装水箱,把支撑板固定在养护车主体的背端,然后在泵体工作后,可以经过管道把水箱内部的水源抽取,然后在引流管的位置引出并且在喷流管的位置喷淋,对基底混凝土进行了喷湿养护,以至于在该养护车主体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较好的混凝土养护效果;

11、(2)通过利用轨道条主体进行养护车主体的导向,在工作时,可以在第一电机启动后带动主动轮转动,而主动轮在限位框的位置限位转动,限位框的一侧为开设状态,让主动轮可以接触导向轮,因此在主动轮转动后由于和导向轮接触,因此可以带动导向轮转动,在导向轮转动后使得导向轮可以沿着轨道条主体的凹形面进行滚动,起到运行导向的效果;

12、(3)通过把承重底板固定在养护车主体的两侧,然后把防护杆均匀分布在承重底板顶部的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并且把顶杆固定在前后位置的防护杆上,起到前后防护的效果,在工作人员使用时,可以转动封板,该封板和转轴之间相互适配,然后把封板上翻,让贯穿孔和固定片的孔洞水平适配,然后在贯穿孔的内部安插插销并经过两个固定片,用螺帽锁紧,起到了较好的使用防护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养护车,包括养护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车主体(1)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之间安装有水箱(9),所述养护车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安装有泵体(11),所述泵体(11)的一端安装有引流管(12),所述引流管(12)的一端安装有喷流管(13),所述支撑板(10)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1)的另一端安装有管道与水箱(9)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喷流管(13)在引流管(12)的一端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关于水箱(9)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板(8)和水箱(9)之间采用螺栓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车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承重底板(4),所述承重底板(4)的顶端固定有防护杆(5),所述防护杆(5)的顶端固定有顶杆(7),所述承重底板(4)的一侧安装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部安装有封板(6),所述顶杆(7)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片(16),所述封板(6)内部的顶端开设有贯穿孔(17),所述贯穿孔(17)的内部安插有插销(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16)关于顶杆(7)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插销(18)的外径尺寸小于贯穿孔(17)的内部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底板(4)关于养护车主体(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防护杆(5)在承重底板(4)的顶端呈均匀分布,所述封板(6)和转轴(15)之间形成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养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车主体(1)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轨道条主体(2),所述轨道条主体(2)的两侧均设有导向轮(3),所述养护车主体(1)内壁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限位框(20),所述限位框(20)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19),所述限位框(20)的内部设有主动轮(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养护车,包括养护车主体,所述养护车主体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水箱,所述养护车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一端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喷流管,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本技术通过把固定板固定在养护车主体内部的两侧,然后在固定板之间利用螺栓安装水箱,把支撑板固定在养护车主体的背端,然后在泵体工作后,可以经过管道把水箱内部的水源抽取,然后在引流管的位置引出并且在喷流管的位置喷淋,对基底混凝土进行了喷湿养护,以至于在该养护车主体使用的过程中还具有较好的混凝土养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锋,邵小伟,朱康宁,蒋磊,杨建利,孔志红,韩云飞,陈虎,曹强,李文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