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高速公路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4599发布日期:2024-03-05 12: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高速公路路面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速公路路面,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高速公路路面。


背景技术:

1、一段高速公路往往由路基、桥梁、隧道组成,在路基、桥梁、隧道的结合部是受力薄弱点,对于路基、桥梁结合部会出现常见的桥台“跳车”现象。

2、对于路基、隧道结合部也会因为两者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导致最终形成的路面刚度不同,也会出现类似“跳车”问题。

3、鉴于此,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还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路面,通过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的配合,对沥青路面和复合路面过渡处的刚性进行补强,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包括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设于隧道洞外的沥青路面内,所述结构加固部设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内,所述接缝连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内,另一端位于隧道洞内复合路面内。

4、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位于沥青路面中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所述接缝连接部的另一端位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内。

5、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沥青路面中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相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沥青路面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相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

6、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厚度与所述沥青路面中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厚度小于沥青路面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厚度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相等。

7、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朝向竖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夹有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封层。

8、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固部设在靠近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路面的相接处。

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固部采用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包括箍筋和角筋,在箍筋的四角设置所述角筋。

10、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箍筋与角筋均为螺纹钢筋。

11、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缝连接部为拉杆,所述拉杆为螺纹钢杆,所述拉杆位于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在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12、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结构加固部与接缝连接部均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布置。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路面,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所述过渡连接段结构位于隧道洞外的沥青路面内并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的上方均设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均设有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的下方依次设有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所述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的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仰拱填充层和混凝土仰拱层。

14、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通过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的配合,对沥青路面和复合路面过渡处的刚性进行补强,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设于隧道洞外的沥青路面内,所述结构加固部设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内,所述接缝连接部的一端位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内,另一端位于隧道洞内复合路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位于沥青路面中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间,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所述接缝连接部的另一端位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沥青路面中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相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沥青路面中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相接,所述第三连接段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朝向竖向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夹有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固部设在靠近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沥青路面的相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固部采用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包括箍筋和角筋,在箍筋的四角设置所述角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与角筋均为螺纹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部为拉杆,所述拉杆为螺纹钢杆,所述拉杆位于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在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加固部与接缝连接部均沿水平方向等间距布置。

10.一种高速公路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所述过渡连接段结构位于隧道洞外的沥青路面内并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相接,过渡水泥混凝土层与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的上方均设有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的上方均设有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的下方依次设有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所述复合路面水泥混凝土层的下方依次设有混凝土仰拱填充层和混凝土仰拱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与复合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高速公路路面,过渡连接段结构包括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过渡水泥混凝土层设于隧道洞外的沥青路面内,结构加固部设于过渡水泥混凝土内,接缝连接部的一端位于过渡水泥混凝土层内,另一端位于隧道洞内复合路面内。本技术通过过渡水泥混凝土层、结构加固部和接缝连接部的配合,对沥青路面和复合路面过渡处的刚性进行补强,避免“跳车”现象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刘莹,米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