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9617发布日期:2024-04-08 11: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应对突发事故或者施工场景,交警或者公路部门需要在道路上放置交通锥以引导车辆行进,以往交通锥需要人工收放,但是在公路环境中,人工收放一来危险,二来效率较低,因此,厂家研发出交通锥收放装置,可以安装在货车上,司机驾驶货车前进或者后退,货车上的交通锥收放装置能够自动收取或者放置交通锥。

2、而现有的交通锥收放装置上,通常设置有收锥组件,收锥组件贴近于地面,随着货车的后退,路上的交通锥能够先被收锥组件获取并定位,而后再由交通锥收放装置上转动设置的提取组件移动至收锥组件处提取交通锥,再转动至储锥组件处将交通锥放置在储锥组件中存储。

3、但是,路面上的多个交通锥不一定是呈直线排列的,此时为了收锥组件能够获取路面上的交通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一方式需要司机准确的操控车辆,使得收锥组件能够与待收取的交通锥正对,此过程需要考验司机的操控技术,使用不便,而另一方式则将收锥组件改造成可以左右平移,在货车后退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在货车上操控收锥组件移动,使得收锥组件能够与待收取的交通锥正对,但是此处也存在问题,移动后的收锥组件位置不固定,提取组件不能准确地从收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由此,需要在交通锥收放装置上安装各种位置检测传感器来检测收锥组件的位置,还需要对内部的程序逻辑进行改进,才能使得收锥过程稳定运行,导致交通锥收放装置的生产制造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运行稳定可靠,生产制造成本合理,使用方便。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联动基座,所述第一横移机构与所述联动基座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联动基座相对于所述底座左右平移;储锥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储锥组件用于放置交通锥;收锥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收锥组件用于收集交通锥;提取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储锥组件和所述收锥组件绕所述提取组件的转动轴周向布置,其中,所述提取组件能够转动至与所述收锥组件对应的位置并且从所述收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所述提取组件能够转动至与所述储锥组件对应的位置并且从所述储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或者将交通锥放置于所述储锥组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本实用新型交通锥收放装置,可以放置于货车上,当需要将交通锥放置于路面上时,工作人员驾驶货车前进,提取组件从储锥组件中获取交通锥,然后转动预设的角度,第一横移机构带动联动基座平移,从而可以改变提取组件放置交通锥于路面的位置,而当需要收取路面上的交通锥时,工作人员可以驾驶货车后退,并且通过第一横移机构带动联动基座平移,使得收锥组件能够与路面上的交通锥正对,从而能够收集交通锥,而由于储锥组件、提取组件以及收锥组件均设置在联动基座上,联动基座发生平移,储锥组件、提取组件以及收锥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改变,提取组件转动预设的角度可以与收锥组件对应,从而获取收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而后提取组件再转动预设的角度,可以到达与储锥组件对应的位置,将交通锥存放于储锥组件中,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生产制造成本合理,使用方便。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取组件包括第一支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支撑杆以及提取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升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提取件连接,所述提取件用于取放交通锥,其中,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径向布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以及定位叉,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定位叉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定位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以展开或者靠拢,所述定位叉设置有敞口槽,所述定位叉相对于第二支架展开时,交通锥能够进入敞口槽以被限位。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敞口槽的槽口位置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使得所述敞口槽的槽口处的槽宽收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收锥组件还包括第二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架左右平移。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左右平移以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支架在第一工作位置和在第二工作位置中,所述敞口槽的所述位置均与所述提取组件的提取件所经过的圆周路径正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锥组件包括定位凸柱,定位凸柱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交通锥能够套设于所述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的位置与所述提取组件的提取件所经过的圆周路径正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联动基座呈条状,所述收锥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的一端,所述底座与所述联动基座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导向机构,所述联动基座能够沿所述辅助导向机构相对于所述底座左右移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的物体检测模块,所述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锥组件上是否存放交通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物体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提取组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提取组件运行。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提取组件相对于所述联动基座转动以在所述储锥组件和所述收锥组件之间往复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组件包括第一支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支撑杆以及提取件,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支撑杆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升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提取件连接,所述提取件用于取放交通锥,其中,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径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锥组件包括第二支架以及定位叉,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所述定位叉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所述定位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以展开或者靠拢,所述定位叉设置有敞口槽,所述定位叉相对于第二支架展开时,交通锥能够进入敞口槽以被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槽的槽口位置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使得所述敞口槽的槽口处的槽宽收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锥组件还包括第二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所述第二横移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以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支架左右平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左右平移以能够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支架在第一工作位置和在第二工作位置中,所述敞口槽的所述位置均与所述提取组件的提取件所经过的圆周路径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锥组件包括定位凸柱,定位凸柱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上,交通锥能够套设于所述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的位置与所述提取组件的提取件所经过的圆周路径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基座呈条状,所述收锥组件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的一端,所述底座与所述联动基座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导向机构,所述联动基座能够沿所述辅助导向机构相对于所述底座左右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联动基座的物体检测模块,所述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锥组件上是否存放交通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物体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提取组件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提取组件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控制所述提取组件相对于所述联动基座转动以在所述储锥组件和所述收锥组件之间往复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横移机构、联动基座以及均设置于联动基座的储锥组件、收锥组件和提取组件,第一横移机构设置在底座,第一横移机构与联动基座连接以能够带动联动基座相对于底座左右平移,储锥组件用于放置交通锥,收锥组件用于收集交通锥,提取组件转动设置在联动基座上,储锥组件和收锥组件绕提取组件的转动轴周向布置,其中,提取组件能够转动至与收锥组件对应的位置并且从收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提取组件能够转动至与储锥组件对应的位置并且从储锥组件中提取交通锥或者将交通锥放置于储锥组件,本设计运行稳定可靠,生产制造成本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谢安庆,黄开金,曾海诚,何秋芬,谭锦华,李德,冼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亘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