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5414发布日期:2024-05-07 19:1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向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隔震支座,具体是一种竖向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交通行业也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其中桥梁在促进我国城市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桥梁工程还有很强的社会公共性,对其管理较为困难并且投资的规模也很大.另外,桥梁工程还是危机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了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抗震性能,因此需要在桥梁的梁体和桥墩之间设置隔震支座。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cn 205207513 u公开了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其中记载了“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连接钢板、上套筒组、弹簧、夹层橡胶片、下套筒组、下连接钢板,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设有弹簧,夹层橡胶片设置在上套筒组与下套筒组之间,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套筒组固定连接,下连接钢板与下套筒组固定连接,夹层橡胶片与上套筒组及下套筒组通过热硫化粘和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对竖向地震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效果”但是,上述现有的竖向隔震支座仅仅依靠夹层橡胶片与套筒组配合进行隔震,其承载能力较低,隔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隔震支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隔震组合层,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设置隔震组合层,所述隔震组合层的上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封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钢板与下封板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组合层包括铅芯、钢板层和橡胶层,所述钢板层和橡胶层上下交替设置,所述铅芯设置在钢板层和橡胶层正中间,所述铅芯贯穿所有钢板层、橡胶层、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隔震组合层、上封板和下封板的外部共同包裹有橡胶保护层,所述上连接钢板的底部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有上竖板,所述下连接钢板的上部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有下竖板,所述下竖板两侧粘结固定有摩擦块,所述下连接钢板与上连接钢板交叉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接钢板四角设置有上预埋螺杆,所述下连接钢板四角设置有下预埋螺杆,所述上预埋螺杆和下预埋螺杆一端端头均安装有六角螺母,所述上预埋螺杆和下预埋螺杆通过六角螺母分别固定在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上。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预埋螺杆的上端部以及下预埋螺杆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弯钩形状。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接钢板与上封板之间以及下连接钢板与下封板之间均设置有内连接螺栓,且上连接钢板与上封板之间以及下连接钢板与下封板之间均通过内连接螺栓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摩擦块与其相邻的下竖板紧密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震组合层、上竖板、下竖板和摩擦块,上竖板、下竖板和摩擦块组成的滑动摩擦结构与隔震组合层配合可以在桥梁或桥墩发生震动时对竖向震动能量进行变形吸收和摩擦消耗,阻挡震动向下或向上传递与现有的竖向隔震支座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隔震结构,隔震效果更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弯钩的预埋螺杆,可以增强支座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而使得支座与建筑物之间整体性更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钢板(1)、下连接钢板(2)和隔震组合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1)和下连接钢板(2)之间设置隔震组合层(4),所述隔震组合层(4)的上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上封板(5)和下封板(3),所述上连接钢板(1)与上封板(5)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钢板(2)与下封板(3)固定连接,所述隔震组合层(4)包括铅芯(401)、钢板层(402)和橡胶层(403),所述钢板层(402)和橡胶层(403)上下交替设置,所述铅芯(401)设置在钢板层(402)和橡胶层(403)正中间,所述铅芯(401)贯穿所有钢板层(402)、橡胶层(403)、上封板(5)和下封板(3),所述隔震组合层(4)、上封板(5)和下封板(3)的外部共同包裹有橡胶保护层(6),所述上连接钢板(1)的底部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有上竖板(11),所述下连接钢板(2)的上部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分别设置有下竖板(12),所述下竖板(12)两侧粘结固定有摩擦块(13),所述下连接钢板(2)与上连接钢板(1)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1)四角设置有上预埋螺杆(8),所述下连接钢板(2)四角设置有下预埋螺杆(9),所述上预埋螺杆(8)和下预埋螺杆(9)一端端头均安装有六角螺母(10),所述上预埋螺杆(8)和下预埋螺杆(9)通过六角螺母(10)分别固定在上连接钢板(1)和下连接钢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埋螺杆(8)的上端部以及下预埋螺杆(9)的下端部均设置有弯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钢板(1)与上封板(5)之间以及下连接钢板(2)与下封板(3)之间均设置有内连接螺栓(7),且上连接钢板(1)与上封板(5)之间以及下连接钢板(2)与下封板(3)之间均通过内连接螺栓(7)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13)与其相邻的下竖板(12)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竖向隔震支座,涉及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包括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和隔震组合层,所述上连接钢板和下连接钢板之间设置隔震组合层,所述隔震组合层的上部和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本技术通过设置隔震组合层、上竖板、下竖板和摩擦块,上竖板、下竖板和摩擦块组成的滑动摩擦结构与隔震组合层配合可以在桥梁或桥墩发生震动时对竖向震动能量进行变形吸收和摩擦消耗,阻挡震动向下或向上传递与现有的竖向隔震支座相比,采用双层隔震结构,隔震效果更好,本技术通过设置带有弯钩的预埋螺杆,可以增强支座与建筑物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而使得支座与建筑物之间整体性更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