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2838发布日期:2024-03-22 10:16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自救匝道,具体为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


背景技术:

1、自救匝道一般都是在高速下长坡路段,防止车辆失控而设置的一段陡坡,通常坡上都是很厚的石子起到缓降的作用。

2、但是现有技术的自救匝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沙坑中的沙子铺平,需要维护人员使用工具手动铺平,导致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以及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包括匝道,所述匝道为隧道式匝道,所述匝道的内腔底端设置有沙坑,所述匝道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两个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匝道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刮板,匝道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警示牌。

2、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电机、丝杆、滑块、滑道、移动杆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箱的前端,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的内腔,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螺接在丝杆的外壁,所述滑道开设在固定箱的外壁靠近匝道的一侧,所述移动杆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的内腔,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箱的内壁并与滑块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开设在固定箱的内壁,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的内腔,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腔与限位块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5、优选的,所述匝道的内腔左右两侧以及内腔后侧均设置有轮胎。

6、优选的,所述沙坑呈倾斜设置。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8、1、通过滑动组件带动刮板滑动,进而可对沙坑中的沙子进行刮平,使被汽车冲入匝道冲出的沙坑恢复原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自救匝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沙坑中的沙子铺平,需要维护人员使用工具手动铺平,导致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大,需要耗费大量体力以及时间的问题;

9、2、通过轮胎的设置,可防止汽车撞击到匝道的内壁导致汽车以及匝道受到损坏,通过警示牌的设置,可为过往司机提供匝道位置信息,方便刹车失控的汽车及时的发现匝道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包括匝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道(1)为隧道式匝道(1),所述匝道(1)的内腔底端设置有沙坑(2),所述匝道(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5),两个所述固定箱(5)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匝道(1)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刮板(6),所述匝道(1)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警示牌(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有电机(7)、丝杆(8)、滑块(9)、滑道(10)、移动杆(11)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电机(7)设置在固定箱(5)的前端,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5)的内腔,所述丝杆(8)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5)的内腔后侧,所述丝杆(8)的另一端与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螺接在丝杆(8)的外壁,所述滑道(10)开设在固定箱(5)的外壁靠近匝道(1)的一侧,所述移动杆(11)可滑动的内嵌在滑道(10)的内腔,所述移动杆(11)的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1)的另一端与刮板(6)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固定箱(5)的内壁并与滑块(9)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槽(12)以及限位块(13),所述限位槽(12)开设在固定箱(5)的内壁,所述限位块(13)的一端可滑动的内嵌在限位槽(12)的内腔,所述限位块(13)的另一端与滑块(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的内腔与限位块(13)的外壁相适配合且均呈“t”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匝道(1)的内腔左右两侧以及内腔后侧均设置有轮胎(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坑(2)呈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自救匝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包括匝道,所述匝道为隧道式匝道,所述匝道的内腔底端设置有沙坑,所述匝道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箱,两个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均设置有滑动组件,两个所述滑动组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延伸至匝道的内腔并固定安装有刮板。该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式自救匝道通过滑动组件带动刮板滑动,进而可对沙坑中的沙子进行刮平,使被汽车冲入匝道冲出的沙坑恢复原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自救匝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沙坑中的沙子铺平,需要维护人员使用工具手动铺平,导致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大,需要耗费大量体力以及时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嘉,胡鸿翔,彭俊文,盛兴富,林顺,毛成,李蔚蹊,杨聪,舒文力,徐海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交投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