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0071发布日期:2024-05-09 21: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特别是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作业区域边缘处,需要设置警示设备,上面写有警示语,来警示防止外部人士、车辆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2、现有技术cn209024991u提供一种公路养护施工警示标志,涉及公路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包括警示语板、支柱以及连接杆,警示语板的正面标示有警示语。

3、此现有技术为常见的警示设备,其主体由支架和警示语板组成,警示语板正面标示有警示语,然而由于警示设备的体积限制,其警示语板的面积是固定的,一般长度在1.5-2米左右,无法实现警示面积的扩展,更大的警示板面积可实现更好的警示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新的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来解决此问题,可实现警示标语面积的轻松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车体、万向轮,所述车体底部的四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刹停,所述车体顶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车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根轨道,所述轨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条;

4、所述齿条的齿面与齿轮活动连接,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框架,所述警示框架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警示板;

5、所述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向的手柄;

6、所述车体的顶面插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齿轮任一的齿槽中以对齿轮进行锁定;

7、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齿轮位于两根轨道之间的中部,所述轨道的侧向和两端开口。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为移动警示设备,可在道路进行养护作业时部署在作业区域边处使用,也可用在道路施工时部署在施工区域边处进行使用。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轨道的长度与车体的长度相同,所述齿条、齿轮、轨道均为不锈钢材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的警示板上涂刷有警示标语,为反光字,比较醒目,并且可实现双面警示。

12、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警示框架的水平位置可移动,所述警示框架的数量为两个并对向移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设备的核心结构为:齿轮、轨道、齿条、警示框架、警示板、转杆、手轮、手柄、限位块、立杆、操作杆。本设备的核心优点为:可轻松的对警示面积进行扩展,并且可实现双面警示,具体是本设备设计了两块警示框架,两块警示框架可实现对向移动,其互相远离时,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具体是通过手柄转动手轮和齿轮时,齿轮与两个轨道上的齿条活动连接,两个齿条对称设置,其移动方向相反,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后续将限位块插接车体的顶面,并卡接在齿轮的对应齿槽中以对齿轮进行锁定,对两块警示框架的位置进行锁,此时实现了警示标语面积便捷扩展的目的,提高警示效果,并且只需要转动手柄即可,操作简单。

1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手轮位于警示框架的上方。

1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限位块与立杆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杆位于警示框架的上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7、该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通过齿轮、轨道、齿条、警示框架、警示板、转杆、手轮、手柄、限位块、立杆、操作杆的配合设置,可轻松的对警示面积进行扩展,并且可实现双面警示,具体是本设备设计了两块警示框架,两块警示框架可实现对向移动,其互相远离时,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具体是通过手柄转动手轮和齿轮时,齿轮与两个轨道上的齿条活动连接,两个齿条对称设置,其移动方向相反,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后续将限位块插接车体的顶面,并卡接在齿轮的对应齿槽中以对齿轮进行锁定,对两块警示框架的位置进行锁,此时实现了警示标语面积便捷扩展的目的,提高警示效果,并且只需要转动手柄即可,操作简单。

18、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车体(1)、万向轮(2),所述车体(1)底部的四角处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万向轮(2)可刹停,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面的中部活动连接有齿轮(3),所述车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两根轨道(4),所述轨道(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位于两根轨道(4)之间的中部,所述轨道(4)的侧向和两端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的长度与车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齿条(5)、齿轮(3)、轨道(4)均为不锈钢材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框架(6)的水平位置可移动,所述警示框架(6)的数量为两个并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9)位于警示框架(6)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1)与立杆(12)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杆(13)位于警示框架(6)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道路养护作业或施工用警示设备,包括车体、万向轮,所述车体底部的四角处安装有万向轮。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设备设计了两块警示框架,两块警示框架可实现对向移动,其互相远离时,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具体是通过手柄转动手轮和齿轮时,齿轮与两个轨道上的齿条活动连接,两个齿条对称设置,其移动方向相反,从一个面看,两块警示板上的警示语均能被看到,实现警示面积扩展的效果,后续将限位块插接车体的顶面,并卡接在齿轮的对应齿槽中以对齿轮进行锁定,对两块警示框架的位置进行锁,此时实现了警示标语面积便捷扩展的目的,提高警示效果,并且只需要转动手柄即可,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杨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喆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