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电动车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汽车以节能减排、环保无污染等优点使得其逐渐取代传统的汽车被广泛使用,而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其充电桩作为配套使用的装置,也不断的被在停车场、服务区等地点建设,为了刺激更多人采用电动车,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支持充电基础设施的部署,基础设施对电动车车主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在家,工作单位还是公共场所,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一般放置在停车场内,以便车主可以将车停在停车场内便可进行充电。误等对充电桩造成撞击,由于现有充电桩处于有电状态下,较大撞击将会发生火灾。
2、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一些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娴熟,或者视野后方存在盲区,容易出现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的问题,对充电桩造成损坏。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在运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一些车辆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娴熟,或者视野后方存在盲区,容易出现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的问题,对充电桩造成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地埋式壳体;
4、所述地埋式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座,两个旋转座之间转动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底部连接有联结套;
5、所述地埋式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槽,所述联结套活动贯穿在连接槽中,所述地埋式壳体顶部靠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连接有挡板。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底座的顶部四周均焊接有防雨杆,所述防雨杆的顶部焊接有防雨棚。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联结套上设置有齿纹面,所述联结套通过齿纹面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地埋式壳体的内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从动轮,所述挡板上设置有齿纹面,所述挡板通过齿纹面啮合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是由齿轮和皮带轮组成。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联结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内衬体,所述支撑内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联结套的内部,所述支撑内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埋式壳体内侧的底部。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当电动车骑行到地埋式壳体上时,挡板上升的高度远大于防撞板下压的距离,在挡板的作用下实现防撞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中,车子移开后,在弹簧复位弹力的作用下联结套被向上推动,直至联结套上升至最高处,主动轮与从动轮同时运动,带动挡板回到起始的位置,不会妨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1.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地埋式壳体(4),所述地埋式壳体(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座(8),两个旋转座(8)之间转动连接有防撞板(7),所述防撞板(7)的底部连接有联结套(14),所述地埋式壳体(4)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槽(10),所述联结套(14)活动贯穿在连接槽(10)中,所述地埋式壳体(4)顶部靠近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6),所述开口(6)的内部连接有挡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四周均焊接有防雨杆(3),所述防雨杆(3)的顶部焊接有防雨棚(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套(14)上设置有齿纹面,所述联结套(14)通过齿纹面啮合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连接在转轴(9)上,所述转轴(9)转动连接在地埋式壳体(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1)通过传动带(17)连接有从动轮(12),所述挡板(13)上设置有齿纹面,所述挡板(13)通过齿纹面啮合从动轮(12),所述主动轮(11)和从动轮(12)均是由齿轮和皮带轮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电动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套(1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撑内衬体(16),所述支撑内衬体(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联结套(14)的内部,所述支撑内衬体(16)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地埋式壳体(4)内侧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