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7935发布日期:2024-04-30 16:5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用支撑器,具体为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


背景技术:

1、填充式支撑器是一种用于市政园林工程的支撑装置,在进行石材铺设、水景喷泉铺装与广场铺装等均会使用到填充式支撑器,它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但是现有的填充式支撑器还是存在一些缺点如在申请号:cn202310063087.6中提出的填充式支撑器不仅结构复杂,在使用时需要调节多个伸缩杆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同时在进行调节时还难以将多个伸缩杆调节到同样的高度,这样就导致支撑件容易出现倾斜的现象,同时也会导致在使用时操作十分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包括底基座,底基座的顶部四周均竖向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底基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外固定套筒,外固定套筒的内腔活动套接设置有内调节筒,内调节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外固定套筒的内腔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内调节筒的顶部设置有支撑件,外固定套筒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内浇筑筒,且内浇筑筒的外壁与内调节筒的内壁贴合连接,支撑件的顶部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进料口。

4、进一步的:内浇筑筒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外固定套筒由上到下的长度,且内浇筑筒的内腔顶部四周环绕设置有倒角边。

5、进一步的:支撑件的顶部对应进料口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直径大于进料口的直径。

6、进一步的:内浇筑筒的内圆直径小于进料口的内内圆直径,内浇筑筒的底部与外固定套筒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内调节筒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内浇筑筒由上到下的长度,内调节筒与支撑件之间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外固定套筒的外壁底部四周均与底基座的顶部四周之间设置有加固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在需要调节支撑器的高度也就是支撑件的高度时,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转动内调节筒,从而使内调节筒在外固定套筒的内腔进行上下移动,这样即可将支撑件调节到合适的高度,而这样调节的方式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操作简单,只需转动内调节筒即可进行调节,二在调节高度时不会出现支撑件倾斜的现象,支撑件与底基座之间始终保持平行的状态,这样不会影响后期的支撑使用,三在完成调节后,可直接通过进料口将预设龙骨安装到内调节筒与内浇筑筒中,然后在浇筑轻质混凝土,这样不仅大大的缩减的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包括底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基座(1)的顶部四周均竖向贯穿设置有固定孔(2),所述底基座(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外固定套筒(3),所述外固定套筒(3)的内腔活动套接设置有内调节筒(5),所述内调节筒(5)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7),所述外固定套筒(3)的内腔设置有与外螺纹(7)相匹配的内螺纹(8),所述内调节筒(5)的顶部设置有支撑件(6),所述外固定套筒(3)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内浇筑筒(9),且内浇筑筒(9)的外壁与内调节筒(5)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支撑件(6)的顶部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进料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筑筒(9)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外固定套筒(3)由上到下的长度,且内浇筑筒(9)的内腔顶部四周环绕设置有倒角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的顶部对应进料口(10)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直径大于进料口(1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筑筒(9)的内圆直径小于进料口(10)的内内圆直径,所述内浇筑筒(9)的底部与外固定套筒(3)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调节筒(5)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内浇筑筒(9)由上到下的长度,所述内调节筒(5)与支撑件(6)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套筒(3)的外壁底部四周均与底基座(1)的顶部四周之间设置有加固板(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工程用支撑器技术领域的一种铺装工程填充式支撑器,包括底基座,底基座的顶部四周均竖向贯穿设置有固定孔,底基座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外固定套筒,外固定套筒的内腔活动套接设置有内调节筒,内调节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外固定套筒的内腔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一操作简单,只需转动内调节筒即可进行调节,二在调节高度时不会出现支撑件倾斜的现象,支撑件与底基座之间始终保持平行的状态,这样不会影响后期的支撑使用,三在完成调节后,可直接通过进料口将预设龙骨安装到内调节筒与内浇筑筒中,然后在浇筑轻质混凝土,这样不仅大大的缩减的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啟宗,王江松,邹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